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享受慢時光
-
2 # 英紅高香
現在的小孩子都很懂事,很敏感的。我女兒一歲半到三歲半也是放在家裡給她奶奶帶的,一歲多的時候我們出門她還不太懂,不哭,到兩歲多開始每次出門都會哭得撕心裂肺了。然後有一次我在東莞,她爸爸回家了,影片的時候她理都不理我,怎麼叫都不應人,但是眼裡有淚水,想哭,我想她是在埋怨媽媽沒有陪在她身邊,其實她什麼都懂,只是不會表達,只能用無聲抗議。
還有一次我回家,我在房間整理東西,她就在門口看著我,然後也不理我,叫她進來也不進,就感覺她想靠近媽媽,又怕媽媽什麼時候不見了一樣。陪她玩了兩天才熟悉過來。
所以你別看小孩子小,她其實什麼都懂,她心裡以為你們不要她了,她在生氣,她很想爸爸媽媽的陪伴。有條件還是把她帶在身邊吧。
-
3 # 陽光快樂寶媽
說明孩子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表達,只能無聲地抗議父母的這種行為!
孩子其實是最喜歡和父母在一起的,他的內心是非常在意父母的。
像我家二寶,不管我每次怎麼說他罵他,甚至打他,他反正就是要往我身上蹭,而且每次都一定要我抱抱他才算完事。
當他身體不舒服或者是有什麼事情需要分享的時候,也是第一個找到我,跟我說。
前幾天他有點調皮,不聽話,我因為答應過他以後不再打他的,沒有別的招來治他了,只好跟他說:你再不聽話我就出門去打工了,不在家裡帶你了!他一聽就急了,馬上屁巔屁巔地跑到我身邊跟我認錯,然後就是乖乖的要他做什麼就什麼。然後再可憐兮兮地跟我說:媽,你別去了,我乖!哎......
所以說,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要將孩子丟給父母以外的人帶,自己辛苦一點,換來的是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這對孩子的一輩子都有好處!
各位寶爸寶媽,你們的孩子是跟你們一起生活嗎?沒有的話請儘量創造條件和孩子一起生活,不要把他們送得遠遠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成長期轉瞬即逝,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想後悔都沒有辦法補救了!
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在父母的陪伴下平安健康地成長!!!
-
4 # 葫蘆爸爸談育兒
聽到這種情況,內心既覺得痛心(為孩子),又覺得憤怒(對孩子父母)。作為一個專業的少兒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工作者,真的不願意看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如果究其原因,是因為:
1、孩子3歲之前,正是孩子的各種敏感期(有的也叫做關鍵期)內,這個是階段正是培養孩子依戀關係的時期,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分離,就會導致孩子不能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就是感情會很淡,就會隱藏自己的感情,甚至長大後也可能和父母不親,無法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既會影響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又會影響孩子的友情、愛情和婚姻關係;
2、孩子很容易健忘,父母離開孩子一段時間,父母在孩子頭腦中的形象就會淡化,就是孩子有些忘記了父母了,或者孩子雖然也想念父母,但是在TA頭腦中和父母的形象被模糊了,記不清楚了;
3、有的孩子比較敏感,可能孩子會有一種被父母拋棄的感覺,這時候孩子會生氣、會怨恨、甚至會自責(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不要自己了),長大後就可能會形成孩子敏感、自卑、多疑的性格,甚至常常會覺得內心孤獨;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儘量不要離開孩子,可能有些父母會說要掙錢,家庭有經濟壓力,要給孩子將來的教育、買房、結婚掙錢,其實無論什麼理由都不能作為離開孩子的合理理由,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可以生活拮据,但是一定有父母的愛,才能讓孩子內心富足、有幸福感、有快樂、有安全感,否則就算我們給孩子掙了很多錢,依然無法彌補孩子內心的創傷和傷害。
心理學界有句話說:好的得童年,可以療愈一生;不好的童年,用一生去治癒。我們那幾年掙得那點錢,遠遠不能和孩子的一生的安全感、幸福感、富足感、良好習慣相比較。
退一步講,就算需要外出,為什麼不能把孩子一起帶上呢?雖然照顧孩子可能會佔一些父母的精力和時間,但是應該耽誤不了多少,我們把孩子的愛到這個世界,就要對他的童年負責,不要怕辛苦,不要怕累贅;
另外,就算需要離開孩子外出,現在通訊這麼發達,可以每天孩子影片聊天半小時吧,既沒讓孩子感覺父母拋棄了她,又會很好的和孩子建立感情連線,在孩子最需要我們的那幾年,父母決不允許缺位,否則就有可能對我們的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兩歲的女兒被媽媽帶回老家了,走的時候哭,不想回去,回去以後我開影片,她也不理我,也不叫媽媽,不高興,好幾天了都是這樣,我問她要不要玩具,她說不要,問她是不是不要媽媽了,她說:不要媽媽。但是看到我這邊影片裡出境的人都會叫,就是不叫爸爸媽媽,是不是因為把她送回家,生氣了
回覆列表
親子陪伴很重要,可能是幾天不見不熟悉了
多陪陪孩子,給孩子買些好吃的,玩具
陪孩子游戲,多抱抱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