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該領盒飯了

    ABS 就是為了急剎的時候防止輪子抱死而產生車輛側滑,讓車子不受控制產生不必要的事故的。是保護性的,不是缺點,急剎的時候車輛可以受控制

  • 2 # 天和Auto

    ABS剎車防抱死系統是否會影響制動距離?

    這一問題的標註答案為:理論上不會縮短,至少不會延長,同時可以保證駕駛安全!

    ABS-anti lock brake system,其釋義為剎車系統防止鎖止,白話一些的解釋是不讓剎車片抱死剎車盤。汽車的剎車系統結構包括剎車盤、剎車片、剎車分泵、剎車總泵、剎車踏板等,制動力的傳遞過程是透過踩下剎車踏板壓縮總泵的剎車油,壓迫其透過油管輸送到各個分泵產生壓力;液壓力為活塞施加壓力頂住剎車片使其與剎車盤接觸摩擦,剎車盤與車輪同速轉動,剎車盤在摩擦中降低轉速(車速)則車輪轉速同步降低,這是剎車系統的執行原理,參考下圖。

    在剎車過程中難免出現一種特殊情況:急剎車時透過剎車踏板輸出的力量過大,導致最終活塞推動剎車片與剎車盤產生的摩擦力非常之大,大到超過了車輛滑行時慣性力透過剎車盤輸出的轉矩。制動力大於滑動力則剎車盤會被迫停轉,這種狀態就叫做“抱死”。而在抱死後會出現轉向失去使用,因為即使把方向盤轉到極限,車身的慣性作用力仍大於前輪與地面各個角度產生的摩擦力,車身會被慣性力推著走直線,狀態如下圖所示。

    在方向失控的狀態下,制動距離的長短對安全的影響並不是這麼重要了,因為結果總會是碰撞。但如果車輪還能夠輸出動力而不是鎖止抱死狀態,那麼打方向後前輪轉動產生的拉力則能夠修正車身的姿態,拉動車身往轉型的意向軌跡行駛。想要實現這種狀態則需要ABS剎車防抱死系統,其實現的原理可以說非常的簡單,簡而言之是透過輪速感測器配合制動力調節泵,在偵測到車輪即將抱死之前釋放制動力使車輪持續正常轉動;之後在進行最強力的制動,並且在達到即將抱死狀態時再次釋放,迴圈往復。

    上圖為ABS系統發揮作用時車輛能夠以正常的車速躲避障礙物的狀態,這是ABS的核心作用。從ABS執行的流程分析,快速高頻釋放最強制動力再進行提升,這種能保證車輪抱死的執行方式會造成制動距離的延長,畢竟制動力是從極限最大化到間斷實現最高水平。

    不過想一想如果車輪抱死與地面滑動摩擦,輪胎在摩擦過程中產生的溫度過則會影響摩擦力,而車輪在保證轉動的狀態下利用胎冠花紋層與地面產生更強的摩擦力,即使間斷的出現最強制動力反而能夠縮短制動力距離。

    其次急剎車時車輪抱死且車身重心前移,制動力主要依靠的是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而ABS間斷的釋放與提升制動力可控制車身姿態,前後輪在這種狀態下都能實現有效的制動效果,所以ABS系統實際對制動距離是有縮短作用的。

  • 3 # 拓跋凱恩

    首先,還是要強調一下ABS的作用。ABS的核心作用是防止車輪在制動時抱死,從而導致喪失轉向能力或者甩尾。

    那麼ABS的介入跟剎車效能的關係是什麼呢?

    這裡就要簡單說一下ABS原理:從踏板經過助力系統向制動盤施加了足夠大的制動力,導致輪胎不能轉動,抱死。ABS只要檢測到抱死後就會透過電動機,減小一部分制動力讓輪胎恢復轉動,再重新增大制動力讓輪胎接近抱死狀態。然後不斷迴圈這個過程,直到車停下來,或者鬆開剎車踏板。

    好了!現在你的車ABS介入工作了,說明從踏板到制動盤可以施加了足夠的制動力,足夠讓車輪抱死。也就是說你的制動系統施加制動力這部分的零件效能是足夠的。那麼是不是說你的車剎車就好呢?當然不是!

    既然輪胎出現了抱死,輪胎在和地面滑著走,那就是輪胎抓不住地面了,也就是輪胎抓地力不充足了!只有制動力夠大,輪胎抓地力也夠大,才能提供足夠大的減速度。減速度越大,剎車才越好!

    所以,如果ABS功能正常,在緊急制動時,ABS不介入,剎車肯定不好!ABS過早介入了,說明輪胎抓地力不夠,剎車也不好!ABS適時介入,提供足夠大的減速,和足夠短的制動距離,剎車才好!

    這裡順便拓展一下,ABS能不能縮短制動距離?

    答案是:1.對於新手或者駕駛技能不精熟的人來說,ABS能縮短距離!因為這部分人不會點剎,精準找到最大制動力的點。輪胎抱死後摩擦係數會大幅下降。

    2.對於真正的老司機,ABS不能縮短制動距離,他們能精準控制制動系統發揮最大的制動能力!這就是為什麼F1,WRC這些賽車都沒有ABS的原因之一。

    另外,如果ABS的開發能力不足,也會導致緊急制動過程減速度保持不穩定,工作過程粗暴,彈腳!甚至會增長制動距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邦尼兔的奇幻星球》一個充滿兔子的星球,好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