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會助攻才是好爸爸

    這個一般情況下是要追溯到他七歲以前的生活裡面,應該是透過哭泣不斷地獲得父母的退讓和各種好處孩子是很聰明,很敏感的,它能有效地發現這種手段是好用的,所以說他就會用哭泣來繼續獲得這種好處,如果不管用的話,就加大程度,甚至之後還會演變成透過傷害自己來獲得好處。

    當然,父母一味地因為孩子哭泣而退讓,也能理解,因為很多父母其實並不瞭解哭,只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他心裡有情緒的時候,沒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那麼哭將是最快最能疏解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且他也是最原始的表達方式,用起來也最流暢。但是很多時候父母錯誤的認為孩子的所有哭泣都代表她傷心,那麼父母就會選擇退讓和妥協然後就會使孩子的這種行為負面強化以至於形成行為習慣。

    既然我們已經瞭解到了孩子哭鬧獲取好處行為背後的原因,咱們就要想辦法了。孩子七歲了,應該是可以開家庭會議了,我覺得可以大家坐下來好好聊一聊家庭會議要有一定的儀式感,爸爸媽媽和孩子同時坐在桌子前,不要做別的事情,就探討一些家庭的事

    爸爸媽媽要統一口徑,對於孩子以後哭鬧的事兒,我們會去傾聽,會去理解,但是不會妥協,如果想要得到某些東西,應該想辦法去向父母爭取,而不是透過哭鬧來危險,以後哭鬧將不再產生任何作用。

    立起了這樣規矩之後,最好能大家都籤個字,這樣的話就很有意思感,然後把它貼在牆上的某處,把剛才開會的內容都寫到一張紙上。當然,這還不是結束,之後是需要父母嚴格地執行這一項標準,一次也不能心軟,只要你妥協一次,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那麼當孩子哭得稀里嘩啦,歇斯底里的時候,父母也很難受,怎麼辦?當孩子再次透過哭鬧,想向你要求某事的時候,父母可以蹲下身子和孩子平視,然後溫柔而堅定的告訴他,哭鬧不能威脅到父母,也不可能妥協,但是你哭我能理解,我會陪著你,有什麼事要商量的話,等哭完了恢復了平靜再說,永遠掌握一個標準,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不做任何解釋和講道理,因為那個時候他大腦裡的杏仁核是劇烈震盪的,根本聽不進任何的勸導,所以一切的說教和教育都要在沒有情緒的時候進行。

  • 2 # Olivia0124

    首先,可能是前面的經驗讓她覺得,哭可以達到目的。7歲已經不小了,必須要培養她良好的習慣了。這時候,我們作為家長就必須拿出成年人的原則性,不行就是不行。再哭再鬧,也不行。我想起李玫瑾教授的一句話:孩子6歲再不管孩子,以後想管管不了了,4歲她頂多躺在地上哭鬧,等到14歲就可能做出一些極端的事。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故意說些不好聽的話,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習慣都是很好培養的,只要我們有原則,正向引導,這個時候我們給她樹立什麼樣的三觀,就是什麼樣的三觀。

  • 3 # 睿憶童年

    小孩子如果餓了,不舒服了,都會哭。這是正常的本能行為。但孩子如果已經長大,還透過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不是一種本能,而是一種有思維,有預謀的行為。

    一、如何產生?

    孩子這種行為 ,其實是大人無意中教會孩子的。生活中當孩子有某種需要無法滿足時會哭。大部分家長都不能忍受孩子的哭鬧,而滿足孩子的要求。於是,孩子就學會了,當爸爸媽媽不答應時,我就哭。這樣就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二、面對孩子的哭鬧如何應對?

    1、在孩子哭鬧時先問清楚孩子的心理需求。

    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先要心平氣和的問清楚孩子想要什麼。切勿孩子一哭鬧,大人就大聲呵斥,對孩子進行批評。如果經常這樣,孩子會變得非常膽小。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2、給孩子講清楚不能買的道理。

    如果孩子真的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哭鬧,家長一定要記得不可發脾氣。抱著孩子。以一個充分的理由告訴孩子不能買。讓孩子知道不是爸爸媽媽不給他買,而是真的不需要再買了。

    3、給孩子一個發洩情緒的時間。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不一定能聽懂你講的道理。家長可以把孩子先放在一邊,靜靜的看著他發洩情緒。要讓孩子明白,這樣哭鬧是沒有用的。

    4、讓孩子明確這樣哭鬧是達不到目的的。

    等孩子靜下來,以嚴厲的態度重申剛才講的道理。讓孩子明確,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得到的,就是再哭也是沒用的。如果真的要買,都要等孩子靜下來,讓他明確買了這個以後就不能再買了。

    家長要給孩子以正面的引導。只有這樣。以後孩子想要什麼東西?就不會透過哭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財樹葉子黃了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