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創社
-
2 # 工具社群
這個問題很燒腦!從三個地方回覆你!
第一:品牌是個系統工程,不是簡單一個人格化就可以完成!
第二:再造一個三隻松鼠,不是不可能,可能的是你的魄力和智慧!
第三:品牌的一個企業的靈魂,也是一個企業的血脈,你要了解和研究品牌才行!
-
3 # 善之農
品牌人格化營銷
不說人話的品牌是沒有未來的,不談感情的品牌就是耍流氓,沒有溫度的品牌就是性冷淡。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說,“網際網路時代,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品牌是基於人格魅力帶來的信任與愛,是品牌的去組織化和人格化。”這就是品牌人格化。
說得明白點,就是要把品牌當人看,有態度、有溫情、有個性、有喜好,大家都願意跟你交朋友。
●為什麼要品牌人格化
娛樂至死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逗逼為王、意義消解,當一切消費娛樂化,品牌求生的唯一出路必將是走人格化路線。
網易雲音樂借用使用者樂評,集中刷屏杭州地鐵,將“有情懷、有溫度”的品牌力量傳達給更多使用者。還有自帶“汙”話風、一言不合就浪到飛的杜蕾斯,也俘獲了不少使用者的心。
可以這麼說,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消費過程中的參與感、體驗感和存在感。他們對冷冰冰的品牌不感冒,他們只會愛上跟自己性格標籤一致、並且具有高度辨識度的“人”。所以品牌人格化是讓消費者愛上你的前提。
●品牌人格化,應該怎麼做
品牌人格化的初級形式,只是將品牌賦予一定的形象,比如早期的海爾兄弟形象、小天鵝形象。
但是,這些形象符號的功能,主要是增強品牌的辨識度,並不過多承載品牌精神和企業理念。
近年來,品牌人格化的一個趨勢,是用創始人的形象來做品牌的背書。
簡單來說,公司和品牌本身就是創始人意志的延伸,創始人擔任品牌代言人,可以把抽象的品牌轉化為具象、可感的“人”的形象,可以拉近使用者與品牌的距離。
美國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說:一個成功的人格形象已經是最好的公關。總而言之,品牌人格化,看重的是人,產品即人品。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創始人可以成為品牌白球,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打通資源臺上的綵球。
●定位品牌角色
品牌人格化,一定要搞清楚:在與目標群體的對話中,品牌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要與目標群體建立何種關係。
一般來說,我們把品牌角色分為朋友、老師、長者、達人、專家、管家等。
比如小罐茶,用8位製茶大師作為品牌人格和形象,突出表現採茶、製茶過程中的專業性,專家的身份讓這個品牌在行業內具有了話語權,同時也能增加使用者的信任度,所以贏得了巨大的銷量。
還有羅輯思維,它的角色定位就是老師,每天播送早上60秒語音,為使用者重組知識、更新思維方式。透過類似“傳道授業解惑”的方式,羅輯思維的追隨者和粉絲量迅速擴大。
再看看杜蕾斯,雖然它一向以“創意”“幽默”等特徵與使用者打得火熱,但杜蕾斯本質上走的是達人路線,致力於向用戶傳遞科學、有趣的兩性知識。
因此,在品牌人格化的過程中,要時刻思考:我們的品牌處於怎樣的角色?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怎樣的價值?
結合產品屬性和自身優勢,定位好品牌角色,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與使用者平等溝通
品牌人格化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品牌與使用者的有效溝通。“有效”的訣竅,在於“平等”。
你的品牌,應該俯下身來,站在使用者的位置和高度,用與他們相同的性格、語氣、情感、態度來說話,從而讓使用者產生共鳴。
總而言之,品牌IP化的最高境界是品牌人格化。新一代的品牌策略,即賦能品牌以人格,讓你的品牌會說話,說好話,才能通往商場致勝的羅馬大道。
回覆列表
任何一個爆品的形成,離不開這幾個要素。一是產品推出的時間時機。
二是品牌人格化的植入方式或邏輯。
三是品牌人格化的適配度,品牌的定位,特別是人格化的定位。
四是傳播的路徑設計。
每一個品牌在做頂層設計的時候,都賦予了一定的文化價值,是在原有品牌價值上賦能,還是顛覆原有價值重新塑造IP,這些都決定了能否成為爆品的重要元素。
三隻松鼠,江小白的模式很多在研究,在借鑑,甚至是照搬照抄,但都沒有超越,結果如何,市場自有定論。
如何超越,如何透過品牌人格化再造爆品,需要根據不同品牌去思考,有興趣可以深度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