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初四大案分別是:洪武九年(1376年)的“空印案”。和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和二十六年(1393年)的藍玉案。
7
回覆列表
  • 1 # 集賢院居士

    明初四大案導致十多萬被殺,史書言之鑿鑿,真實性無容置疑。主謀者毫無疑問都是明太祖朱元璋。至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也非常清楚:透過胡維庸案扳倒宰相徹底廢除宰相制度,使皇權達到極致。透過空印案整頓吏治。透過郭桓案打擊貪官汙吏。透過藍玉案回收兵權。

  • 2 # 醉侃歷史笑春風

    明朝初年,皇帝朱元璋一登皇位便開始了大規模的改革。當中比較出名的便是明初諸案,不過說起明初諸案許多人只知道文字獄和藍玉黨案,事實上最出名的案件並不包括文字獄事件。明初諸案中一直以來廣為流傳的是四大案,小編想您可能不知道這四大案到底是什麼,沒關係,今天小編就是為您答疑解惑的。接下來小編就要為您講述一下明初四大案,帶你回顧一下它們的發展與結局,還有就是這幾個案件對大明朝發展帶來的影響。

    胡惟庸畫像

    第一案:胡惟庸案

    丞相自古以來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管著朝廷的諸多權利,但到了明太祖這裡他試圖廢除丞相制度。可丞相制度已實行多年不是說廢就能廢的,於是他靈機一動想了一個妙招,胡惟庸就是成全這個妙招的人。胡惟庸是大明朝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宰相,朱元璋深知他能力一般又善於阿諛奉承,但因其能制約權臣才重用於他。隨後胡惟庸權力日盛,朱元璋開始了他的慣用伎倆,他調遣與其有怨的汪廣洋擔任右丞相來牽制左丞相胡惟庸。

    影視劇中的胡惟庸

    左右丞相之策已經分割了宰相的權力,但朱元璋一定要廢除丞相制度,就在這時胡惟庸做的一件事點起了導火索。一日胡的兒子騎著馬在大街上橫衝直撞,一不小心他便從馬上摔了下來被路過的馬車壓死。胡惟庸痛失愛子十分悲傷,他下令將馬車伕活活打死。此事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加之占城貢使事件朱元璋將朱元璋將胡惟庸關進監獄。不久後胡惟庸被安了個結黨造反的罪名,許多與他相關的人都被牽連進去,最後被殺人數上萬。小編覺得此時是朱元璋小題大做了,他本可以用一個不殺人的計謀廢除丞相制 可他偏偏為了此事殺戮無數。

    影視劇中的藍玉

    第二案:藍玉案

    藍玉案在一定意義上是胡惟庸案的繼續,畢竟這兩件事都牽扯到許多朝中重臣。藍玉是安徽人,早些年便參軍成了兵士,參軍後的他多次立下戰功,不久後便被封為大將軍。但藍玉自認為功高蓋主,他不滿朱元璋的官員分配,口出狂言說要當太師。藍玉妄言一事引起了皇帝對他的不滿,但他毫不自知,又做出了逼奸王妃、背後議論燕王的蠢事。隨後朱元璋忍無可忍,趁著錦衣衛指揮使告狀的由頭將藍玉這個不顧朝廷制度,權力慾望極大的人下獄處死。

    藍玉畫像

    藍玉一案牽連甚廣,被殺的人高達15000名左右。明朝初年論功行賞封的那些國公列候幾乎被殺了個乾乾淨淨,一些曾經和藍玉共事的功臣也沒有留下活口。小編以為藍玉一案是朱元璋為了鞏固朱氏家族統治而不得不做的措施,此舉還平息了新興貴族與早先官僚階級之間的矛盾。不過小編覺得這樣的做法使朝廷失去了太多的功臣勳將,以至於後續多年朝廷面臨著無人可用的局面。

    明朝官員印鑑

    第三案:空印案

    明朝年間地方需要按時向中央彙報財政收支,中央在核實之後才能將各項收支結算。但專案眾多未免會出現一些紕漏,有紕漏的專案便會被髮回原籍重新造冊。古代交通不便,為了方便地方官員便事先準備蓋好官印的空白冊子備用。這本就是前朝的遺留問題,明朝建立之處朝廷也沒有規定不能如此,可朱元璋知道之後大發雷霆懲治了許多與此事相關的人員。小編以為此事有小題大做之疑,明法並未規定不能如此,最後卻依照明法將相關官員處死。

    明朝官員印鑑

    第四案:郭桓案

    此案發生在空印案之後,算是空印案的續集吧。洪武十八年,有人秘密上奏,告發戶部右侍郎郭桓勾結其他官員貪汙受賄。貪汙一事一直一來都是朱元璋的禁忌,因此他下令逮捕郭桓以及相關人員,隨後這些被逮捕的人通通被殺。不過據說郭桓貪汙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只知道在浙西地區的糧食徵收上郭桓做了手腳。可小編覺得郭桓此舉雖然有罪可罪不至死,更何況還殺了許多人與之陪葬。

    連環畫裡的郭桓赴刑場

    四大案到這裡小編就說完了,四案的結局都是官員被殺,許多人受到牽連。小編以為殺這麼多人並不是太祖皇帝的本意,這只是為了鞏固朱家的皇權統治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最後小編想說一下這四個案件對明朝發展帶來的影響,四案牽連人數眾多,被殺的人大多數都是有才華的文人武將。這樣做的結局就是朝廷可用之才大大減少,統治者不得不利用宦官來行使只能,這樣的後果就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宦官當政,百姓民不了說我,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飛碟是圓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