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向青山
-
2 # 辯證哲學論
石敬瑭這個人啊!他真是我們漢人的罪人,恬不知恥,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看石敬瑭的身份,他真的是沙陀族人嗎?石敬瑭的父親叫石紹雍,胡名:臬捩雞,山西太原人,唐高祖起家的地方,祖上是漢景帝的丞相石奮。那麼,為什麼稱他是沙坨人呢?
1,祖上被少數民族擄走;有觀點認為,“匈奴有奴隸約30萬,約佔匈奴人口的七分之一或五分之一”2,五胡亂華之時,民族大融合,主要是通婚。3,生活在少數民族政權之下,為了生存自主改名。
清人趙翼《元漢人多作蒙古名》稱:“自有賜名之例,漢人皆以蒙古名為榮,故雖非賜名,亦多仿之。且元制本聽漢學習蒙古語,惟其通習,故漢人多以蒙古語為名,一時風會使然也。”所以,石敬瑭肯定不是從蒲類海過來的原族沙坨,他是被漢化的沙坨人,他的行為恬不知恥,更為我們後人所不齒。
其次,他為什麼自稱“兒皇帝”?後唐皇帝李嗣源的兒子李從珂即位後,對這位功高震主的石敬瑭是十分的不放心,最後逼的沒辦法,石敬瑭以“幽雲十六州”的地方為代價,借兵契丹攻打後唐李從珂。契丹自統一北方少數民族之後,到達了最強盛的時候,此時,耶律德光自稱上國,非常藐視當時四分五裂的中原地區,親率五萬大軍,一舉滅掉了後唐,這個石敬瑭也是對耶律德光感恩戴德,不僅讓出了幽州,而且還跟耶律德光論起了輩分,真是恬不知恥。
石敬瑭是後唐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的養父李克用跟耶律德光的父親耶律阿保機曾經拜過把子,彼此以兄弟相稱。所以,石敬瑭稱比自己小10歲的耶律德光為“父皇帝”。
中華5000年曆史,24個朝代,每個朝代都非常講究正統,後晉也算曆史上被承認的中華正統,但是石敬瑭竟然向契丹稱“兒皇帝”,是自稱“兒皇帝”,豈不是中華歷史的恥辱?更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不過,他的兒子還算有點志氣,對他父親的這種行為非常的不滿,即位後就立即改掉了之前的稱謂!
-
3 # 凌煙閣論史
以中原人的視角看,石敬瑭是歷史罪人:出賣中原國土,自稱兒皇帝太丟人。
但是,我們如果還原到當時的史實情境,自可以得出一些不同的結論。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五代十國與五胡亂華時期類似,大爭之世,為了生存自保,無所不用其極。從安史之亂開始,子殺父、兄弟相殘、亂倫等劇目輪番上演,石敬瑭這個沙陀族人為了自保稱兒皇帝引契丹援軍自救,在當時來看,也沒有什麼特別難理解的。
其次,大漢、大唐等華人引以為傲的朝代,也採取過對外稱臣、和親、納貢的措施,為什麼沒有見到有人罵他們是歷史罪人呢?
第三,所謂石敬瑭丟了幽雲十六州導致中原受害400年,這個說法錯誤。
一貫的說法是:十六州基本上都分佈在長城的南側,其中瀛、莫二州已深入到河北腹地數百里,中原王朝失去天然軍事屏障,直至黃河岸邊全部是一馬平川,中原從此門戶大開,中原大受其害。
這裡我要反問一句:為什麼幽雲十六州對明太祖的大明軍隊就不成問題了?為什麼崇禎時期有長城和幽雲十六州還是沒擋住大清?關鍵原因在於自己夠不夠強大,而不是有沒有所謂的險峻地形和關隘。公元前387年,吳起就對魏武侯說過,國寶不在於地勢險要。長江夠險了吧,蜀國山川夠險了吧,哪次能擋住統一的腳步?
後世寫史的儒家,總喜歡找一個替罪羊,為自己的不爭氣、不強大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我們今人可以從更高的角度看這個問題,中原、契丹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都融入了中華民族這個整體;說石敬瑭是歷史罪人隱含了一個重大前提:漢族中心主義。而這是狹隘的。
回覆列表
五代十國中,後唐、後晉、後漢的建立者都是沙陀人,這些政權的建立其實與契丹人建立遼國沒有太大的差別。
唐朝之時,沙陀也好,契丹也罷都是臣服於唐的,至唐亡,天下大亂的形勢其實與“五胡亂華”之局並無不同。
歷史之所以沒有如此書寫,是因為宋朝以五代為正統,帝位傳自梁唐晉漢周而已。
石敬瑭原本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將領,李嗣源死後受猜忌而在太原造反。石敬瑭打不過後唐,於是借兵契丹聯手滅了後唐,這便是後晉,石敬瑭就是後晉高祖。
但契丹人幫忙不能白幫,燕雲十六州便是代價,石敬瑭死後,其侄子石重貴決定擺脫契丹人控制,但戰敗被俘虜,後晉亡。
後晉從建立到滅亡不過11年的時間,何況當時群雄爭霸,後晉與契丹均非漢人所建,有能是哪家的歷史罪人?頂多是宋朝收不回燕雲十六州的一個替罪羊和藉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