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張遼、張郃、于禁、徐晃、樂進誰最厲害,誰最慫?
6
回覆列表
  • 1 # 風蕭35

    其實魏華人才濟濟,不乏良將。五子良將能在魏國陣營中脫穎而出,足見五個人都是魏軍將領中的頂尖人物。所以五個人都不是泛泛之輩。

    我認為排名應該按照以下幾點排列:

    第一,能力。這個範圍太大了,又包括了好幾個小的方面。其中包括處變能力,處理人際的關係以及各種其他能力。我一個一個分析一下:

    第一個我分析的是張遼。廢話我不多說。張遼第一個是善於觀察,做出分析,制定解決方案。這一點其他四個人都要遜色於他。張遼平定東海昌豨之亂時先是觀察到昌豨叛軍只是堅守城池,並不出戰,也不放箭,而且每次張遼巡視城池昌豨都會盯著張遼,似乎有話說。我們知道,張遼曾經是呂布的部將,這個昌豨其實也是呂布的手下。張遼分析認為昌豨可能想投降,但是又怕曹操落井下石殺了他。所以猶豫不決。這種情況昌豨猶豫不決就需要一個人給他講明情況,讓他安心投降。張遼恰恰就是這個合適的人選,於是他匹馬入城,向昌豨講明情況,昌豨豁然開朗,果斷投降了。事後曹操批評張遼身為大將不應該孤身犯險。我卻不這麼認為。張遼事先已經觀察了很長時間,並且做出了正確的分析和行動。想想看,如果張遼沒有仔細觀察,並且分析,能會貿然去勸降昌豨嗎?所以這點難能可貴!

    第二個是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張遼作為一名降將,居然被曹操火箭式的提拔,還壓過了于禁李典樂進這些最早跟隨曹操的將領。我覺得是個人都會嫉妒的,于禁李典樂進跟張遼不和有很大因素基於此。但是不管張遼跟這些曹操“老人”關係不好,也從來沒有鬧出過什麼不和的事情出來,這一點對比關羽,兩個人簡直是鮮明對比。合肥之戰前本來張遼李典樂進三個人互不和睦,可是張遼居然能放下私人恩怨,用他寬廣的胸懷讓李典樂進自慚形穢,一盤散沙的魏軍被張遼擰成了一股繩,就是這股繩把曹操都感嘆的“生子當如孫仲謀”打的落花流水。合肥之戰魏軍的勝利不是僥倖,而是張遼各種努力換來的。所以合肥之戰最大的功臣當之無愧的授予張遼。

    第三點是勇氣。作為一名將領,勇氣是必須具備的。五子良將裡張遼和樂進首屈一指。徐晃畏戰趙雲和關羽,張合畏戰趙雲和馬超,于禁畏戰關羽。只有張遼和樂進,從來沒有畏懼過敵人。曹操北征烏桓,由於環境艱苦,敵軍人多勢眾,曹操眾將都有畏懼之色,只有張遼,豪氣沖天,蔑視烏桓,曹操也被感染,親自將指揮權交給張遼,讓張遼統領大軍攻擊烏桓,結果一戰就擊潰了烏桓大軍,斬殺首領塌頓。

    第四點是武力。張遼的武力在《三國演義》中表現平平,但是《三國志》中張遼武藝非常高,率領八百步卒殺入十萬吳軍大軍中,不但斬殺了東吳十二虎臣之一的陳武,徐盛被打的武器都掉到河裡了,也沒顧得撈就逃走了。張遼還打呼自己的名字吸引火力,這就牛逼了,後來見有幾個人陷入吳軍重圍,居然反身殺入救出幾個人然後安然退去。張遼的武力可見一斑!

    第二個分析的人物是張郃。張郃投靠曹操後主要是在西線戰場作戰,對付的是馬超,劉備這些人。張郃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屢敗屢戰。就算被打敗了也能迅速整頓軍隊,繼續跟敵人死磕。劉備最怕的曹軍將領就是張郃,黃忠斬了夏侯淵,劉備惋惜的感嘆“殺了夏侯淵有什麼用,要殺就殺張郃!”雖然這話多少有些激將的意思,但是足見張郃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夏侯淵被殺後張郃臨危受命,擔任漢中方面軍臨時總司令抗拒劉備。說明張郃有將帥之才。

    第二點張郃智勇雙全,常常設計擊潰敵軍,巔峰之作就是街亭打敗馬謖。可惜《三國演義》裡被司馬懿竊取了。

    第三個人物是徐晃。徐晃平時並沒有什麼耀眼的地方,屬於中堅類的將領。巔峰就是樊城之戰打敗關羽。

    第四個是樂進,樂進在史料裡記載的太少,基本都是隨軍打仗衝鋒之類的,唯一的成就就是赤壁之戰後在荊州擊退關羽和東吳蘇飛的入侵。合肥之戰他負責守城,遺憾的與名將之名擦肩而過。

    最後一個是于禁。于禁是跟隨曹操最久的將領之一,也是地位最高的將領,曾經有假節鉞的權利,這在五子良將裡是獨有的一個。于禁唯一的戰績就是宛城之戰擊敗張繡,幫助曹操穩定了局勢。

    第二大點事官職,張遼前將軍,于禁左將軍,徐晃右將軍,樂進後將軍,張郃徵西車騎將軍。所以官職上差距不大,都差不多,于禁有假節鉞,所以地位要高一些。

    第三大點是戰績。不用說,張遼>徐晃>張郃>樂進>于禁

    第四大點是是否善終。這方面,張遼,樂進,徐晃都得到了善終,于禁卻晚年因投降關羽身敗名裂。張郃被諸葛亮射殺在木門道。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我認為五子良將的順序應該是張遼,張郃,徐晃,樂進,于禁。其實從我敘述的篇幅也能看出來是這個排名。畢竟史料有限,那個時代的事情我們只能從《三國志》中看到一些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昌吉市私立幼兒園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