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紅淚偷垂半島花開

    泛靈論(Animism)亦稱“萬物有靈論”。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具有意識、靈性的一種學說。泛靈論是人類第一個有結構的、帶有某種普遍性的思想體系,是宗教的最初形態之一。

    哲學上的“靈魂”概念是指存在於人的身體之中,但與身體對立的精神實體。宗教認為靈魂是可以離開形體而獨立活動,並且不會隨形體死亡而死亡的超自然存在,是人或物一切行為的主宰。1872年英國著名人類學家、近代西方宗教學奠基人之一的E.B.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以豐富的民族學和宗教學的資料為基礎,簡明透徹地闡述了靈魂觀的產生和發展,創立了宗教起源於“萬物有靈論”的學說。泰勒認為,靈魂觀念是一切宗教觀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觀念之一,是整個宗教信仰的發端和賴以存在的基礎,也是全部宗教意識的核心內容。“靈魂”觀大約產生於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的中期或晚期,當時的原始人知識極其貧乏,對觀察到的一些生理現象不能作科學的解釋,認為睡眠、疾病、死亡等是因為某種生命力離開了身體;在夢中,人原地不動卻可作長途旅行、與遠方的或已死去的親友見面談話,是因為人的化身在進行真實的活動。他們把死亡和夢幻看作是獨立於身體的生命力的活動和作用,這種生命力就是最初的“靈魂”觀念。原始人運用類比方法,把人生性的靈魂物件化、客觀化,並推及其他一切事物,認為動物、植物、山水石等無生物,雷雨電等自然現象也和自己一樣,是有意志、有靈魂的,於是就產生了“萬物有靈”觀念。靈魂既然是獨立於形體的,那麼,形體雖亡而靈魂不滅,與形體相聯絡的物質性的靈魂觀念發展成了獨立於形體的、非物質性的靈魂觀念,這種純粹的靈魂可以隨意地或暫時地附著在任何事物上,成為原始人崇拜的神靈。由於當時生產力極端低下,對自然界的嚴重依賴,對自然力量的恐懼和無力抗衡,使最初出於對先者靈魂的尊敬而產生的祖先崇拜,發展為對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如天帝、太陽神、雷神等,並導致了對超現世的彼岸世界(天堂、地獄等)的崇拜和信仰。雖然在靈魂觀念異化為神靈觀念的具體過程中,各地區、各民族、各宗教可能有不同的途徑和形式,但“萬物有靈”觀念運動了是人類最早的宗教觀念。

    許多宗教學家反對泰勒把原始人看成是原始時代的哲學家,認為原始人的靈魂觀念和泛靈論,並非出於哲學性的住是,而是由於他們對身心關係的無知。泰苗之後,出現了修正泰勒“萬物有靈論”的“前萬物有靈論”,主要有:(1)弗雷澤的巫術論。認為原始人在進行萬物有靈崇拜之前,已相信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為某種非人格性的超自然力量所統治的,並進行巫術活動,企圖以此命令和控制自然物,在巫術無效後才開始宗教性崇拜。(2)馬雷特的巫力論,認為人類最初崇拜、敬畏的物件是某種神秘的、泛靈的、超自然的“力”。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W.馮特研究民族心理20多年,發展了泰勒的萬物有靈論,並作了部分修正和補充,提出了“體魂”的概念。體魂是指與整個身體聯絡的或與某個特殊器官相聯的靈魂。泛靈論流傳較廣,影響較大,不僅是宗教的起源之一,而且還出現在不少的哲學體系中,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中世紀的經院哲學等都以泛靈論解決靈魂和肉體的關係。

    J.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過程中發現,兒童在心理發展的某些階段也存在著泛靈論的特徵。兒童把無生命物體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東西的認識傾向,主要表現在認識物件和解釋因果關係兩方面。隨著年齡增長,泛靈觀念的範圍逐漸縮小。4~6歲兒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活的東西,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6~8歲兒童把有生命的範圍限制在能活動的事物;8歲以後開始把有生命的範圍限於自己能活動的東西;更晚些時候才將動物和植物看成是有生命的,皮亞傑認為,前運算期的兒童處於主觀世界與物質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狀態,缺乏必要的知識,對事物之間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一無所知,所以思維常是泛靈論的。美國心理學家S.霍爾則認為,兒童在個體意識發展的過程中,重演了人類意識發展所經歷的階段和過程,這個過程或多或少地伴隨著某種自發的宗教意識的出現。兒童的泛靈論就是自發宗教意識的特徵之一。

