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u青青子衿

    面對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是非常關注,事無鉅細都很關心孩子,而有的父母則是對孩子不管不問,態度非常冷漠,這讓孩子的心理很難承受。長期缺乏父母關懷和愛護的孩子心理上必定會產生壓抑不快的情緒,時間久了還會造成孩子沒有自信心。

    沒有父母的關愛孩子易缺乏自信

      “不管是哪種家庭冷暴力,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性格、心理和人格發展。”對孩子態度親近、溫暖,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給他充分自由,這種交往方式,親子關係最好,對孩子成長也最有利;反之,對孩子態度冷漠,又控制嚴厲,就最糟糕不過了。 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就能讓孩子充滿自信

     如果青少年不能從父母那裡得到關愛,甚至得到的是冷嘲熱諷,很容易產生‘同一性危機’,會缺乏自信、情緒抑鬱、控制力差。個人對自己的判斷與他所認為的別人對他的判斷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從小和他密切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從他們那兒得到的反饋資訊,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這些孩子會把父母對自己的期望與自己的要求加以對比,形成內部的同一感,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作為權威,總是在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旦父母對自己態度漠視、沒有反饋,或期望過高、評價太低(比如說自己這不行那也不是),或冷嘲熱諷、大批特批等,就會導致同一性危機和混亂,有的人就會自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導致退縮性人格,而有的卻膽大妄為,甚至無法無天、觸犯法律。

     合理期望、積極溝通在允許的範圍內給他充分自由

      顯然,杜絕家庭冷暴力,關鍵是看父母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怎麼把握好控制和放任、溫暖和冷漠這兩種“度”。

      “華人比較含蓄,很少開口說愛,多是以‘期望’式的方式傳達愛意、影響孩子。”耿耀國說,這種方式不是不好,如果期望合理,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獲得必要的自由,但前提要看,這是什麼樣的期望。首先,家長的期望要適合孩子的發展水平,不能不切實際;其次,期望要全面一點,不能只關注孩子的智力,要多一些社會性目標,比如期望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或善於和人相處的人等。

      此外,家長要了解孩子,用平等的溝通代替冷嘲熱諷、批評甚至威脅;多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他的個人選擇;注意觀察孩子的特長,及時鼓勵孩子好的改變;對孩子的缺點、弱點,不能拿人格說事,要就事論事,多引導,多幫助。

      “家長還要給孩子留有充分的成長空間。”最後,耿耀國提醒,一些家長控制孩子自由成長、急功近利的強制做法,很容易打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甚至加重孩子的逆反情緒,結果適得其反。

      孩子做錯事,逮著就是一通猛打,家長都知道這麼做,可能讓孩子更叛逆、更自卑,甚至心靈扭曲。但是,如果孩子不管做什麼,家長都冷漠對待,或者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其內心世界不管不問,其實是一種“冷暴力”。它對孩子的傷害,成年後很難消除——

  • 2 # 假面美猴王

    著名的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和他的弟子魯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的研究指出來“孩子做事的首要目的是獲取歸宿感和價值感”。如果孩子有不當的行為,那是Ta對怎麼樣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有錯誤的認識,這實際上向大人傳達了一個訊號,就是孩子需要歸屬感和價值感卻不知道如何得到,甚至對此失去了信心。

    有了心理學上的理論指導,我們回到本提問來。提問中傳達了兩個資訊,一是孩子得不到關心,二孩子是個問題孩子。我不知道“問題孩子”具體是有什麼問題,有多嚴重。我暫且是認為孩子有一系列的不當行為,比如逃學、打架之類的。由於孩子平時得不到關心,Ta肯定是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的,無法得到所謂的歸屬感。Ta的一系列不當行為,至少在當初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比如在學校惹了什麼事,老師會叫家長,那孩子就會認為你家長要關注我了,這就是尋找歸屬感走了岔路。因此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幫助孩子找回歸屬感,要給孩子愛。愛不光是給孩子買禮物、玩具、好吃的食物,更重要是陪伴、關心和友好的溝通,讓Ta切切實實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其次幫助孩子找到價值感,要多找孩子的優點,多誇獎Ta的優點,不能一味的指責孩子身上問題,讓Ta感覺到在家庭中是有價值的;最後在前面兩條的基礎上,心平氣和的與孩子交流,用平等的語氣給Ta講這些行為可能會造成什麼的後果,而不是用家長的口吻說你不應該這樣,應該怎麼樣,要讓孩子明白不當行為的自然後果,這樣孩子會自己改正。

    總之,一切行動要圍繞讓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進行,用愛感化。

    有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相信看了會有所感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期和哺乳期需不需要額外補鈣呢?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