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貝林的貝里昂
-
2 # 逆水迎風1
你的問題可以換一個說法,就是沒有薩拉熱窩事件,一戰會不會爆發,英國會不會捲入戰爭。
可以明確的說:不管有沒有薩拉熱窩事件,德國的擴充套件都是不可避免的,至於英國會不會捲入戰爭,只要德國擴充套件,英國和美國的關係良好,英國捲入戰爭只是時間問題,就是說,英國捲入戰爭是必然的。
一般說來,薩拉熱窩事件是一戰的導火索,但是,由於後起之秀德國的強勢崛起,即歐洲陷入“修斯底德陷進”,即收成大國和崛起大國之間的矛盾已經必然的存在。即便沒有薩拉熱窩事件,也可以有其他事件,諸如盧溝橋事變計程車兵失蹤等等,開戰只是一方找的一個藉口而已。這些從一戰前幾個一戰的參戰國在戰前積極備戰就可以說明。當時還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核武器等)的威懾,戰爭的成本比較低,所以爆發戰爭在當時是個大機率事件,幾乎就是不可避免。老牌強國如法國,英國在海外有很多殖民地,新興的德國由於興起較晚,世界已經瓜分殆盡,德國想要擴充套件,取得殖民地,戰爭是必然的選擇。世界上當時的列強所取得殖民地,哪一個不是透過武力(或者戰爭和戰爭威脅)取得。如果你瞭解當時歐洲的文化你就會明白,當時的歐洲對武力奪取殖民地沒有一點的心理障礙,甚至於弱肉強食是自然法則。即隨著德國的崛起,德國的武力擴充套件不可避免。
英國和美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即英國和美國不會允許德國稱霸歐洲大陸的,即便德國在剛開始副檔名時候不參戰,但在德國擴張到一定範圍的時候,英國捲入戰爭,對德國開戰就成為必然。英國在當時,在世界擁有最大份額的殖民地。歐洲大陸的法國必然不允許德國崛起並稱霸歐洲大陸。即德國的擴充套件必然招致法國的反對,並且法國和德國相鄰,法德兩國在一戰前的領土糾紛不可調和。法德開戰是必然的。如果法德開戰,相互消耗了實力,英國捲入戰爭就成為必然。
-
3 # 雙馬尾班長
19世紀末期歐洲的鋼鐵生產是評判歐洲該國家整體工業實力的基礎,鋼鐵產量是戰艦、火炮、工業設施等無數領域的關鍵所在,是工業化時代下最寶貴的資源。而值得一提的是,1873年德國的鋼鐵產量只有英國的一半,但僅僅在20年之後,德國就取代了英國成為歐洲鋼鐵產量最大的工業國家。
圖為奧匈帝國王儲
德國在當時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實體國家,到了20世紀,德國本土的鋼鐵和電力生產已經是當時擁有整個世界1/4領土大英帝國的兩倍,除此之外德國的商品和鋼鐵業憑藉著優越的品質在國際上充滿了競爭力,德國一系列的進步和對市場的吞噬使得當時的大英帝中國產生了空前的國際影響力和整體實力對比危機。
圖為德國一戰工業
近一個世紀以來英國一直都是世界上的超級軍事強國,龐大的殖民地和整體國家軍事工業力量導致了英國可以隨心所欲的支配國際事務,19世紀的歐洲各國都用敬畏的語氣討論著英國的強大。但是,在20世紀初期,歐洲明顯出現了一個比英國更發展潛力的德國,一山不容二虎,戰爭的爆發是不可避免的。
圖為德國軍隊
在德國已經表現出發展潛力的時候,英國就透過外交和國際危機中表現出的堅決反德行為來對德國政府施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絕對不是偶然,除了發展形勢一片大好的德國,其他國家都希望透過戰爭來轉移民眾的注意力並且平衡地區的軍事力量,英國急於發動戰爭,只有這樣才能打破了國際上和平的發展形勢並繼續維持日不落帝國的統治。
回覆列表
英國和德國之間單獨爆發戰爭的機率幾乎是不存在的。
我們看到,即使是真實的歷史中,一戰的爆發也不是因為英德矛盾,而是德俄和德法矛盾。英國加入戰爭公認的原因是由於德國入侵中立國比利時,觸犯了英國安全的底線。此外,英國擔心法國無法在西線單獨對抗德國,德國打有取勝的可能,因此,英國必須遏制德國。至於條約義務嘛,英國和法國和俄國的協約都不是軍事同盟。反過來說,有研究認為,德國敢於開戰也是誤認為英國不會參與,據說威廉二世得知英國參戰後很驚訝。
回到題目中,如果沒有薩拉熱窩事件,會不會有一戰?我們要知道,當時的協約國並不是鐵板一塊。各方都在擔心自己的夥伴與德國交好,也都在懷疑夥伴是否可靠,特別是懷疑英國。而且當時不論是英法還是德國都認為俄國會越來越強大,當時的人們都在預測到了1917年俄國完成軍隊建設計劃之後,將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俄國恐怕不會再需要法國和英國的支援,法國會被孤立,英國和俄國在波斯和印度北部的矛盾會繼續加深。反倒是俄國和德國有重新交好的機會。
所以,如果真是這樣,一戰還真有可能不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