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殊途161353003
-
2 # 小鎮月明
二郎腿:坐時將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的姿勢。
翹二郎腿,是一種坐姿,現代人坐時,總是喜歡有意無意的翹著二郎腿,有節奏的抖動著,看起來很瀟灑的樣子。
根據詩人流沙河撰寫的《二郎腿的解釋》一文中解釋到:二郎腿,是二郎神的坐姿。
二郎神我們都很熟悉,《西遊記》和《封神榜》中都出現過的人物,居住在灌江口。這二郎神的原型,大概就是戰國時期李冰的次子;灌江口的原型,大概就是都江堰吧!
李冰,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主持修築都江堰,讓四川成為天府之國,可謂是恩澤後世!李冰的次子,協助父親修築都江堰,亦是勞苦功高,死後被封為二郎神。
後人為紀念李冰父子功勞,遂為父子二人建立二王廟以示緬懷之情,在二郎雕像的塑造上,也是非常的考究:雕像為坐姿,盤著二郎腿!
相傳大禹治水十年,常年泡在水裡,導致一條腿完全僵死,走路的時候有點跛,叫做禹步。因此,將李冰次子的雕像塑造成二郎腿,其實是在模仿禹步,是非常有深意的,意為李二郎協助父親治水,勞苦功高。二郎腿的稱呼也由此而來。可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李二郎的雕像被重鑄,坐姿被改成了站姿,二郎腿也不復存在,實在是可惜!
-
3 # 貓眼觀史
第一次聽說“翹二郎腿”還有典故,這不都是人們習慣性的動作嗎?於是我就去查了下,沒想到還真有,我又可以講故事了,喜歡看的就看看吧!
一腿擱在另一條腿上為什麼叫“翹二郎腿?”傳說是二郎神的坐姿 架腿而坐,蹺一腳,謂之二郎腿。這是二郎神的坐姿。鄙人故鄉川王廟正殿上所塑二朗神像,以及吾蜀都江堰二王廟舊時二郎神像,皆如此狀。典故一:二郎神坐像說二郎神是興建都江堰李冰的次子,李冰命令二郎神在灌口斬殺蛟龍,為民除害,後來民間為了祭祀二郎神,為他建立了廟宇,裡面的二郎神像就是坐著的,因為二郎神經常學大禹的坐姿,所以這個二郎神像是坐著的,腿也是抬著的。(並不是像現在的二郎腿,一隻腳擱在另一隻腿上),不過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人把二郎神的坐姿像改成了站姿,所以就導致了翹二郎腿這個由來也得不到驗證了。
典故二:大禹的禹步因為很多人說二郎神的坐姿不符合儒家規矩,所以這個二郎腿很有可能就是從大禹那裡演變過來的,相傳大禹治水十年都不進一次家門,因為常年積累,患上了偏癱,小時候看見一個巫師作法,一腳跳起,一腳翹起,大禹就經常模仿,所以也稱禹步,這也就是二郎腿的雛形。
典故三:鴆鳥走路大禹治水時,在南海之濱見到一種大鳥(即鴆鳥)會禁咒術,走著一種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動,於是大禹模擬其步伐,使成為法術,十分靈驗,因為是禹製作的,故稱為禹步。
說句實話這三種沒有一種能說服我的,按照我的想法就是人類有了坐姿之後,就會有這種動作,這種動作是不需要向別人學的,但是為什麼叫二郎腿這個很可能就是和二郎神坐像有關了,但是實際上二郎神坐像並不是像現在我們這樣翹二郎腿的,見下圖
無論是那種典故,翹二郎腿都是有危害的,能不翹儘量不要翹,尤其在公眾場合也不禮貌。
回覆列表
架腿而坐,蹺一腳,謂之二郎腿。不但川省有此說法,外省也有。這是二郎神的坐姿。鄙人故鄉川王廟正殿上所塑二朗神像,以及吾蜀都江堰二王廟舊時二郎神像,皆如此狀。二郎其人,傳說是秦時郡守李冰的次子,助其父鑿離堆,斬蛟除害,死後封二郎神。《封神演義》有二郎神楊戩,由傳說而小說,更荒誕不經了。蜀中舊有孽龍神話,與水有關。以音求之,二郎就是孽龍。二,古音nì,與孽niè近。郎龍雙聲對轉。孽龍原為水害,被夏禹王收伏,協助治水有功,享祀為神。在屈原《天問》裡就是應龍。應龍以尾畫地成河,導洪入海。“河海應龍,何畫何歷?”問的就是此事。這類遠古神話,被儒家改造成有教育意義的人倫故事,龍變郎,孽變二,歸到郡守李冰名下做了次子。李冰是戰國秦昭王時人,事見《史記》。在李冰以前的兩千年前,龍治水的神話就有了。夏禹王自身就是一條龍(史學家顧頡剛說“禹是一條蟲”),活在神話裡。二郎神的坐姿絕對不合儒家規矩。所謂蹺二郎腿,用專業術語說,應是禹步。相傳禹治洪水,盡力溝洫,十年不入家門,患得偏枯之病(偏癱),一腿僵死,成了跛子。少時曾見巫師作法,一腳跳行,一腳蹺起,謂之禹步,就是在摹擬禹。都江堰的二郎神像塑成坐姿,右腿架擱左腿之上,也是在摹擬禹。前世紀的八十年代,改塑成立姿,手持鍬鏟,二郎腿也不見了,神秘之感喪失殆盡。舊塑留著遠古神話尾巴,表明我們從何處來,也算尊重古文化吧。改塑成修水利的民工,使二郎腿一詞失據,後人難以考索,實在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