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004624814

    隨著行業賽道的競爭加劇,價格戰的趨勢在社群團購領域也開始顯現。劉振洋表示,當下這種資本比拼在長沙、江蘇等社群團購“重鎮”已經十分明顯。價格戰在社群團購體現為兩方面,其一是平臺給團長的分成比例,其二是消費者端的價格補貼。

    社群團購本身利潤空間不高,按照業內默契,團長分成通常控制在10%,但為了搶奪團長資源,會有平臺選擇將比例上調。而消費者一端,由於社群團購走價效比路線,其使用者對於平臺和品牌忠誠度較低,價格敏感度較高,造成前期競爭中利用低價爆款商品引流成為常態。

    社群團購的突然躥紅,與去年風口上的無人貨架有許多相似之處:利潤空間十分有限,業態較為分散,邊際成本效應不明顯,加上資本的助推和高關注度,這二者經常會被拿來作比較。

    有觀點認為,社群團購只是一個好的營銷手段和渠道上的微創新,它會是又一個“風口賽道”嗎?

    劉振洋並不認同,他認為,儘管社群團購和無人零售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從消費場景、消費需求和財務模型上來看,社群團購都是一個更真實的風口。

    在他看來,首先,社群團購瞄向的二三線家庭生活場景,在消費者日常活動中佔據的時間比例更高,而且是使用者的最後一個時間節點;其次,基於弱社交的商品推薦更容易形成群體效應。再者,社群團購的商品供給瞄向家庭消費的剛需高頻用品,能夠支援高轉化的購買行為;此外,社群團購省去了最後一公里的物流成本,是個比較健康的財務模型。

    燒錢換市場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通俗打法,反觀無人貨架,一個需要精耕細作的行業陷入資本推動的惡性市場競爭,最終引發了幾乎整個行業的“全軍覆沒”。在已經出現價格戰的苗頭之下,類似的情況是否會發生在社群團購身上?劉振洋認為這更多要看從業者對資本的把握。

    對於零售行業而言,標品價格相對透明,規範程度也更高,在利潤空間上沒有太多操作空間。而生鮮等非標品,儘管社群團購消費者對品類認知遠高於品質,不同產地、不同渠道的生鮮品價差明顯,但價格與品質的對應性依然存在。長久以往,消費者對價效比的追求會超過對低價的追求。在社群商業環境中線下連鎖店、O2O到家等多樣化業態的夾擊之下,社群團購的未來還有許多不確定性。

    但透過與業內人士的交流,《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發現大多數從業者認為半年左右時間,社群團購領域會出現一次大的洗牌過程。劉振洋也表示,到2019上半年,大的基金基本站隊完成,缺少資本支援的玩家會面臨被收購或倒閉的情況,而在這個洗牌過程結束後,將會進入到市場前三位的高速競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蛋清吃多了有什麼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