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泥水勞人
-
2 # 討厭標題汪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活著》這本書,本來總是想著男主人公那麼悲慘,為什麼不選擇自殺,其實,人的韌性是很足的,絕大多數人還是會被動選擇接受,然後,就這樣一天天的活著,沒什麼準備,也沒必要準備,還是會這樣過下去
-
3 # 尹紹雅心理諮詢師
尋求信仰吧~無論是佛教、基督教或是別的什麼教,你對哪個信仰有感覺,就去搜集哪個的資訊,都會有關於生死的問題。
第一個階段:否認
“這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不相信,因此,反覆確認,比如找別的醫院檢查身體。
第二個階段:憤怒
“為什麼是我”感覺到想去反擊,對活著的人感覺憤怒。
第三個階段: 討價還價
希望做一些事情去交換,比如祈禱、突然做好事兒等等。
第四個階段:消沉
強烈的無助、沮喪、痛苦、自我憐憫,對人的哀悼,壓倒了一切希望、夢想和未來的計劃。 覺得失控,麻木,甚至感到想自殺。
第五個階段:接受
接受和妥協是有區別的,當你真正的接受了,你開始更加認真的去對待你剩餘不多的生活。想要把它活的更有意義和富有創造性。
或者,在最後的時刻,想辦法讓自己過的儘量更好一些,是一種非常積極的對待生命的態度。
你可以對照這幾個階段,看看自己在哪個階段,必要的時候可以求助心理諮詢,幫助你在最後的時光,最大化活的自在、有意義。
-
4 # 圖拉圖拉2233mei
每個人都會死 在這個問題上世界是公平的 無論你有多少錢 無論你多漂亮 都會有結束的那一天 其實在我看來或者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滿意 有時候我就經常想 我每天做的事情的意義在哪裡呢 每天就上課 然後下課吃飯 睡覺 還有就是每天運動 日復一日無聊 後來再一想你每天雖然做的事是一樣的 但是內容和此刻的心情是不一樣的 生活有時是單調的 但是可以在單調的生活中改變自己的心情 說跑題了 再說如果我得了必死之病 可能再死之前的這段時間 我會告訴自己 趕緊現在好好感受一下當下的心情 因為馬上我就要進入下一個階段去感受生活了 因為我覺得死並不是消失 也許是重新開始呢
-
5 # 心理專家劉愛民
即使什麼病都沒有,每個人都必死無疑。如果這個心理準備都沒有,可以想象你的心理年齡有多年輕!開個玩笑哈。
題主因病而壓力大,更可能的原因是想象著這個病有可能讓自己早逝、有可能讓自己忍受不堪的痛苦、有可能讓家人過度悲傷......這就是焦慮帶給人的壓力,而壓力也會讓人焦慮,這容易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我們生活的環境並非絕對無菌,各種病原體隨時有可能侵襲人體,再加上遺傳因素的存在,所以在我們每個人的體內,各種致病、致命的因素都或多或少得存在著,我們人體絕不是一個絕對健康的機體。所謂的身體健康,只是致病致命因素與免疫系統達成動態制衡的狀態;所謂的身體有病,是說這種動態平衡被打破了,免疫系統功能失常了。
而免疫系統能否正常發揮功能,跟我們的情緒和壓力有著密切的關係。有研究報告顯示,心理壓力大會誘導CD8+細胞的分化,這些細胞數量的增加會抑制免疫功能;一些消極的情緒狀態,比如焦慮、抑鬱、悲傷等,會導致淋巴細胞增殖減少、自然殺傷細胞活性降低、血迴圈中白細胞和抗體的數量改變等;過度焦慮是人機體對有害物質所產生的抗體減少;壓力持續時間長、情緒越悲觀,某些型別的淋巴細胞減少越多等。
由此看來,保持一個積極、放鬆的心態對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減緩減小病情惡化速度程度有著重要意義。如何能夠做到?這需要用到心理治療中森田療法的核心思想:帶著症狀去生活。不關注疾病、不急於甩掉疾病,讓它在你這裡,像一個朋友一樣接納它,然後該吃吃、該睡睡,該鍛鍊身體就跑跑步遊游泳,該戶外活動就遊山玩水,就這樣開開心心地過好每一天。一些原本早就宣判了“死期”的癌症病人就因為這樣的心態和生活方式,8年、10年也活了,有些病人去醫院檢查竟然癌變消失了,健康的心理狀態確實有療愈作用。
如果這樣做感覺有困難或者不奏效,建議你聯絡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解決。
回覆列表
我已經真的是必死之人,早應該死了,但又多活了二十幾年,是一種不能治癒的怪病!比癌症都厲害。但由於不怕死,或者希望快點死,而且告之多人我快死了……。大家覺的我在胡說,因為死了二十幾年了還依然活著,所以有些不瞭解的人覺的我太無聊了。其實我覺得也奇怪,明明應該死了,但還活著,也好,今年又辦了許多應該辦理的事,如果明年死,那就更無遺憾了!總之今年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