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花飛雪

    這個假設不成立。根據物體大小和引力成正比的關係,如果僅僅距離一萬公里,地球早被吸引到對方星體上,成為對方的一部分了。

  • 2 # 以何報德

    別說最大星球,就算是月球表面距地球表面10000公里,我們也完蛋了。月球此時處於地球衛星最小軌道極限邊緣,表面物質不斷從月球飛出,不斷砸向地球。而月球對地球的引潮力增加數萬倍,海潮可掃過珠穆朗瑪峰。而潮汐熱使地球溫度升高幾百度,海水沸騰。火山地震施虐,大氣增厚,生存環境比金星還糟糕。最終地球會帶上光環,月球也變成幾顆小衛星。

  • 3 # 朝陽159065190

    月球與地球一也有38萬公理,說明什么?空間很大很大才隔離很遠,因而一萬公里已經很盡了,也不太可能,假如要只一萬公里估計到另一個星球去移民了!

  • 4 # 不可思議未解之謎

    首先得說一下,題主問題中所提到的‘最大星球’這個詞有點模稜兩可,星球這個詞包含的就太多了,恆星、行星、超新星等宇宙中一切星體都可稱作星球。所以下面我會以恆星和行星各推斷一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當宇宙中最大的恆星相鄰地球

    如果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就在地球附近存在,整個太陽系都不復存在,為何這麼誇張,且聽我細細分析:

    盾牌座UY——是目前科學家門已發現的體積最大的恆星,直徑有2376828000公里,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將這個盾牌座UY放在太陽系中心,他的球體邊緣可以超過木星軌道接近土星軌道!這個恆星極其不穩定,時刻都在噴射能量,假如相鄰與地球,那我們太陽系中的所有星體就被它強大的能量所粉碎然後噴射到外太空了。

    然而這個行星的密度卻僅僅只有地球密度的3.6%,就像一顆由輕質木材所組成的星球,其在軌道運轉時,自身外部大氣和物質都會不受引力影響而逃逸出去,繞母恆星公轉時的情景如同彗星一般帶著長長的尾巴。

    那麼當它與地球相鄰時,地球因引力影響會不斷吸收這個行星執行而逃逸出的物質,而這顆行星的溫度會不斷地煉化著地球,最終兩顆星球融為一體,在地球軌道上冷熱空氣不斷地碰撞形成往復不斷的氣流最終整個星球表面都會被風暴所覆蓋,形成成為太陽系另一個木星。

  • 5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如果宇宙中最大的星球距離地球10000公里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

    首先來界定下最大的星球的性質,畢竟天體種類太多,在這些天體旁邊的儘管最終結局都一樣,但過程卻完全不同,不妨一一來盤點一下!

    能稱得上星球的,至少還沒有成為黑洞,畢竟黑洞儘管也是一種天體,但這種天體已經無法用星球來形容了,那麼至少也是中子星或者白矮星,要麼是恆星,再不濟也是行星!那麼看看再這些天體的1萬千米距離的時候會是什麼結局:

    中子星的質量不可能大於太陽的3.2倍,要不然就坍縮成黑洞了!一般中子星的質量為太陽的1.6-1.8倍,在距離中子星1萬千米的地方,地球將遭受比微波爐都還要高大上萬倍的高能輻射,估計一分鐘都無法堅持,而且中子星溫度高達數十億度,地球將直接被烤融化了.....但這不是最終解決,因為此時地球已經落入中子星的洛希極限,將會被中子星超強的引力撕碎透過近於無限的死亡螺旋墜入中子星,成為中子星的一部分.....

    一個小型天體距離遠大於其質量的大型天體太近,會被其潮汐引力撕碎,如果母星引力足夠強距離足夠近,那麼會成為母星的一部分,如果在距離比較遠的位置被撕碎,那麼將成為環繞母星的一個環!比如土星環就是各種小行星和彗星闖入了土星洛希極限所致!

    而地球無論是距離中子星還是白矮星,或者普通恆星和巨行星的大致結局就是如此!但如果距離像盾牌座UY的結局可能會完全不一樣,因為盾牌座的直徑儘管快到土星的位置,但其質量只有太陽的32倍,在其外圍的恆星物質極為稀薄,它已經走到了恆星演化的末期紅巨星階段!如此龐大恆星的密度已經極低,因此在相距1萬千米的位置並不會被引力撕碎,而是有兩個可能,一是假如地球能保持現在公轉軌道速度的話,那麼它將很快脫離並躍遷到更高的軌道,因為在這個位置地球的執行速度太快了,其離心力將遠大於恆星對它的引力,因此軌道改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遠離之前被烤焦是必然的事情!

    而另一個可能是假如地球保持在1萬千米的軌道運轉,那麼其恆星風造成的阻力會減慢地球執行的速度,最終掉入其巨大的氣殼中.....成為恆星的一部分,但在其內部什麼時候會碎裂這確實是個問題!

    太陽系中任意一顆星星或者矮行星天體,只要距離地球1萬千米,地球就沒有好日子過了,而區別是地球一毀滅還是人類毀滅而已!

    而如果是恆星或者中子星白矮星之類的天體,那麼100%地球毀滅,而且連渣渣都不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哪個部位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