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庭教育諮詢叢冬旭
-
2 # 醫生巧談寶寶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有的家長脾氣就比較急躁,對待寶寶也是同樣的情況,而寶寶就有一學一。其次家裡比較溺愛寶寶,而寶寶遇到事情不知道怎麼解決就爆發了小宇宙,寶寶甚至又打又哭的,怎麼哄都不行,在大多數時候,小孩子的這種行為只是與年齡相稱的行為,不是不良行為,是孩子為了尋求關注,表現自己從而達到歸屬感,但小寶貝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錯誤的行為。每個人都需要被關注,但是過於關注並不是對孩子的鼓勵,如何正確正面教育孩子,先給寶貝一個情緒安全的環境,再給寶寶一個充滿愛的擁抱來緩解孩子的情緒,在用迂迴的引導提問的方法令孩子說出自己的不滿,發脾氣的行為,但是父母要有耐心,不能強迫寶寶,要和寶寶溝通,要站在寶寶的角度來理解寶寶的情緒(那個爆脾氣家長就不用做了)得到寶寶的認同,寶寶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所以媽媽會說寶寶你有什麼好想法我們共同解決。我的觀點希望對您有幫助。
從孩子看家長,相信家長當中有一個必定是遇事情急躁的家長。
從我們大腦的功能角度來說,大腦呢可以分為 智慧腦和情緒腦。
大腦當中呢,有一個部分叫杏仁核,是管理著我們人類的情緒,它是人類的情緒管理指揮部。
當遇到事情比較急躁的家長,外界的資訊呢先傳到了杏仁核,他的情緒腦,先啟動了。
然後呢,資訊才會傳入到我們的前額葉,也就是啟動智慧腦。
所以呢,我們人類都是先衝動急躁,然後才會冷靜的思考。
解決之道:
1.讓資訊多傳一會。
家長感覺到要發火了的時候,先做深呼吸,做三到五次的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2.整合情緒腦和智慧腦。
思考自己希望的結果是什麼?
比如希望孩子遇事能冷靜,那麼冷靜的表現是什麼樣?(比如,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就是冷靜的變現)
引導孩子說出想法,感受。肯定孩子的動機和需求。
比如,寶寶,媽媽看到你手不停的筆畫,你是不是著急了,想要快點解決這問題(這件事情),想要早一點回家。
透過孩子的行為,看到孩子的內心需求。
3.商量。
和孩子一起探討如何遇事時,能夠冷靜的思考。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能孩子想不出,這是家長要平靜(處理急躁的機會,為孩子做出榜樣),家長先說一個,孩子在說一個,這樣就會有很多個方法,然後再從中挑選孩子和家長都覺得可以試一試的辦法。
4.演練(角色扮演)
模擬一個場景,運用方法,檢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