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彩生物界

    下山樁,因為材質的不同或者樹種的不同,採用的封口膠是不一樣的。

    一、繁殖能力比較強

    繁殖能力比較強,一般不要封口,或者簡單的用老孃土的溼泥,塗抹即可,之後上盆前注意消毒,例如:山榆樹、黃荊、枸杞等等吧。

    二、成活率比較低的下山樁

    成活率比較低的下山樁一般都要處理,封口的材料可以說五花八門,例如:紅黴素軟膏、凡士林、石蠟、接蠟、玻璃膠等等這些都是不錯的。例如:赤楠、映山紅、側柏、崖柏、黑松等等,例如:崖柏下山樁封口也很難成活。

    三、為什麼要封口

    1、避免細菌滋生,引起傷口組織處,腐爛。

    2、防止植物的體液流出,保持水分,增加成活率。

  • 2 # 林中斧亂侃

    不僅是新採挖的下山樁樹,養樁修剪時的樁樹不少也需要封口。只是下山的樁樹修剪的程度最狠、修剪的傷口最多、傷口的面積也可能最大。傷痕累累的樁樹體無完膚,“療傷”最直接、最簡單的手段就是封口。

    封口的主要功能是“鎖住水分”。下山樁樹失水相當於傷員的失血,失血過度要人命,失水過度讓樹掛。具體用什麼封口?傳統材料多了去:蠟、漆、膏、膠、灰或者塑膠食品袋,甚至就地隨便抓取的溼泥與乾土。

    封口之後下山樁樹不退枝、不失水,能安全成活的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具體自己用什麼?應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靈活掌握。

    我玩盆景十多年,封口用最多的是白乳膠。關鍵這貨不僅便宜,五塊錢一大瓶,能用好幾年;而且效果也挺好。白乳膠在封口後的截面形成一層薄的保護膜,能保護樁樹內水分的揮發。如果嫌塗一遍白乳膠形成的鎖水膜太薄,可以在第一遍稍幹後塗兩遍。也可以塗一遍之後,在膠面上另敷一層薄的黑色食品袋鞏固加強。

    白乳膠以外我用的最多的是草木灰。如果封口的截面是“幹”的,就用白乳膠;一旦截面汁液湧流顯“溼”,就適合草木灰。乾燥的草木灰在中和了樹液之後成痂,自然形成厚的鎖水層。

    下山樁樹封口究竟用什麼?應本著簡單方便、經濟實用的原則,自己有什麼樣的條件,就用什麼樣的材料。例如我剛採的下山樁,有時就用稀泥封口、食品袋包裹,儘管簡單粗暴,基本百無一失。

    傳統的封口方式有時是習慣、有時是不得已。癒合劑相比傳統有點高大上。例如在下山樁樹根部的封口,栽培時用癒合劑加生根粉,我認為就很“高階”!

    想當初我對封口就不夠重視,理由是樁樹有“自愈”功能。看自然界不少遭重創的樹木,沒人照顧一樣活的滋潤燦爛。後來才覺得認識有誤區,因為看到的僅是“倖存者”,“罹難者”也許早被當柴燒了!

    與時俱進、科技創新,繼承傳統、勿忘科學。關於下山樁用什麼封口的問題,你有什麼高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做好後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