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彬聊SQL
-
2 # 超腦智慧
5年後我認為是三足鼎立,一個是已經被甲骨文類套牢的企業,資金雄厚業務穩定資料處理併發也不會像電商那樣高,還會繼續用,而且這個量還是很大,但一定在降低:二是中國產資料庫達夢等,受安全可控政策影響,會一直走下去,服務政府機構,但他們面臨雲計算廠商如阿里雲提供的開源資料庫壓力,處在上雲和被吞併的十字路口:三是雲計算廠商,阿里雲,華為雲等,以開源為切入點開發的雲原生資料庫,如polardb等,在提供面向中小企業時更有優勢,同時也在向大企業政府部門提供私有云服務,未來一定是快速上漲的市場份額。
-
3 # 創意電工分享
你好,華人工智慧向前發展的領導者中,只有數人出身於高校和研究機構,絕大部分都來自中國頂尖的科技公司,其中中國網際網路百度、阿里、騰訊巨頭)幾乎包攬了剩下的名額。而在這些人裡,百度佔據了一半的名額,說百度撐起了華人工智慧領軍人物的半壁江山並不為過。 但是未來大資料領域的發展空間還是比較大的,而且目前大資料領域的人才缺口比較大,所從就業的角度來說,當前學習大資料相關的知識是個不錯行業的選擇。大家是怎麼樣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 可以互動交流。回答問題還可以的話,求個關注給個點贊,謝謝!
-
4 # 打工男
華為的GaussDB,是中國產資料庫中最有前景的。
華為推出了企業級的分散式分析型資料庫OLAP資料庫、分散式事務型資料庫OLTP資料庫產品。歷時9年的研發和打磨,到目前為止這兩款資料庫都可以部署在公有云、私有云,到目前為止在全球服務60多個國家,有超過1500個客戶,擁有500多家商業合作伙伴,並廣泛應用於金融、運營商、政府、能源、醫療、製造、交通等多個行業。
GaussDB也具有云上的版本。目前華為雲已經發布了13款資料庫服務,其中DWS資料倉庫服務就是GaussDB OLAP資料庫的雲化版本,為行業客戶提供雲上資料倉庫服務。GaussDB既支援在客戶的資料中心部署,也支援在客戶的私有云,公有云部署。資料庫的部署形態,到目前為止支援極致高效能的主備模式,極致高可用的叢集部署,還有支援金融兩地三中心、三地五副本的容災部署,還有全分散式的部署等四種形態。因為華為也提供硬體基礎設施,如果客戶追求極致的價效比,將來還可能有一體機的形態出現。
高斯GaussDB的特點有以下兩個方面:
1、資料+AI。主要講的是這個軟體產品採用人工智慧技術融入分散式資料庫的全生命週期,實現自運維、自管理、自調優、自診斷、自癒合五大功能,尤其是自調優效能明顯,在交易、分析及混合負載場景下,效能比業界提升60%以上。
2、異構計算支援X86、ARM、GPU、NPU。這非常重要,目標資料庫廠家,如甲骨文oracle、SAP HANA、微軟、IBM等,基本上都是跑在X86架構下。在全球,資料庫基於主流的X86架構,被甲骨文oracle和微軟佔據,尤其oracle,已多年是全球資料庫市場老大,多年在中國市場超過50%。華為高斯透過目前鯤鵬生態在構建不同於X86的優勢,瞄準的是中國產資訊化機遇。
2019年9月19日,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宣佈企業級資料庫Gauss開源,可覆蓋70%企業業務場景,openGauss將在2020年6月正式上線。
GaussDB,不僅蘊含著華為對數學和科學的敬畏,也承載著華為對基礎軟體的堅持和夢想,堅持12年,歷經坎坷,華為最終在被譽為基礎軟體“CROWN上明珠”的資料庫領域中一舉突圍。
-
5 # 浪潮圈
浪潮也投身於資料庫領域的自主研發,成功推出企業級事務型資料庫產品K-DB、分析型資料庫管理系統K-DB(m版)以及資料庫一體機產品inData。3月19日,浪潮K-DB資料庫入圍2021央採(中央政府採購網)資料庫榜單。
此次入圍“央採”第一包事務型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浪潮K-DB資料庫管理系統採用多程序多執行緒架構,提供嚴格的行級鎖和MVCC多版本控制;基於共享儲存多活叢集(K-RAC)技術和自動儲存管理(KAS)技術, 為業務系統提供了近線性的擴充套件能力,保障業務連續性;提供管理和遷移工具,為使用者的日常運維和異構遷移提供便利,是一款高可用、高效能、易維護的企業級資料庫產品。
浪潮K-DB資料庫不僅支援x86、Power平臺,同時也支援飛騰、海光、申威、兆芯等平臺;至今已應用到金融、能源、政府、通訊、醫療等多個行業,得到客戶的廣泛認可。
回覆列表
個人比較看好華為,阿里,騰訊資料庫。我在資料庫行業幹了五年了,資料庫要做的好還是需要時間和技術沉澱的,這三家公司經濟和技術實力都比較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