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盛世海晏
-
2 # 歷史答疑官
李世民透過兵變奪得了皇位以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不過英雄也有老去的時候,他開始培養他的繼承人。當時大唐的太子是李承乾,權利讓這位大唐的二號人物迷失了,他開始肆無忌憚的挑戰李世民的底線。最後, 他造反了,他迫不及待的要代替他老爸,成為大唐帝國的一號人物。
李承乾為什麼造反那?因為他和李泰長期以來的鬥爭自己老爹越來越失望的眼神,他要自我救贖,知道老爹退位這大唐天下就是我的了。李承乾最終抑鬱而終,以國公禮葬之。
李泰是有機會得到皇位的,可是長孫無忌認為他不太聽話,(不好控制)最終被陷害死了。吳王李恪自始至終都沒有繼承皇位的機會,因為他有前朝血統。而且朝臣有一大部分都是前朝遺臣,李世民不放心。所以,李恪是悲劇的。
李治何許人也?長孫皇后幼子。大唐帝國的嫡子,足夠資格繼承皇位。時四海靖平,需要的並不是以為開拓之君,而需要一位守成之君。古代以孝治天下,很顯然李治很孝順。李治寬厚仁慈,李世民不想重現玄武門之變。最重要的一點,他得到了李世民基佬長孫無忌的支援,進而得到了關隴貴族的支援。
-
3 # 彼岸歷史
很遺憾,這又是一出皇家悲劇,一出因皇位而引發的悲劇。終李世民一生,共有四子進入過他立儲的視野:長子恆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晉王李治(三人均為嫡出)以及三子吳王李恪(庶出)。
一、李承乾。在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前,李承乾一直是無可動搖的皇位繼承人:嫡長子、8歲(李世民登基當年)即被立為太子、母親又是李世民最為寵愛和敬重的長孫皇后,而且“性聰敏”、“丰姿峻嶷、仁孝純深”,“幼觀《詩》《禮》”,深得太宗喜愛和信任,從小就對其寄予厚望,從貞觀六年就多次監國。這麼一個看似無可爭議的皇儲為什麼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被廢了呢?這裡面有李承乾自己的問題(比如因腿疾而自卑、性格衝動等),但主要過錯還在李世民身上。太宗之過一:責之切。太宗本人就喜納諫,再加上對李承乾期望值極高,就不由自主地對其要求極其嚴格,這一點在李承乾年幼時還不覺得怎樣,但隨著年齡增長,其逆反心理越來越強,到最後在建房、男寵以及引突厥人入宮胡鬧事件上已經發展成為和太宗直接對抗了。太宗之過二:寵李泰。這是一個原則性的錯誤——既立太子,又寵其他皇子,把太子置於何處?李承乾明顯地感受到了威脅,有點亂方寸的他先是試圖暗殺李泰,接著又走出了最後一步臭棋:謀反,想學太宗起兵逼宮。但和太宗玩這個他還明顯不夠格,事敗,李元昌、侯君集等人伏誅,李承乾被廢。
二、李泰。這是一個陰謀家,他所做的一切和楊廣奪嫡時如出一轍:打感情牌、做表面文章。他先是投太宗所好,在“文治”上下功夫,組織一幫文人編了一部《括地誌》,哄得太宗龍顏大悅。在李承乾見棄的那段時間裡,他發現太宗對他有所屬,更是上演了一出悲情戲,說如果他當了皇帝,百年之後即便把自己兒子殺了也一定會把皇位傳給大哥李承乾的兒子。太宗大為感動,還專門把這事說給大臣們聽,結果褚遂良卻毫不留情地揭了李泰的畫皮:人莫不愛其子,李泰的說法太虛偽太矯情,根本不符合人性。話音剛落,李泰就用實際行動作了證明,他嚇唬三弟李治說:你和荊王(隨李承乾謀反的李元昌)交好,他參與謀反,你能脫得了干係嗎。十六歲的李治被嚇得哇哇大哭,李世民得知大怒,立即明白了褚遂良所言,認為:“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於是,李泰出局。
李治。對於皇位繼承人而言,李世民所中意的四子各有千秋,或長於政務(李承乾)、或秀於才華(李泰)、或性類太宗(李恪),但最終卻是最不起眼最柔弱的李治勝出,正應了老子那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事實證明,李治除了身體不好外,在帝國事務上有守成也有開拓,絕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李恪。這個皇三子很悲劇,而悲劇卻來源於太宗的賞識。作為老三,李恪除了身份是庶出之外,文武雙全,是太宗覺得十四個兒子中最像自己的,所以對他也是青眼有加。甚至在最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李治剛剛被立為太子後,李世民就後悔了,想轉立李恪,但是被長孫無忌以“太子是國本,亦無過錯,不可輕言廢立”為由給勸了回來。李恪得知後當然很惱火,兩人就由此結下了樑子。高宗永徽三年十一月,一起無妄之災落到了李恪頭上:在“房遺愛謀反案”中,當權的長孫無忌親自出馬,羅織罪名,把李恪“捎帶”了進來,三個月後,被賜死。
回覆列表
李治是嫡子,在李承乾和李泰爭國本失敗之後,李治是能剩下的最好的選擇,同時李治本身就是守成之主,收到了長孫無忌等重臣和家族的支援。其實,李治沒有歷史劇中的那麼不堪,李治只是被身體拖垮了,最後的幾年基本上接近半失明。一部永徽律疏足以概括李治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