-
1 # 江山壹統
-
2 # 讀史小萌新
在公元626年時,隋朝覆滅,天下已經盡歸李家,而這時候內鬥就出現了,因為李世民的功勳卓著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之心,三人之間的嫌隙也越來越深,這就為玄武門之變埋下了伏筆。
當時突厥來勢洶洶的侵犯大唐土地,李建成便趁機奪了李世民的兵權,讓齊王李元吉出征北伐,並且預謀在李世民為李元吉踐行的時候刺殺李世民。結果反被李世民得知此訊息,並將計就計,血洗玄武門。而唐高祖李淵在這樣明顯的篡位情況下只能下令立李世民為太子,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也算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時候,唐高祖李淵還在划船遊玩,尉遲敬德就全副武裝的直接來到唐高祖面前,李淵其實內心很慌,但是表面裝的淡定。而當時外面秦王府兵和東宮計程車兵還在繼續打著,尉遲恭就請求李淵頒佈親筆敕書,由李世民統一管理軍隊,其實這是變相的威脅。在這種到處都是李世民的兵情況下,李淵選擇放棄皇位保全生命,讓位於李世民。
-
3 # 國史春秋
首先,李世民並沒有殺光所有弟兄,李世民弟兄四個和一個姐姐屬於嫡出,李淵還有三十多個庶出子女。基次,保命一說有點危言聳聽。不管怎麼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目標很明確,就是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如果說他把老爸都不放過,只能說是為黑李世民,有點過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對於玄武之變,當時李淵當時在什麼地方,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李淵正在太極宮的海池和眾嬪妃划船。高祖玩的正在興頭上,大老黑尉遲恭闖入。另一種說法是,李淵已經坐在朝堂上,大臣裴寂、蕭瑀、陳叔達、宇文化及等已經入朝,只等三兄弟的到來。而這時高祖已經有所察覺,所以當一身戎裝的尉遲恭闖入時,高祖先是大吃一驚,然後便問尉遲恭“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尉遲恭)
後面發生的事情都一樣,李淵問罷,尉遲恭作答道:“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起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意思是說太子和齊王發動叛亂,已經被秦王計程車兵剿滅,秦王派我過來保護皇帝的安危。
高祖問裴寂等人怎麼辦,或是怎麼處理這件事情。裴寂是太子黨的人,沒有回答。這時秦王府的蕭瑀、陳叔達說:“建成、元吉,本來打算造反,對天下又沒有功勞,忌恨秦王功高望重,二人合夥狼狽為奸。現要秦王已經把他們誅殺了,皇上如果平安無事,只有把秦王立為太子,將國家大政交付於他,就安然無事了”。言語中能感覺出威脅的氣味,高祖面對此時情景只好順著臺階下了,於是說到“這是我一向的心願啊!”。這就是李淵關鍵是時說的一句保命話。
其實,李世民並沒有殺李淵的想法,雖然尉遲恭在玄武門之變整個事件中衝在最前面,而且殺人最多。但是李世民派尉遲恭過去是為了控制李淵。而李淵當時被手持長矛,殺氣騰騰的尉遲恭驚嚇過度,為了所謂的保命,提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所以,我們看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的表現,好聽些是比較識時務,實際上就是認慫了。
-
4 # 萍風竹雨123
歷朝歷代,皇位都對皇子們有著致命的誘感,經常發生弒兄弒弟弒父的慘案。唐朝李淵的幾個兒子也不例外。
李淵有四個嫡子。老四李元霸死於建朝之前,餘下的三個兒子分成兩個分別以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為首和以二皇子李世民為首的集團,兩者為了皇位明爭暗鬥,最終爆發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事變的起因是:太子集團利用外族入侵的機會先讓李元吉奪取了秦王李世民的兵權,又準備在李元吉的餞別宴上刺殺秦王。在此之前,秦王已經遭遇過幾次暗殺,這一次李世民接到訊息後,終於徹底怒了,他召集謀士們,透過周密籌劃,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斬殺了李元吉和李建成。
外面發生了兵變,喊殺聲傳進了宮內,李淵處變不驚,仍然從容鎮定的遊玩,當他看到手持寶劍的尉遲恭,心中早已明白大勢已去。只好尉遲恭說什麼,他就信什麼。尉遲恭要求什麼,他就答應什麼。
最後,以太子謀反被處死,李世民救駕有功的名義,將皇位傳給李世民。李淵年紀已大,羽翼基本被完全剪斷,除李世民以外,沒有其他嫡親的兒子。根本沒有翻轉的機會。
不用背弒父的罵名,又能坐上高高在上的皇位, 李世民除非傻了,才會把李淵殺掉。事實上,李淵讓位給李世民以後,終日不問世事,樂享天年,也是一種幸福。
回覆列表
李世民並沒有殺掉所有的兄弟,他有20多個兄弟呢?只殺了太子和齊王兩個不是所有。李世民對李淵不會輕易下手的,兩人的矛盾就皇權只要李淵讓出來就沒事了。如果李淵不讓結果肯定是暴崩。李世民還是會登上皇位的。李淵想得開,太子死了,嫡子三個死了兩個了早晚給老二給他吧自己也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