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lowerofluckzhaozhao
-
2 # 迷途加菲
中國有句古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不做筆記讀書就像身入寶山空手而歸。
如果您閱讀只是為了消遣,那麼可以不做筆記,能在文字中得到放鬆、緩解了工作、生活的壓力也不錯。
如果想要從一本書中得到養分,那恐怕記筆記是唯一的辦法。“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個硬道理。
很多人嫌記筆記麻煩,其實看你怎麼記。分享幾個記筆記的方法吧。
1.標註法。 這個很簡單,就是在看書過程中遇到好的句子或者是有共鳴的情節時,可以把這一段文字勾選下來,在旁邊空白處做一些簡短的標註。可以是自己的感想,也可以是引起的共鳴。或者是透過這一段文字,讓你想起了哪些事情,或勾起了你哪些想法,都是可以的。
2.標籤法。就是找一些便利貼,在看書的過程中,有感觸的地方貼上便利貼,在便利貼上寫下自己的想法。
3.三欄式筆記法。看書的過程中,在筆記本上,按照所見、所思、行動三個專案劃出三欄表格。在所見中,可以摘抄下書中的文字,也可以是簡短的幾句話,甚至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標註出書的頁數,;在所思欄中寫下自己的感悟,或者是一些想法,或者是一些共鳴的聯想;在行動一欄中,可以寫下自己在這段文字中的感悟怎樣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與行動中。
4.蘋果閱讀法。這個是我報的一個寫作班的老師給介紹的。這種方法適於專業類書籍的學習閱讀。這個表格中有20個小的表格,在閱讀的過程中,先找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內(一般是半個小時到45分鐘)在書中快速找到你想解決的問題的關鍵詞,然後寫在蘋果閱讀法的小表格中。這種方法針對於專業性的學習是非常有效的。
閱讀而不記筆記看起來很快,但是忘記得也非常快,這樣看了跟沒看一樣。記了筆記之後,沒事可以常翻一翻回憶一下書的主要內容,往往還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穫呢!古人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嘛!
以上是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幫到您。
-
3 # 可月
原先,讀一本引人入勝的三四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大約得一週時間;中篇用兩三天;短篇用一兩天(另有其他事宜要做)。讀書之際,我皆會把自認為”至美的語句段落”抄錄下來,並註明出處、書名、頁碼和作者。用紙質筆記本造冊自詡“藝海拾貝”,以便受用一生。進入電腦手機時代,拍照即可收藏,但紙質筆記本更有傳統意義。
不管篇幅長短,中途沒讀完之書,將書籤夾入其中,以便再讀時剎那間即會”書找上回原文”,很是便當。值得記錄的頁面,隨手塞入紙條,突出端簡潔標註要點(如王蒙語、莫言語等)以便於查閱。並加上眉批,免得過後忘卻當時的感悟!好章節、段落應反覆多讀幾遍,加深印象,為個人以後的寫作,充當”範本”。
做筆記吸收精華,是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不應破除筆記這一傳統為宜。頗像不能因為有了電腦手機,而扔掉毛筆書法甚是相似。且看筆記收集的幾段書籍中精華部分:
禪宗故事,有一少年渴望練就超群劍術,便來到一座仙山求教高人,跪拜後便說:“請問師傅勤學苦練,多久才能學成下山?”答曰:“十年。”小夥嫌長,又問:“夜以繼日全力以赴,需要多久?”答曰:“大概得三十年。”小夥驚訝:“為何使全力反而延長了時間?”高人不語。小夥發誓:“我拼命修煉,力爭學成早出山門。高人說:”那就隨我學七十年吧。”小夥沉思良久,末了,大徹大悟。
另一意境相近故事,一徒弟學藝多年,出山心切,向師傅辭行:“我已學夠了,能獨闖天下了。”啥叫夠了?”師問。徒答:“滿了裝不下了。”那你裝一碗石子來。”徒照辦。”滿了嗎?”師問。“滿了。”徒很自信。師將一把沙撒入石中,沙子一點也沒溢位來。”滿了嗎?”師又問。“這次滿了。”徒面有愧色。師再撒一把石灰,沙仍沒溢位。”滿否?”師再問。“滿了。”徒似有所悟。師又倒進一盅水,未見滴水溢位。師笑問:“滿了嗎?”徒弟面紅無言以對。可見學無止境,寓教於樂巧譬妙喻,方可奏效。名人言: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須知,只有”酷愛”閱讀,方能加強積累。日積月累,筆記本或腦海中的知識儲備,才會漸漸豐沛起來,順手捻來拜讀取其精華,為己所用或示人,讓名人有效應的著述文采閃光。養成多年習慣,隨看隨記書中瑰寶。
老舊筆記本圖示:
回覆列表
我現在看書就是一週一本的速度大概200多頁的書,但是不善於作筆記,每次看完只是瞭解了其中內容,舒緩心情,懂了些知識,但是好句什麼的看完就忘。是不是應該正八經的拿個本子記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