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至尊長江一號
-
2 # 信託觀察
很簡單,如果所有企業都已盈利為終極目標,那這個世界一定是混亂無序,難以進步的。為更好的世界服務應該成為終極目標,而盈利是保障公司自身有能力為這個目標服務的基本條件。這其中暗含一個邏輯,即如果這家公司已經不能為創造更好的世界服務了,那即便再能賺錢,也應該關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長生生物(如果不瞭解,可以搜尋一下相關資訊)。
-
3 # dyq9rx669fdg
做企業盈利是目的,但不是終極目標。
企業的層次一般分三大層。
1、企業初創,在業務範圍內,什麼賺錢就幹什麼,不分業務及賺錢方式。
2、企業進入發展期,業務及生產方向都要定向,定性為準,賺錢是主要的,但是市場要和產品配套才可以,盈利是建立在企業發展方向上的,這裡盈利方式已經開始受到限制。
3、企業進入成熟期。多元化發展是必由之路。高精是產品的特色。企業的發展方向,更多是在於業務之間的配合,已達到抵抗市場 風險,盈利比率降低,穩定性才是第一位的,一小步對大企業來說都可能有大麻煩。所以盈利會受到更多限制。
4、進入第三級後,由於企業與社會的功能性強於前期的產品性要求,所以企業責任也會相應增強。盈利的同時更多要考慮社會效益及社會影響。
綜述:企業由小到大,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由小到大越來越成為一種附加結果,而不是最終目標。企業的最終目標還是商業化存在社會性團體。
-
4 # 財經麥田圈
企業的終極目標一定是盈利,但是可能中短期不以盈利為目標
常見的網際網路思維如下圖:
有沒有發現網際網路公司從來不談錢,似乎他們是來做慈善,來燒錢的。
因為總是不斷的有網際網路公司拿出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燒錢,所以就給人一種錯覺,企業是可以不用賺錢的,可以不以盈利為目的的。
這種想法實在是錯的太離譜了!!!!!!
網際網路公司不是不以盈利為目的,只是暫時不以盈利為目的。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做企業就是為了賺錢,為了盈利!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企業燒了很多錢,目前還沒盈利(因為還沒到盈利階段),或者已經不可能盈利(錢燒了沒達到應有的效果或者錢燒錯了商業模式本身就有問題已經破產了)。
以前幾年兩個著名的燒錢大戰來舉例
1、快滴VS滴滴
相信大家都很還記得當年阿里VS騰訊的那場改變很多人打車習慣的燒錢大戰
當年阿里和騰訊分別拿出幾十億的當量砸錢在打車軟體上,補貼、獎勵、免費、甚至可以快速賺錢,各種各樣的噱頭在耳邊縈繞,燒的錢比印鈔機印錢的速度還快,彷彿錢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這時候就給人一種很強烈的錯覺,做企業是可以不用賺錢的,甚至可以無底線無限制的燒錢。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以後,還會這麼看嗎
自從快滴和滴滴合併以來,阿里和騰訊獲益了多少,先不說因為打車軟體風靡帶來的使用者粘性,光滴滴打車2018年公佈的淨利潤數字就超過了20億,當年燒掉的錢,經過這麼多年不僅已經全賺回來,後來可都是盈利哦
所以所謂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其實終極目標還是盈利,只是暫時沒盈利。
當然,如果看第二個例子,就知道就算採用同樣的策略,可能實際上也不見得能盈利。而這裡不能盈利,並不是企業不想,而是有些企業有的商業模式本身就做不到。
2、ofo VS Mobike
還記得那場讓大街小巷都變成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燒錢大戰嗎。
當年共享單車被譽為中國式商業模式的真正創新,是完全源自於中國(打車軟體起源美國的UBER)的自主創新模式,被捧上了天。
而實際上呢,打著共享的旗號,內心就期望透過挪用使用者的保證金賺錢。這種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偷偷發財的模式,最終還是逃不過資金鍊斷裂的魔掌。
現在再看,各種單車被回收,被堆放在垃圾場成為城市垃圾,讓人唏噓。
所以說,所以不以盈利為目的是暫時的,最終仍然是需要有好的盈利模式,盈利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
回覆列表
企業以盈利為終極目的,容易出現幾個問題:
1、沒有核心價值觀,文化導向和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
2、缺乏社會責任和公眾品牌建設;
3、以盈利為終極目的,往往會淡化法律法規,道德準則,這樣在未來會造成災難性的隱患和問題;
4、盈利之後再生產和持續創新投入會減低,不利於打造百年品牌。
綜上所述,企業不能只以盈利為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