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霄說
-
2 # 了無痕146698722
現在網路都有大資料支撐,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這也是一種更有針對性(個性化)的點對點的精細化營銷手段。可以說起碼現在還是遊走在法律法規的邊緣地段,沒有明確的消費者保護措施吧!
-
3 # 決戰漲停板
互聯殺熟,哈哈,很多人估計不懂這個是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網際網路企業透過大資料分析,掌握到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摸透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然後以較高的價格來獲利更高的利潤。對於這樣的問題,你要維權?維個屁呀,你願意買,又沒有強迫你成交。何來維權之說?
飛豬,京東,攜程,滴滴,電信聯通移動,都曾爆出過用大資料殺熟的問題!他們當然是否定的,沒人會承認。
我的觀點很明確,可以唾罵,可以放棄這樣的公司,但真談不上什麼維權。對於這些不講誠信的,你不用他們就行了。真要維權估計很難。舉個例子,你的小區周邊有個雜貨店,你經常去買東西,雜貨店老闆知道你的消費水平,在沒有明碼標價的情況下,他報你的價格報多幾塊錢,你願意就買了,但是,一個家庭比較困難的去他店裡買同樣的東西,他就報低幾塊錢賣他了。你能說,這個雜貨店的老闆“殺熟”你?你能找他維權?這叫見人下菜碟。
其實從定價邏輯上來說,也這是符合邏輯的。一般定價有三種方式:
成本定價:
竟爭定價:
需求定價:所謂的殺熟不過是透過“需求定價”而已。
有句話叫吃飽了撐的,有句話叫新使用者優惠 請記住這兩句話。商業的一切行為如果符合法律規定就適合,殺熟又不是犯法。熟人介紹的生意有時候還反而更貴,但質量還都不錯。
一個APP沒必要如此拿出來說這個事情。
很多策略都是營銷行為。不必提到道德上面來。
另外,不要理解錯殺熟,殺熟是在低價基礎上使勁加價賣給你,而不是給你沒降價 給新人降價了就叫殺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