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很多女性作品中少有的幽默感,很自然的幽默感,在她作品裡時有體現。
3
回覆列表
  • 1 # 老虎他爹

    首先,非常欽佩劉瑜的學識與勇氣,我不是學政治學的,無法評價她的學術水平,只能說作為業餘讀者,對她說的很多東西是比較認同的。

    其次,不是太喜歡她的文風,對她說的東西也不是太感興趣。

    首先,政治很重要,啟蒙也很重要,但不太願意天天談啟蒙、談政治

    看過劉瑜的一些文章,從寫作上看,她有一點點缺點,就是長句比較多,邏輯太複雜,這不太符合中文的特點。不過,她很善於講故事,而且講的都是國外的新聞,可以廣見聞,透過比較成熟社會的經驗,來反思現實的種種問題,這種寫法是比較有趣的,所以她的書比較容易讀,讀了以後很容易給人以自己無所不知、變成世界人的錯覺。

    圖片說明:劉瑜寫了很多文章,從邏輯上都是無可厚非的,只是那種居高臨下、預設真理已備的情懷有點讓人難以接受。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曹雪芹從來沒想過打倒專制社會呢?為什麼不讓林妹妹痛斥纏足呢?如果曹雪芹那麼寫,恐怕他就是劉瑜了吧?則《紅樓夢》也就不是一本好小說了。

    劉瑜很喜歡談常識,我也常識很重要。不過,人類進步往往源於突破常識,當然,突破的前提最好是對常識能有透闢的瞭解,我也承認,當下確實存在著許多反常識的地方,應該加以改變。

    不過,我始終懷疑靠嘴說、靠文章能改變什麼。

    我從小讀的都是“打倒孔老二”的書,剛開始讀《論語》,也是讀不下去的,但隨著年齡增長、閱讀增加,又會做出不同的判斷。

    圖片說明:巴金先生撰文的這本小人書曾陪伴我的童年,所以直到上大學前,我都認為孔子是個壞人。

    改變人的意識方式有很多,學者的生活世界太小,往往覺得改變一個人,文章最重要。而沒有權利做學者的人,可能只能通過歷事來改變自己,如果大家都守規則,我自然就守規則,大家都不守規則,我守規則就等於自殺。

    在現代社會中,經濟理性、法律理性是第一位的,理論灌輸不僅效果差,而且可能產生副作用。

    當然,您也可以說,現實就是經濟理性、法律理性不落實,所以才要有人吶喊,才要提醒大家,以這個為武器來抗爭。這個道理我不反對,但說實話,我沒見過成功的案例,也懷疑這條路能否成功。

    其次,公共生活只是生活的一個部分,不必太誇張它的作用

    我比較厭倦啟蒙者動輒就談“你不理政治,政治就來理你”。

    現實是,我理了,很多事也未必能改善。年輕時覺得自己能改變什麼,年齡越大,就越覺得那都是幻覺,我能改變好自己就不錯了。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叫“老謀深算的國家”,這種國家不僅國王不太橫徵暴斂,而且人民也不推翻他們的國王,因為他們知道,暴君倒了,會出現新的暴君。

    這算不算虛無主義呢?也許吧,我是覺得條件的塑造作用很大,不太相信振臂一呼就會如何,從歷史上看,所有的振臂一呼結果都不太美妙。

    圖片說明:文藝復興將人類引領到現代社會,有的人會看重其中的理論特色,但說實話,如果沒有直觀的美感,空喊人的解放又有什麼意義呢?人不是說解放就解放的,首先要像人一樣去感受,最低限度,總要把自己的作品賣出去,思想性只能是間接的。

    極端點說,只要有社會,個體就遭遇傷害了,這是永遠解決不了的困境,畢竟人是無法離開社會的。所以,政治可能有用,但它也是很沒意思的一件事,能躲開這樣的話題最好。

    不太喜歡劉瑜,就感覺這些話題已經傷害了她的趣味,讓她成了一堆概念的代言人,可她在哪裡呢?只剩下私生活和偽瀟灑,這麼活一輩子,我是不太願意的。

    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風景,畢竟生命就那麼長。

    其三,在無趣的時代中,很難成為有趣的人

    這麼說,但願別被誤會成討厭劉瑜。我並不反感劉瑜,偶爾也會讀讀她的文章,但很少能得到新知,而且趣味不大,都是一些我管不了、不敢管的事。

    我從小生活在一個很封閉的社會中,那時的文化很可怕,走到今天,總是儘可能在掙脫時代給我的哪些扭曲,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把自我投射到公共事務中,其實也是一種來自傳統的自失,改變觀點很容易,難的是改變一個人的視野、思維與情懷。

    所以,我始終覺得,對我來說,看不懂《紅樓夢》可能比不願為什麼而呼喊,更為可恥。而我這一代即將謝幕,始終沒能寫出真正的好東西,則是更大的可恥。

    作為無趣時代中的造物,內心渴望成為有趣的人,所以我願離劉瑜的書遠一點。

  • 2 # 大師136179298

    袁騰飛讓我對歷史開始感興趣,劉瑜讓我開始對政治學親近。他們都是最好的老師,青年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看到劉瑜的文字,聽到袁騰飛的聲音,讓我感覺這個國家和民族還是有希望的!他們才是真正的國家棟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快7歲了用哭來達到她想要的目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