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吳看搏擊
-
2 # 大魚也是動物
洋務派在心裡是認同封建王朝統治的,而封建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與德國這類先進的工業國差距巨大,李鴻章當時也並不能完全理解德華人的社會制度和發展程度,但從根本來講,李鴻章認識到了中國清朝與現金國家的巨大差距,所以感慨巨大。
-
3 # 觀海聽濤164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清帝國已是夕陽西下,連日本之流的蕞爾小國都無法戰勝。
日本就是學習西方的制度、科技、教育,再加上君民一心變法圖強;德國最強大的就是現代科技、製造業,德華人求真務實,嚴謹勤奮。而李鴻章致力於洋務運動,可大清君臣皆不知時代潮流大變,身處三千年未有的大變革時代而不自知,盲目自大、還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可甲午戰爭大敗,又盲目悲觀絕望。認不清天下大勢,自大者有之、悲觀絕望者更多,大清帝國何去何從?李鴻章已無能為力了!
我們與強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們的大清,我們民族的出路在哪裡?只有天知道!作為大清帝國唯一清醒的重臣李鴻章豈能不悲涼感慨?再對比身邊德國鐵血宰相的成就李鴻章更是不勝唏噓!
-
4 # 清峰徐來89
感謝誠邀,哀自己國家不幸,也怒自己國家不爭氣。別的國家都是蒸蒸日上,一派欣欣向榮之景象,而我大清卻如同是垂老暮年,行同活屍,毫無生機可言。
國家上上下下,貪汙腐敗,百姓民不聊生,政局不明,如此對比一下,怎能不讓李鴻章心生悲涼之情呢?
-
5 # 金兔歷史
李鴻章可不僅僅是因為出訪德國才心生悲涼的。
到了德國,李鴻章才見識到了什麼是現代工業,什麼是真正的現代軍隊。
李鴻章大半生的時間都花在了洋務運動上,為的是讓中國走向富強,起碼是在工業建設這方面,但是一場甲午戰爭,可以說把李鴻章前半生的功績全給毀於一旦。
甲午戰爭的失敗,並不僅僅是北洋艦隊全軍覆滅,也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作為洋務運動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以及甲午戰爭的建立者,看著自己畢生精力毀於一旦,心情可想而知。
再有就是李鴻章是簽訂完《馬關條約》才遊歷歐美諸國的,馬關條約,不僅是讓李鴻章遭到世人的唾棄,也讓李鴻章感受到自己的無奈和心酸。
帶著這樣的心情,又到德國遭到刺激,回國心生悲涼也是再正常不過。
-
6 # 沉140769451
李鴻章是愛國的賣國者。一心為國,卻找不到救國之道,還頂著賣國賊的罵名,天人共憤,他認識不到自己的侷限性,或者說是缺點,陷入巨大的迷茫、失意中,年華日老,見他國之繁榮、強大,自國卻忍氣、吞聲、貧弱,怎能不心懷悲涼呢?誰都喜歡比別人有權有勢、有錢有地位,喜歡別人低眉順目,自己指點江山,沒誰真願意忍氣、吞聲。
-
7 # 手機使用者51794709513
據說,李訪問德國期間,會見了德首相俾斯麥,李吹噓鎮壓屠殺太平天國多麼多麼有功而自豪,俾斯麥聽後說我以屠殺外族為榮以屠殺同族為恥,李聽後口吐白沫昏厥半天
-
8 # 陳悅漫步海邊
這個問題說得有些太矯情了,李鴻章甲午戰後出訪德國,乃至出訪其他西方國家,其主要的心情是歡樂,再就是感慨、羨慕和暗自發奮,根本沒有什麼悲涼一說,為何要悲涼呢?要知道李鴻章出訪是在1896年,這時候的中國正是甲午之後痛定思痛要重振山河的時期。
(李鴻章訪德期間,從柏林乘火車到達埃森參觀克虜伯公司,克虜伯公司上下以及德國政府人員在埃森的鐵道邊與李鴻章的合影)
以李鴻章到訪德國為例,德國政府上上下下高度重視,極盡逢迎,以為李鴻章的出訪是中國全面近代化的訊號,以為李鴻章會帶來大筆訂單,於是盡力讓李鴻章高興。李鴻章在德國期間,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而且見到了神交已久的克虜伯和俾斯麥,心情非常愉悅,當在克虜伯公司廠區參觀時,見到了克虜伯發家致富的原點——一間小鐵匠鋪時,曾萌生過無限感慨。
至於離開德國後,李鴻章在英國慰問了老朋友戈登的家屬,又在水晶宮見到了維多利亞女王,英華人還專門為李鴻章搞了一個極為龐大的海上閱艦式。而到美國後,除了和美國總統見面,去給老朋友格蘭特上墳之外,還和一個美國少女發生了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小曖昧故事(大致情況是,某日,李鴻章在賓館陽臺遠眺,看到一個漂雷的美國少女從樓下騎腳踏車經過,隨後兩人互相打招呼,乃至見面聊天,臨別時李中堂以御賜的香囊相贈)。
總體而言,李鴻章出訪,更多的是開眼界,長見識,何來的悲涼一說。
回覆列表
整個系統出了問題,豈是一人能改之?出訪日本談判被槍擊,一件血衣換回幾萬量白銀已經很不容易了。想當年第一次出訪歐洲,一見面就送他國女王鑽戒,何等霸氣瀟灑!國家奄奄一息,此時出訪歐洲強國,怎能不淒涼?弱國無外交,沒有地位且不說,擔心國家才是心內痛苦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