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桂斧深工
-
2 #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朱博士回答:如果現在的機器人能夠具有駕駛普通汽車的能力,也許真的不必要再搞無人駕駛汽車。
但是,汽車駕駛是一項資訊處理量很大、操作很精細也很複雜的工作,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機器人能當我們的司機了,那樣的機器人應該無所不能。
整個科技界應該都無法預期這樣的機器人什麼時候能到來!
無人駕駛汽車就不是這種情況,依照目前的技術狀況,是完全可以預期的。甚至是可控的,所以網際網路等各界大佬們紛紛涉足。
無人駕駛汽車和能駕車的機器人,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技術路線,設計理念,關鍵技術難點等等,都不一樣。
-
3 # 汽車實說
無人駕駛是人工智慧在汽車領域更高一層次的應用,所以問題中的為什麼不是機器人駕駛汽車表達的並不是很準確,因為它的本質就是機器人來駕駛車輛來替代人的行為,透過電腦來對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判斷,並做出恰當的應對,只不過是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大家印象中的那臺機器人。所謂機器人並不是單指類似於人的機器,更準確的說是能夠代替人類完成一些動作的機器都可以稱得上是機器人,這一點在汽車上的體現就是透過各種各樣的感測裝置,來不斷採集各種不同的路況訊號,然後透過電腦進判斷並分析出正確的應對方式,從而向汽車的各個部件下達指令最終完成整車的控制,實現智慧化的無人駕駛,在這一套流程中“機器人”這個概念就被分散化了,而本質卻是不變的。理論上的分析只能是在理論層面,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所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去正確的分析各種路況,電腦終究是電腦,人工智慧終究是人工的,欠缺的是真正智慧化的判斷,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合理合適的反應,這一點很難實現完美的解決,只能是通過後期的改進不斷完善,所以面對現在熱度高漲的無人駕駛,先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畢竟只有幾年的時間,距離全面的成熟還差的很遠,更多的去關注和觀望,等這項技術真真正正的經受住市場考驗之後,再去進行選擇。
-
4 # 鎂客網
就最寬泛的意義上來說,用機器人駕駛,也算是一種無人駕駛。但這和我們現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不是一個意思。
現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技術,起源於汽車的輔助駕駛技術,再發展下去就是汽車的半自動駕駛技術,然後由於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介入,才發展成無人駕駛技術。
就目前而言,智慧無人車由於一些倫理道德上的規範沒有解決。暫時還沒有在人群中流行起來,但技術上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而要研製會駕駛的機器人,如果原理和無人駕駛的汽車一樣,何必一定要造成人的形狀呢?直接將其內化在汽車內部即可。
而如果機器人比,實際無人車的人工智慧系統,需要更高的智慧,那的確有存在的必要,但那樣的先進技術,尚未開發出來。
從常理推斷,一個高於無人駕駛智慧的新智慧,很可能是一種通識智慧,它甚至是連我們人類也無法理解的,透過人工智慧不斷髮展而湧現出來的智慧。只有擁有了這樣的智慧,機器人才有必要造出來駕駛汽車,而且不僅僅是無人駕駛,他可以做任何人類的工作。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會對這樣的機器人感到了一絲絲恐懼,他無比強大,甚至能長成人的形狀,難道人類不會對他有一點戒備嗎。
綜上所述,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具備了完備的技術,只等道德倫理方面的規則確定,就可以大規模商業化推廣。而無端造出一個人形機器來,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他和內化在智慧無人車裡的人工智慧系統,無甚差別,只是徒具人形。這無非是在頭上按頭,徒增累贅罷了。
如果不是這種畫蛇添足,而是真正擁有通識智慧的機器人,那他什麼都能幹,人類也會對他防備。在凱文·凱利的必然中,未來學家凱文·凱利,曾經預測過,將來或許可能出現這種具有通識智慧的機器人,但一定會在被生產出來之前,加以嚴格的限制。畢竟,人工智慧發展的前方,不僅有便利,也有不確定的危險,科學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雙刃劍!
回覆列表
機器人的反應速度及精度還比不上人類,目前的感測器技術還無法把所需要的感測器裝進一個機器人中,最重要原因是機器人太貴,要取代人類的手腳要四個人工手臂,而且是極精密的手臂,四個手臂要百萬以上,比汽車還貴,無法普及。
一個人工手臂由幾十個電動機、關節、感測器、鋼材、線材及晶片組成,四個人工手臂的重量比一個人還重,增加汽車的負載,機械手臂還需要保養維修,費用非常驚人。英國Moley炒菜機就用了兩個人工手臂,要價六十萬,只能做簡單的西餐,這樣的高價如何走進家庭或餐廳,機器人不是萬能,機器人是人海戰術,如幾十個機器人裝一部車子,還只是車架子,精密內裝還靠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