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之小諾說育兒
-
2 # 親子講師Cherry
首先想知道一下寶寶的年齡?不過,我猜測寶寶應該是一兩歲的小baby。
這個階段的寶寶,一方面,由於他們處於大肌肉敏感期,喜歡揮動手臂、活動四肢,所以什麼事都喜歡“動手”來解決。
另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寶寶剛剛學會說話,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以也喜歡用“動手”來表達:喜歡你也許會抓你;想和其他小朋友玩兒,也許會咬上一口……其實不是他們天生很壞,而是身不由己哦!
那遇到寶寶這種“簡單粗暴”的表達方式,家長應該怎麼應對呢?
如果寶寶出現了咬人、抓人、打人的現象,家長第一時間發現肯定是要制止他,如果打人,媽媽可以溫和堅定地抓住寶寶的手腕,看著他的眼睛,對他說:寶寶不可以打人哦,這樣媽媽(或者爸爸、小朋友)會疼的……!
這時候再仔細的觀察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會打人、咬人,他此刻想表達什麼,你可以這樣和寶寶說:“寶寶不高興了……是嗎?寶寶想和小朋友玩……寶寶喜歡那個小朋友……對嗎?但是不可以咬人家哦,這樣小朋友會害怕你、會受傷……”然後家長可以交給寶寶一些簡單的社交語言,慢慢引導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
但是家長千萬不要看到寶寶動手,就生氣的打他,這樣會更加助長寶寶打人的習慣!
-
3 # 糰子論育兒
我的大寶現在馬上兩歲了,最近這段時間不管是高興還是生氣,也出現了突然咬人、
撓人、或則掐人的現象。
這個現象在3歲以內的寶寶最容易出現,這個階段的寶寶自己沒有辦法去控制自己身邊的環境,當寶寶情緒過於激動或則受到比較大的刺激時,寶寶會用自己的牙齒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寶寶特別高興或則對某個人特別喜歡的時候,寶寶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就可能會出現突然咬人、撓人、或則掐人的情況。
雖然這個現象是常見的,我們不需要大驚小怪,但這個習慣是不好的,需要我們給寶寶進行糾正。
首先,我們對於寶寶的這種咬人、撓人、或則掐人的行為不要在寶寶面前的反應表現的過於激烈,這樣寶寶會覺得他的這個行為能得到大人的注意,就可能會繼續這麼做。
第二,對於寶寶的咬人、撓人、或則掐人,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能說寶寶做出了這個行為,你覺得不對,就用懲罰寶Bora想讓寶寶記住不能這樣做,但我們要知道懲罰的這種行為只會適得其反,寶寶會繼續用咬人、撓人、或則掐人這種行為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第三,每次寶寶出現這種不好的行為時就要反覆給寶寶講道理,告訴寶寶這個行為是不好的,是錯誤的。只有反覆的給寶寶講,寶寶才能慢慢的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好的,爸爸媽媽不喜歡的。這個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也不能操之過急,給寶寶一些時間。
回覆列表
這可以從兩方面分析。
第一,是否正好處於這個階段。
如果寶寶在2週歲左右,恰好是位於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是寶寶探索世界感受外界的最佳時機,會用他最擅長的結實的地方去體現,比如打人、咬人。
此時,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不要驚慌,用盡量平和的語言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別人會痛的。
比如我的女兒,她現在一週半,之前也有打人習慣,我每次也都會說:“打得媽媽好疼,就像你摔倒那樣疼。”時間長了,她就知道了。
再比如我女兒總是去摘草叢裡的花。我就告訴她:“你這樣做他們也會很疼,而且會很快死掉,還不如就這樣,我們還能看到,你可以聞聞,他們是有香味的哦!”然後,我就教孩子怎樣“聞”,現在,只要看見花就去“聞一聞”。
第二,家裡是否有人帶了不好的示範。
有的孩子有這種行為是因為其他人的示範。
比如我鄰居家的小孫女,兩週半了,總是無緣無故得打人、或者罵人,手還很快,我帶著女兒和她一起玩時就捱過打。
和她奶奶交談才知道,原來她爺爺經常這樣,脾氣一上來就會說滾,或者用手打人,小孩子也捱過很多次打了,所以孩子現在也是這毛病,如果不小心碰到她玩具,她直接上手打人。
如果是這種原因,應該先從家長入手,讓家長了解自己行為產生的不良後果。然後再由家長和孩子說明,必要的話給孩子道歉,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應該避免。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打人不論是哪種原因,都是因為孩子的心理認知產生偏差,家長在教導時一定要保持耐心,給孩子點時間,相信他是可以改正的。而不是再次選擇暴力,“以暴制暴”。
孩子出現問題,正好是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磨合的階段,所以,請一定不要著急,保持耐心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