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場小朋友

    定植田的選擇 要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保肥保水效能強、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便於排灌的土壤種植蘆筍,以沙壤土和輕黏壤土最為適宜。

  • 2 # 吹進靈魂的聲音

    蘆葦的成活率是不高,因為,蘆葦植株體內的澱粉含量低,可供養分不足,所以成活率相對低下。

    不過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好解決。

    依我這幾年的工程經驗,提幾點意見:

    1、取苗季節。要在蘆葦已經木質化以後取苗,這樣,它的側芽就萌發得比較迅速,成活率高。也可以用蘆葦根直接繁殖,但是,這種在生長季節的蘆葦根,在汙水中生長不怎麼好。

    2、取苗方式。蘆葦取苗後,去掉頂端葉片,保留至30cm就可以了。其根部,保留10-15cm的根莖,這樣,它地下部分潛伏芽多,成活返青快。

    3、假植。可以在素砂或沙壤中假植,等其恢復後再移栽。

  • 3 # 安徽鱔哥

    一、夏季定植蘆筍

    蘆筍的管理春季育苗,夏季定植的蘆筍,第三年進入採筍期。蘆筍田間管理分定植後當年管理和定植後第二年管理。蘆筍定植當年,植株較小,行間很大,對土地利用不經濟。為充分利用土地,可於行間間作對蘆筍有益無害、不與蘆筍爭光、爭肥、無相同病蟲害的作物,如蘿蔔、菠菜等。蘆筍定植後第二年,春天應適時澆水,中耕保墒,保持土壤見幹見溼。在4月地溫回升到10℃以上時,地下害蟲如金針蟲、螻蛄、地老虎、蠐螬、種蠅、螞蟻等開始危害蘆筍幼苗和嫩莖。5月危害最嚴重,6月危害部位下移。此期應及時用敵敵畏、敵百蟲、辛硫磷等農藥噴撒地面,或拌成毒土、毒餌撒于田間防治地下害蟲。夏季高溫多雨,應及時鋤草和排澇,並防治病害。其他管理同定植當年。

    二、秋末春初定植蘆筍

    蘆筍的管理春季出苗後適時澆水,保持土壤見幹見溼,一般5~7天一水。結合澆水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500~600千克。在蘆筍苗高15釐米左右時培土4~5釐米,過半個月後再培土4~5釐米。隨著秧苗生長不斷培土,使地下莖埋入地中約16釐米。夏季追肥2~3次,每次每畝施複合肥10~15千克。入秋後,蘆筍植株進入秋發階段,苗回青後每畝施尿素10千克或人糞尿100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促使枝葉旺盛,積累更多的養分,為下年生長打下良好基礎。雨季及時排澇防淹,及時中耕消滅草荒和防治病蟲害。蘆筍定植後第二年,抽生的地上莖增多,為了使植株形成茂盛的地上部,增強光合能力,一般不應採收嫩莖。

    三、露地蘆筍施肥技術

    蘆筍從播種時計算到第三年春季才能採收。採收期應注意施肥。

    白蘆筍應在早春未萌發前在植株旁淺掘溝鬆土,施入人糞尿每畝500~700千克,然後培土。蘆筍嫩莖採收結束後,在畦溝中施腐熟的有機肥,每畝2000~2400千克,人糞尿1000千克,過磷酸鈣30~50千克、氯化鉀15~20千克。淺鬆土使肥料與土壤混勻,然後把培在植株上的土扒下,蓋在肥料上。夏季中耕鬆土後在植株附近施2~3次稀薄的人糞尿和氯化鉀,促使秋梢生長。最後一次追肥應在秋梢旺發前、降霜前兩個月施入,每畝施複合肥20千克。施肥過遲,會嚴重妨礙養分積累。以後每年的施肥法相同。隨著株叢發展,產量的增加,肥料的用量應適當增加。採收綠蘆筍的地塊,在春季未萌發前,在兩行之間掘深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每畝施1500~200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氯化鉀10千克。肥料填入溝中,分層加工,充分混合,用土覆蓋。夏秋季間在植株附近施人糞尿和氯化鉀2~3次,每次每畝施量500千克和15千克。在降霜前兩個月施最後一次追肥每畝施複合肥20千克。以後逐年隨著株叢的發展和產量的提高,施肥量逐漸增加。蘆筍植株生長需要較多的鈣。在紅黃土壤中,鈣含量較缺,應適當施用石灰,一方面補鈣,一方面還有中和土壤酸度和改良土壤物理性質的作用。

    四、露地蘆筍灌溉和排水

    蘆筍採筍期間應使土壤中保持足夠的水分,嫩莖方能抽生得快而粗壯,組織柔嫩品質好。春季萌發前根據土壤溼度及時澆萌發水是非常必要的。在採筍期間灌水應保持土壤見幹見溼。乾旱缺水,不僅嫩莖抽生緩慢,而且纖維增多,降低食用品質。蘆筍採筍結束後,在高溫季節,更應及時灌水,促進株叢茂盛。為翌年的嫩莖增產貯備營養。雨季要及時排水,防止土中積水及空氣缺乏,妨礙地下莖和根的生長,甚至引起爛根缺株。在高溫雨季,蘆筍易倒伏,以致田間通風透光不良,妨礙光合作用,引起病害蔓延。蘆筍倒伏的原因多為土壤含水量大,施氮肥過多,植株徒長所致。故及時排水,少施氮肥是很必要的。一旦倒伏,可設支柱扶持。入冬土壤封凍前及時澆封凍水是保證冬季根系不致乾旱致死和提高抗寒力的重要措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邦與項羽之爭為什麼劉邦會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