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156~236),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年少時好學,善於寫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眾書,與琅邪趙昱、東海王朗一起出名,關係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去擔任。刺史陶謙舉茂才,不答應,陶謙認為張昭輕視自己,將他拘留關押。昱盡全力營救使張昭免於難。漢朝末年,天下大亂,孫策創業,任命張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象昔日的好友一樣對待張昭,朝內朝外的大小事務,一一委託給張昭。張昭每次收到北方士大夫書疏,書中把功勞都歸於張昭,張昭想把功勞推脫而不宣傳出去,宣傳出去也恐怕不適宜,進退不安。孫策聽到這件事歡笑道:“昔日管仲輔佐齊國,大家都稱管仲為仲父,而稱齊桓公為霸者宗。現在子布有賢能,我能用他,這個功名我不能獨自享有!” 孫策臨死前,將自己的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率領群僚立孫權為王。孫權因為悲傷不能正確看待當今局勢,張昭告戒權說:“你作為孫策的弟弟,應當能夠擔負起兄長未完成的大業,克昌堂構,從而成就勳業啊。當今天下鼎沸不安,到處都是土匪山賊,孝廉怎麼能夠寢伏哀慼,發洩匹夫的感情啊?”張昭於是親自扶孫權上馬,陳兵而出,這以後眾心知有所歸依。張昭又被命為孫權的長史,權每出征,留昭鎮守,領幕府事。因系舊臣,待遇尤重。 赤壁戰前,張昭畏懼曹操力量,主張迎降,遭魯肅、周瑜反對。孫權從此開始對昭不滿,稱帝后,僅拜為輔吳將軍。孫權稱帝后大宴群臣,盛讚周瑜、魯肅力主抗曹之功,張昭也上前祝賀,還沒來得及說話,孫權就說:“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由此可見孫權對張昭的不滿已到何等程度。但張昭性情直爽,敢於直言諫諍,所以君臣二人屢有衝突。最嚴重的一次是公元232年10月,遼東太守公孫淵叛魏降吳,孫權派使臣去遼東拜公孫淵為燕王 ,張昭疑淵無誠意,力諫,孫權大怒,按刀斥昭。張昭遂辭朝歸家稱病不出。不久,公孫淵果殺孫吳使臣,孫權悔之無及,親至張昭家門外久候。張昭終被兒子扶出,“權載以還宮,深刻自責”。 公元236年,張昭以輔吳將軍、婁侯終
張昭(156~236),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年少時好學,善於寫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眾書,與琅邪趙昱、東海王朗一起出名,關係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去擔任。刺史陶謙舉茂才,不答應,陶謙認為張昭輕視自己,將他拘留關押。昱盡全力營救使張昭免於難。漢朝末年,天下大亂,孫策創業,任命張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象昔日的好友一樣對待張昭,朝內朝外的大小事務,一一委託給張昭。張昭每次收到北方士大夫書疏,書中把功勞都歸於張昭,張昭想把功勞推脫而不宣傳出去,宣傳出去也恐怕不適宜,進退不安。孫策聽到這件事歡笑道:“昔日管仲輔佐齊國,大家都稱管仲為仲父,而稱齊桓公為霸者宗。現在子布有賢能,我能用他,這個功名我不能獨自享有!” 孫策臨死前,將自己的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率領群僚立孫權為王。孫權因為悲傷不能正確看待當今局勢,張昭告戒權說:“你作為孫策的弟弟,應當能夠擔負起兄長未完成的大業,克昌堂構,從而成就勳業啊。當今天下鼎沸不安,到處都是土匪山賊,孝廉怎麼能夠寢伏哀慼,發洩匹夫的感情啊?”張昭於是親自扶孫權上馬,陳兵而出,這以後眾心知有所歸依。張昭又被命為孫權的長史,權每出征,留昭鎮守,領幕府事。因系舊臣,待遇尤重。 赤壁戰前,張昭畏懼曹操力量,主張迎降,遭魯肅、周瑜反對。孫權從此開始對昭不滿,稱帝后,僅拜為輔吳將軍。孫權稱帝后大宴群臣,盛讚周瑜、魯肅力主抗曹之功,張昭也上前祝賀,還沒來得及說話,孫權就說:“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由此可見孫權對張昭的不滿已到何等程度。但張昭性情直爽,敢於直言諫諍,所以君臣二人屢有衝突。最嚴重的一次是公元232年10月,遼東太守公孫淵叛魏降吳,孫權派使臣去遼東拜公孫淵為燕王 ,張昭疑淵無誠意,力諫,孫權大怒,按刀斥昭。張昭遂辭朝歸家稱病不出。不久,公孫淵果殺孫吳使臣,孫權悔之無及,親至張昭家門外久候。張昭終被兒子扶出,“權載以還宮,深刻自責”。 公元236年,張昭以輔吳將軍、婁侯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