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67086944922

    我認為孩子在讀大學前都不應該寄宿。到了高中階段,寄宿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會小很多,但仍然建議最好住在家裡。  寄宿制下長大的孩子,是半個孤兒院兒童  關於孩子寄宿,贊成派認為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反對派認為缺少家庭的溫暖,不利於孩子的情感培養及智力發展。  我是明確反對寄宿制的,如果把孩子和父母隔絕開來,就可以鍛煉出很強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體生活中,就可以有很好的集體意識、善於和人合作——按照這樣的邏輯,孤兒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應該是最好的。  事實上,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較重的心理問題,自我意識和合作意識往往停留在較低層面——不是他們天賦不好,也不是保育員的工作不盡責,是他們被剝奪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愛,從小缺少家庭氣氛滋養,缺少和親人的情感及語言交流,以至於成年後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現出永久的缺陷。  腦神經科學已證實,早期情感發育不良,會直接損害大腦的正常發育,使其結構異常,造成無法逆轉的病理性改變。在這方面,羅馬尼亞曾犯過一個致命錯誤。  二戰後,羅馬尼亞人口銳減,政府規定每個育齡婦女至少要生4個孩子並可以送到政府出資的國家教養院集體撫養。此後先後有6萬多名嬰兒一出生就被送進教養院批次撫養。這些孩子後來幾乎都出現行為異常,大多數智力低下,情感發育不良,不會和人交流,無法形成對視和對話,獨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後搖晃或不斷重複某種刻板行為,對陌生人沒有恐懼感,也沒有溝通能力——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稱之為“孤兒院現象”。  美國心理學家曾用獼猴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充分證明早年情感滋潤對一個有思維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  心理學家把一些幼小的獼猴和母親隔離開來,在籠子裡安裝了兩個“假媽媽”。其中一個用硬邦邦的鋼絲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個媽媽用綿軟的絨布包裹,但沒有奶瓶。按照“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斷,小猴子應該和有奶的“鋼絲媽媽”更親近。但小猴子只有餓了才靠近鋼絲媽媽,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絨布媽媽身邊。這個細節讓我們看到小生命內心本能的嚮往和恐懼,它們對溫暖的依戀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  更令人警醒的是,這些獼猴成年後,大多數性情冷漠,不會交配或拒絕交配,不能正常融入集體生活中,走路也蹣跚不穩,甚至連叫聲都不正常,永遠處在猴子社會階層的最下端。即使透過人工辦法讓一些母猴懷孕,它們也對小猴冷漠無情,殘忍虐待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獼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們身上反映的這種“孤兒院現象”說明,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肌膚相親,是一個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長所不可或缺的。  孩子從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必須依循成長秩序漸次展開,宛如一粒種子必須依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成長一樣。孩子首先要獲得溫飽、安全感、愛和親情等這些自然需求,然後才能發展出更高一級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識和能力。家庭的溫暖,尤其是母愛,是一個兒童成長必不可少的心理營養品。  送孩子寄宿,本質上是反自然、反天性的,是成人無視兒童作為一個人的自然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強加到孩子頭上。尤其是送孩子上全託幼兒園,是在孩子幼年時期就急於去發展他的社會屬性,減少他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這樣的拔苗助長,讓孩子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滿足,今後他的社會屬性也難正常成長、無法正常表達。

  • 2 # 玲瓏情感屋

    要看孩子多大寄宿。

    幼兒園,小學都太早了,小孩正是需要父母陪伴,形成安全感的時期,之後會慢慢自然獨立,想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那個時候去寄宿,也是順應孩子的生長。

    每個孩子也會發展快慢不同,具體看孩子的獨立能力。也覺得孩子那麼小的時候,非要強行讓孩子提前獨立,也是飲鴆止渴。你都不知道孩子會經歷什麼。小時候沒有培養安全感,信任感,長大了好多不會聽你的,你想管也管不了

  • 3 # 鴻毅老師

    寄宿生活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主要要考慮幾點,第一,孩子多大開始體驗寄宿生活,孩子在成長髮展過程長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建設需要滿足,如果孩子在6歲以前就開始寄宿生活,那孩子安全感很容易被打破或者難以建立,會讓孩子自卑,充滿恐懼等而且孩子對父母愛的渴求可能會成為心底的傷害甚至產生報復心理不利於親子關係。其次6歲以上孩子在心理成長的同時,行為也在發展,那他很容易收到寄宿家庭的影響,習得或好或不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影響。孩子12歲以後,在此次階段孩子開始形成較強的自我意識並需要獨立空間成長,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小會出問題,反對孩子進行控制,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不錯的寄宿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未嘗是件壞事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玩過魔獸世界的萌新,最近出了懷舊版想入坑,平時喜歡玩召喚類的職業,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