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吐槽不土

    另外,請看到本問題的所有糖尿病患者也請放心,臨床上並沒有詳細的資料可以證明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的可能性就高,也就是說,胰腺癌患者並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患者也並不一定就會衍變成胰腺癌。

    但是,無論糖尿病患者會不會衍變成胰腺癌,平時我們把血糖控制平穩還是極其重要的,因為血糖的不平穩不僅會誘發眾多的併發症(如:手腳麻木、面板瘙癢、視力模糊,甚至糖尿病腎病等),還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壽命,而如果血糖控制平穩很多問題我們都可以避免。

  • 2 # 奔跑的DNA

    事實上胰腺癌並不是由於糖尿病誘發的。臨床上更多的是早期胰腺癌被誤診為糖尿病,而耽誤了早期發現,治療胰腺癌的時期。胰腺癌伴隨著胰島細胞功能的損害。

  • 3 # 生命召集令

    胰腺癌由於其高病死率一直被人們稱為“癌中之王”,胰腺癌經常起病隱匿,等到明顯的腹痛、黃疸等症狀出現時,疾病大多數已經步入晚期,難以挽回,並且,胰腺癌患者的明確病因及發病機制至今尚不能完全的確定,但是糖尿病確實是導致胰腺癌發生的一項高危因素,此外,長期吸菸、飲酒、飲食不節的人以及長期接觸物理射線或者化學品的人也比正常人更容易罹患胰腺癌。

    糖尿病是現在最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並且隨著發病率的逐年提高,對於糖尿病的研究也越發的深入,目前,已有資料表明,糖尿病除了引起微血管、大血管病變、糖尿病足等常見併發症之外,還是導致很多癌症發生的危險因素,比如胰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要想避免這些併發症的發生,控制血糖是其中的關鍵,並且要定期檢測,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胰腺癌,光靠彩超是不夠的,彩超對於晚期胰腺癌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但對於早期的胰腺癌缺乏敏感性,CT和選擇性動脈造影比較可靠,體檢時,可以選擇CT進行胰腺癌的篩查。

    對於胰腺癌的治療爭取以手術切除作為首選,但由於很多患者不能早期診斷,所以手術成功率不高,內科治療以放化療以及姑息治療為主,但與後比較差,一般在症狀出現後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患者就會死亡,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可能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存率。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 4 # 子樂健康科普

    糖尿病與胰腺癌關係確實比較密切,一旦患有糖尿病就要格外警惕,因為研究發現,糖尿病病程超過五年的患者中胰腺癌的發病風險高於正常人群。

    隨著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人們對出現多食、多飲、多尿及消瘦、乏力等症狀的中老年人,往往只想到2型糖尿病,而忽略了胰腺癌的可能性,以致按糖尿病治療無效,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時機。

    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進行定期的身體檢查,警惕癌症發病的各種症狀。

    糖尿病患者定期複查彩超是一種比較積極的方式,但是隻能說是早期診斷、及時發現胰腺癌病變,但是不能避免胰腺癌的發生。事實上,對於胰腺癌的早期診斷,臨床上更加推薦超聲內鏡結合血清腫瘤標誌物的診斷方法

    胰腺癌早期診斷困難, 普查無症狀人群無實用價值, 但是對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早期篩查尤為重要。NCCN指南推薦應用超聲內鏡 (endoscopic uitrasonography, EUS) 對胰腺癌高危人群行早期篩查。

    EUS檢查的應用顯著提高了胰腺癌的診斷率, 而EUS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術 (endoscopic ui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 由於能直接、準確地獲取胰腺組織細胞和組織間液標本, 可以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血清標誌物:選擇血清CAl99、CA242、CEA進行化驗。

    胰腺癌高危人群標準:

    ①年齡≥40歲, 有較長吸菸史、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習慣者;

    ②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④難以解釋的胰腺炎反覆發作;

    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⑥良性病變行胃大部分切除術後, 特別是術後20年以上的人群;

    ⑦有高危症狀如反覆上腹痛或腰背部不適, 乏力、納差、厭油, 以及不明原因的體質量減輕>10%或阻塞性黃疸等可疑表現者。

    參考文獻

    [1]高山,丁祥武,王瑋,田愛霞,王道蓉,童旭東,李崢,王曉凡.超聲內鏡聯合腫瘤標記物及影像學檢查對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診斷率的研究[J].臨床消化病雜誌,2019,31(02):108-112.

    [2]郝純毅.患糖尿病要警惕胰腺癌.老年健康,2010(8):15-15.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迪拜買房的陷阱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