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語學霸姐
-
2 # 人者仁義也
捕鯨業的由來和歷史
現在的很多人總是很相信宣傳的力量,認為日本的捕鯨業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實際上日本的捕鯨業根本不可能有很久的傳統,包括人類歷史上的捕鯨業。人類歷史上的捕鯨業最早可以追溯的是公元100年時代,古代的愛斯基摩人和北美印第安人即常捕鯨以取得大量肉食、燃料和製造工具的材料。但是實際上由於古代社會的生產力有限,他們能夠捕捉的大多數也能是小型的齒鯨,像海豚。大型鯨魚被捕捉的希望太小了,其實日本的捕鯨業捕捉的鯨魚中也有很多海豚。後來是到了近代社會,最開始大規模捕鯨的是西方人。
首先是荷蘭人和英華人,不過不會是為了吃,而是進入工業社會以後人們需要鯨魚的油脂,也就是鯨油。這種由鯨的皮下組織、內臟和骨經熬煮而得的油脂。呈淡黃色至黃棕色。在歷史上,鯨油曾經是重要的照明和工業用油脂,用於製革工業,也用於回火浴(鍊鋼用)和用作潤滑劑等,氫化後可作食用和製造肥皂、蠟燭等的原料。而當時鯨油主要被用來做照明用,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後對於夜晚照明的需求越來越重要,同時鯨油還是重要的工業用品。19世紀初年,捕鯨船經過改進,可以直接在船上煉鯨油,成為海上加工廠,當時的很多人一般都會去大海捕捉鯨魚,然後就在大海上提煉鯨油,一般兩到三年就會提煉出滿船的鯨油,再到陸地上一賣就是大價錢,很多人就以此發了大財。在荷蘭人和英華人之後,全世界都開始了大規模捕捉鯨魚,尤其是美華人,美國船隊有捕鯨船700多艘,前往世界各地去捕殺鯨魚。但是很幸運的是,之後不久,發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石油取代了鯨油和煤,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於是乎一下子鼎盛的捕鯨業就此蕭條了下去,此後的西方人就很少捕捉鯨魚了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捕鯨這當然不是不是文化問題,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文化來遮掩事實,其實沒有是沒必性,以日本古代的技術和條件,是不可能做到到達外海去捕捉鯨魚,這不過是遮醜。日本捕鯨業的發展首先是日本二戰之前的時期,實際上當時是大規模發展捕鯨業去獲取鯨油向西方出口以獲取外匯,當時鯨油出口到歐洲的利潤大約有40倍,這對於當時急需外匯的日本政府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訊息,於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援。但是在二戰的時候,日本的捕鯨業就隨著消失了。
但是到了二戰結束,捕鯨業開始死灰復燃,當時的日本在二戰後爆發了糧食危機,於是鯨魚這種來自大海的食物就受到了當時日本人的青睞,日本正是靠著鯨魚肉度過糧食危機的時期,而且鯨魚肉幾乎都是在內產內銷,甚至有時候還出口到國外。
此外不可以忽視的是日本長久歷史形成的捕鯨業的龐大隊伍,日本有六個捕鯨基地,在太平洋有1000多艘捕鯨船,而且相關產業人員超過十萬人。這些漁民,公司,政府早就形成了利益集團,這也是日本就算統一不捕鯨,但是還是以科學研究的幌子到處捕殺鯨魚。
最後的看法重啟捕鯨業也是日本的需求所在,有著這樣一群以捕鯨業為生的人在日本,這個行業重新開始不過是早晚的事,只是捕鯨業的興盛會危害海洋的生態安全,這一點才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所在。
回覆列表
人的本性之一就是無利不起早,只要利益誘惑夠大,總會有人去幹的。
對於日本捕鯨業而言,對於“可愛到通人性的動物不能吃”,甚至在各國曆史傳統面前,是挺無力的。
鴕鳥長得也可愛,不妨礙象牙海岸人拿來做鴕鳥肉三明治;孔雀美麗,河馬憨厚,但古埃及王公就愛吃這倆貨,尤其是孔雀的舌頭……世界上的許多美食其實最初都是不得已,不信你就往下看。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鯨呢?
如果回溯歷史,日本人吃鯨,並不像許多人想象中那般野蠻。一如日本料理的其他菜式一樣,鯨魚被烹調的細節,被摳得極精準。
老式店鋪裡,會備花鯨的肉片,留皮,汆燙到恰到好處吃;也有生魚片吃法,先以柑橘汁配醬油、蘿蔔泥制醬,取鯨肉佈滿網狀脂肪的部分,卷蔥,蘸醬吃;有種吃法叫百尋,是用鯨小腸蒸過再燙熟,令其緊縮而後吃,取其脆。
吃起來也有講究:鯨味極濃,所以若非全鯨料理,否則鯨肉常在最後一道上來。這些講究,當然不是一拍腦袋想來,而是經年累月,錘鍊而成。
▲日本名吃,鯨肉百尋
因為一如日本人自己所承認的:鯨料理於他們而言,是個悠久傳統了。實際上,美華人的捕鯨歷史也不短。
所以,一切流傳至今的飲食傳統,以及許多美食,最初都是不得已,都是苦中作樂,從無可奈何裡,挖掘出了神妙的烹調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