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應根據牛的品種、體重大小、性別、年齡、體質強弱及膘情情況合理分群。採用圈群散養時,一群牛頭數以15~20頭為宜。牛群過大易發生爭鬥,過小不利於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臨近夜晚時分群容易成功,同時要有人不定時的觀察,防止爭鬥。
母牛選種根據留種標準分為培育期與生產期兩個階段進行。
培育期的選種是指對犢牛、育成牛的選擇。首先在犢牛出生後,要選擇健康無病、外貌良好、活潑、初生體重符合留養標準(初生重母犢35千克以上,公犢40千克以上)、母親生產效能高於平均水平的母犢予以留養,頭胎母牛所生犢牛可根據外祖母生產效能決定去留。犢牛斷奶後要進行稱重和鑑定,從中再選擇出生長髮育較好的牛進入育成期飼養。以後每到6、12、18月齡都要進行體尺測量、稱重和外貌評定,並根據各階段的發育情況再進行嚴格選擇,要求母牛在18月齡時體重達到350千克以上,乳房隨年齡而發育增大,乳房面板出現皺褶,乳頭鬆軟,大小適中,分佈均勻,腹部容積大,肋骨開張好,尻部及背腰平直,肢蹄健康。
母牛投產後,主要是根據其本身的生產效能和體形外貌兩方面來進行選種,可以參考有關條目。此外,還應考慮遺傳能力、抗病力和使用壽命。
種公牛的選擇,可分為後裔測定前的選擇和後裔測定兩個階段。
在後裔測定前,主要根據牛的系譜即祖代的資料,並結合小公牛本身的生長髮育情況進行選擇。根據祖代資料,預測小公牛產奶效能和其他的效能,是選擇小公牛最通用的方法。
培育種公牛時,必須選已證明為最優秀的公母牛的後代。對小公牛的母親的要求為:一胎305天產奶量7500千克以上,二胎以上產奶量高於8000千克,乳脂率在3.3%以上,外貌評分80分以上;乳房結構、肢蹄和胸腹容積無明顯缺陷,相對複合育種值在102%以上。對小公牛的父親的要求是:公牛女兒頭胎305天產奶量8000千克以上,乳脂率3.5%以上,乳蛋白率3.0%以上。主要外貌性狀,如乳房結構和質地、肢蹄等育種值不能為負值,並要有明顯的改良作用,外貌總評分80分以上,公牛的終身效益指數排名在50名以內。
後裔測定是選擇優秀公牛最可靠的方法。公牛後裔測定的實施不僅需要技術規範,同時還需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制度。國內選留的參加後裔測定的公牛,必須是透過遺傳評定和外貌鑑定,並參照表型成績選出的“種子母牛”經有目的選配所生的公牛;國外進口公牛和進口胚胎所生公牛,也需進行系譜審定。後裔測定主要包括如下幾個環節:①待測種公牛的選擇(包括系譜指數選擇,個體生長髮育與健康評價,繁殖性狀評價與試採精,血型鑑定等);②精液採集;③後裔測定試配;④公牛女兒評定(包括測定初生重,評價遺傳缺陷,產犢難易度,生產效能測定等);⑤公牛育種值估計(計算綜合選擇指數);⑥後裔測定結果公佈。
由於後裔測定經過了科學嚴密的程式,其最終的結果是種用公牛效能的最客觀的依據。因此,選擇經過後裔測定的、證明是優秀的公牛冷凍精液給母牛配種,是從遺傳上提高牛群體綜合生產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你好,應根據牛的品種、體重大小、性別、年齡、體質強弱及膘情情況合理分群。採用圈群散養時,一群牛頭數以15~20頭為宜。牛群過大易發生爭鬥,過小不利於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臨近夜晚時分群容易成功,同時要有人不定時的觀察,防止爭鬥。
母牛選種根據留種標準分為培育期與生產期兩個階段進行。
培育期的選種是指對犢牛、育成牛的選擇。首先在犢牛出生後,要選擇健康無病、外貌良好、活潑、初生體重符合留養標準(初生重母犢35千克以上,公犢40千克以上)、母親生產效能高於平均水平的母犢予以留養,頭胎母牛所生犢牛可根據外祖母生產效能決定去留。犢牛斷奶後要進行稱重和鑑定,從中再選擇出生長髮育較好的牛進入育成期飼養。以後每到6、12、18月齡都要進行體尺測量、稱重和外貌評定,並根據各階段的發育情況再進行嚴格選擇,要求母牛在18月齡時體重達到350千克以上,乳房隨年齡而發育增大,乳房面板出現皺褶,乳頭鬆軟,大小適中,分佈均勻,腹部容積大,肋骨開張好,尻部及背腰平直,肢蹄健康。
母牛投產後,主要是根據其本身的生產效能和體形外貌兩方面來進行選種,可以參考有關條目。此外,還應考慮遺傳能力、抗病力和使用壽命。
種公牛的選擇,可分為後裔測定前的選擇和後裔測定兩個階段。
在後裔測定前,主要根據牛的系譜即祖代的資料,並結合小公牛本身的生長髮育情況進行選擇。根據祖代資料,預測小公牛產奶效能和其他的效能,是選擇小公牛最通用的方法。
培育種公牛時,必須選已證明為最優秀的公母牛的後代。對小公牛的母親的要求為:一胎305天產奶量7500千克以上,二胎以上產奶量高於8000千克,乳脂率在3.3%以上,外貌評分80分以上;乳房結構、肢蹄和胸腹容積無明顯缺陷,相對複合育種值在102%以上。對小公牛的父親的要求是:公牛女兒頭胎305天產奶量8000千克以上,乳脂率3.5%以上,乳蛋白率3.0%以上。主要外貌性狀,如乳房結構和質地、肢蹄等育種值不能為負值,並要有明顯的改良作用,外貌總評分80分以上,公牛的終身效益指數排名在50名以內。
後裔測定是選擇優秀公牛最可靠的方法。公牛後裔測定的實施不僅需要技術規範,同時還需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制度。國內選留的參加後裔測定的公牛,必須是透過遺傳評定和外貌鑑定,並參照表型成績選出的“種子母牛”經有目的選配所生的公牛;國外進口公牛和進口胚胎所生公牛,也需進行系譜審定。後裔測定主要包括如下幾個環節:①待測種公牛的選擇(包括系譜指數選擇,個體生長髮育與健康評價,繁殖性狀評價與試採精,血型鑑定等);②精液採集;③後裔測定試配;④公牛女兒評定(包括測定初生重,評價遺傳缺陷,產犢難易度,生產效能測定等);⑤公牛育種值估計(計算綜合選擇指數);⑥後裔測定結果公佈。
由於後裔測定經過了科學嚴密的程式,其最終的結果是種用公牛效能的最客觀的依據。因此,選擇經過後裔測定的、證明是優秀的公牛冷凍精液給母牛配種,是從遺傳上提高牛群體綜合生產能力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