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uh23333

    肯定戰後出現的這個詞。當時各方都成立了"軸心國","反法西斯聯盟",說明各國不是懵著頭在打仗。誰都知道是一次多國捲入的世界性戰爭。

  • 2 # 使用者3029896101890188

    “二戰”這個詞應該出現在1940—1945或者是後一兩年之間,在這場戰爭之前有過一次規模可以與之相比較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之後,人們將其與前一次相同規模的戰爭相比較之後將前一次戰爭命名“一戰”從而將第二次命名為“二戰”,這具體時間的話也沒有明確記載,最可能的就是在1940年隨著德國和日本法西斯不斷擴大的局面,有更多的國家被捲入了這場戰爭,因此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

    至於當時的人知不知道自己在打世界大戰這個問題的話……,我認為是知道的,因為當時隨著法西斯的擴張大多數的國家被捲入到戰爭中,畢竟誰也不是蒙著眼睛打仗的,既然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的話他們肯定是知道的 ,只是可能當時他們對這個戰爭沒有這樣的命名而已。

  • 3 # 瘋狗的輕武

    其實查閱一下報紙的話會發現,world war 2 這個詞往往都是在1945年之後才定義的。那會二戰已經落幕,媒體和史學將其稱之為 World War 2(世界大戰2)往往是一個簡約而且具有書名風格的稱呼。

    但the second world war(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開打之前就已經有媒體用了,比方下邊這個是1938年,德國吞併捷克蘇臺德地區的時候。澳洲賽斯諾克報吐槽英法不作為,任由納粹德國和日本的瘋狂侵略而自己高高掛起。這樣將勢必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這報紙主編眼光不錯)

    而作為參戰各國來說,我更傾向於在戰時各自以各自的場景去定義戰爭。比方說亞洲戰場,在中國大陸上我們稱之為抗日戰爭,鬼子則稱呼“支那事變”,將整個對亞洲的侵略行為稱之為大東亞戰爭。

    歐洲那邊,比如蘇德戰爭,德華人稱其為東部戰線die Ostfront,俄華人則稱之為偉大的衛國戰爭。

    所以說,參戰各國至少在二戰全面打響之後(尤其是珍珠港事件之後),當然知道這是一場世界級的大戰。但把“二戰”這個名詞拿來用,則是戰後全盤梳理分析時的事兒了。

  • 4 # 國平軍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是相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言的,學術界一般將1939年9月1日,德國國防軍發動對波蘭的戰爭,視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的時間節點。

    1945年9月3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到達停泊在東京灣上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正式簽署投降書,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的日子。

    此前,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透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因此,即便在當下,依然有許多亞洲國家將1945年8月15日當作二戰結束日。

    但近年來,國內有學者將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並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即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視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

    自此,將原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國共合作開始的全民八年抗戰,改成了自1931年9月18日開始,東北義勇軍和東北抗聯開展的對日軍作戰為抗戰開始時間,那麼中國的抗戰就由原先的“八年抗戰”,變成了“十四年抗戰”,並最終寫進了歷史教科書,比較符合歷史的真實性。

    事實上,隨著1937年11月6日,義大利加入《反共產主義協定》,意味著“柏林-羅馬-東京”法西斯軸心形成,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主,包括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僕從國軍隊為輔,參與了對英美蘇中等國為主的同盟國戰爭。

    中國,是反法西斯同盟國的主要成員國,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依然抗擊了日本陸軍60%以上的主力,犧牲了2000餘萬抗日軍民和平民,為最終戰勝日本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戰勝國進入了聯合國安理會,是西方對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所作犧牲的極大尊重。

    當然,中國學者所提出的將二戰時間前推之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或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國共合作全民抗戰開始作為二戰起點,是有客觀道理的,也符合歷史是真實,但並未獲得全球的公認。

    實話實說,當時的參戰國,不可能先知先覺地認為自己在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了,即便希特勒德國發動了對波蘭的戰爭,當時也不可能認識到是二戰開始了。

    所謂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應該是戰後人們才提出來的,以1939年9月1日,德國國防軍發動對波蘭的戰爭,約定俗成為二戰開始日,並將1945年9月3日日本在美艦上籤署投降書,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的日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蜜本南瓜的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