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萬經紀人養成記
-
2 # 流liu西瓜
偽君孑,真小人也!實質是兩面派,言行不一。
嚴以律人,寬以待己,正是此類人的寫照。
他們喜歡不僅財物,還有好名聲。還一方面,感嘆:好人難做。這類人已將無恥修煉至高深莫測境界。
然而卻能矇蔽許多人。
人們真是被假象迷感?還是不想捅穿那遮羞布?生活終究會給答案。
-
3 # 看透古今
原本,君子是指官紳階層。小人指普通百姓。後來的腐儒把君子神聖化,把小人汙名化。這是對人民群眾極大的侮辱。也是對腐儒祖師爺的曲解。這句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話。它的原意是,別人羨慕你是個君子,可你實際上行的是小人之道。看來,做君子不是那麼容易啊。斯語除卻對小人百姓的輕慢之意不說,所言明的,為人行事之艱難。還是有借鑑意義的。
-
4 # 驛城異客憶鄉人
“人慕君子,行則小人,君子難為也”這句話出自馮道的《榮枯鑑》,後人譯文名叫《小人經》。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多數人都說自己仰慕君子,並以君子來標榜自己,而做的事卻是小人事,行為都是小人行為,如果要做真君子,那是很難的。
馮道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少年時喜愛讀書,善寫文章,也能安於清貧。後來進入官場,幾經顛簸,仍能屹立不倒,歷經數個朝代位居高官,被稱為“官場不倒翁”。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五代宰相。馮道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追封瀛王,諡號文懿。後世史學家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親濟民、提攜賢良,在五代時期卻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這段話來源於百度百科。
題目中這句話在《榮枯鑑》中“節儀卷五”。下面是卷五全文:
外君子而內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內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義重者輕害。人慕君子,行則小人,君子難為也。人怨小人,實則忘義,小人無羈也。難為獲寡,無羈利豐,是以人皆小人也。位高節低,人賤義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壞其身。君子避於亂也,小人達於朝堂。節不抵金,人困難為君子。義不抵命,勢危難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計厲害,此非節義之道,然生之道焉。卷五中講明瞭一個道理,君子難做小人易為,想要安身立命,就要學習小人行為,但內心要做君子,做人應該外小人而內君子。
我覺得馮道對於小人和君子的見解,和厚黑學鼻祖李宗吾相似。都是注重儲存自身,安身立命,做行為上的小人,精神上的君子。
這些話,經歷了千年,到了現代仍然適用。
做君子,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但要是行為上處處要求自己以君子的標準行事,那就很難了,完全不如小人行為,易變通,最容易達到自己的利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獲得了權利和地位,做小人和君子,就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
馮道號“長樂老”,我想也正是他外小人內君子的處事方式,讓他歷經數個朝代仍能存活下來,如果他堅持君子的節操,恐怕早就在朝代更迭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還怎麼長樂,自然也不會再有《榮枯鑑》這樣的奇文流傳於世。
這對於我們後世人也是一種很好的警示,不要拘泥於君子與小人,只要保持內心的正氣,小人行為也好,君子行為也好,能活下來並活的好,才是最重要的。
-
5 # Lauzi
此話說明了儒家文化的實在本性和實話實說的本然,還有類似的一句實在得有點過分: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學習和理解文化的一個好方法是文化對比,不妨對比下基督教文化的說法:做好人太容易了,只要相信耶穌是你的救世主你就可以上天堂享福,之前你做什麼都無所謂!
回覆列表
大家都希望別人像君子一樣對待自己,但是大家卻沒有用君子的行為準則要求自己,因為君子難做,好人難做。
以上是我對這句話的字面理解
古人云,狗咬呂洞是不是好人心。如果我們對別人好,別人不領情,還恩將仇報,我們就會很難過。這樣的事情經歷多了,好人寒心,下次再碰到有人需要幫助,我們就會有顧慮,因此前幾年老人不敢扶成了一個比較嚴峻的社會問題。
但是,近日一則大學生跪地救老人的新聞讓大家又感受到了溫暖。
假如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讓我們重拾淳樸民風,助人為樂。請相信贈人玫瑰手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