    國外有些心理學家不同意皮亞傑的觀點,認為兒童雖具有泛靈思想,但並不普遍。中國有關的研究主為,兒童把無生命客體看作是活的和有心理的認識傾向是暫時的、不穩定的,它直接依賴於知覺或表象中所注意物件的某一擬人特點,這是兒童的泛靈心理,而非泛靈觀念。兒童的思維水平決定兒童缺乏關於“活的”的“心理”的系統化正確知識,這是3~6歲兒童泛靈心理產生的根本原因;由物件的某一擬人特點而引起的情緒體驗是泛靈心理產生的條件,認識和情緒體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產生了泛靈心理。

  • 2 # 紅淚偷垂半島花開

    泛靈論(Animism)亦稱“萬物有靈論”。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具有意識、靈性的一種學說。泛靈論是人類第一個有結構的、帶有某種普遍性的思想體系,是宗教的最初形態之一。

    哲學上的“靈魂”概念是指存在於人的身體之中,但與身體對立的精神實體。宗教認為靈魂是可以離開形體而獨立活動,並且不會隨形體死亡而死亡的超自然存在,是人或物一切行為的主宰。1872年英國著名人類學家、近代西方宗教學奠基人之一的E.B.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以豐富的民族學和宗教學的資料為基礎,簡明透徹地闡述了靈魂觀的產生和發展,創立了宗教起源於“萬物有靈論”的學說。泰勒認為,靈魂觀念是一切宗教觀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觀念之一,是整個宗教信仰的發端和賴以存在的基礎,也是全部宗教意識的核心內容。“靈魂”觀大約產生於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的中期或晚期,當時的原始人知識極其貧乏,對觀察到的一些生理現象不能作科學的解釋,認為睡眠、疾病、死亡等是因為某種生命力離開了身體;在夢中,人原地不動卻可作長途旅行、與遠方的或已死去的親友見面談話,是因為人的化身在進行真實的活動。他們把死亡和夢幻看作是獨立於身體的生命力的活動和作用,這種生命力就是最初的“靈魂”觀念。原始人運用類比方法,把人生性的靈魂物件化、客觀化,並推及其他一切事物,認為動物、植物、山水石等無生物,雷雨電等自然現象也和自己一樣,是有意志、有靈魂的,於是就產生了“萬物有靈”觀念。靈魂既然是獨立於形體的,那麼,形體雖亡而靈魂不滅,與形體相聯絡的物質性的靈魂觀念發展成了獨立於形體的、非物質性的靈魂觀念,這種純粹的靈魂可以隨意地或暫時地附著在任何事物上,成為原始人崇拜的神靈。由於當時生產力極端低下,對自然界的嚴重依賴,對自然力量的恐懼和無力抗衡,使最初出於對先者靈魂的尊敬而產生的祖先崇拜,發展為對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如天帝、太陽神、雷神等,並導致了對超現世的彼岸世界(天堂、地獄等)的崇拜和信仰。雖然在靈魂觀念異化為神靈觀念的具體過程中,各地區、各民族、各宗教可能有不同的途徑和形式,但“萬物有靈”觀念運動了是人類最早的宗教觀念。

    許多宗教學家反對泰勒把原始人看成是原始時代的哲學家,認為原始人的靈魂觀念和泛靈論,並非出於哲學性的住是,而是由於他們對身心關係的無知。泰苗之後,出現了修正泰勒“萬物有靈論”的“前萬物有靈論”,主要有:(1)弗雷澤的巫術論。認為原始人在進行萬物有靈崇拜之前,已相信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為某種非人格性的超自然力量所統治的,並進行巫術活動,企圖以此命令和控制自然物,在巫術無效後才開始宗教性崇拜。(2)馬雷特的巫力論,認為人類最初崇拜、敬畏的物件是某種神秘的、泛靈的、超自然的“力”。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W.馮特研究民族心理20多年,發展了泰勒的萬物有靈論,並作了部分修正和補充,提出了“體魂”的概念。體魂是指與整個身體聯絡的或與某個特殊器官相聯的靈魂。泛靈論流傳較廣,影響較大,不僅是宗教的起源之一,而且還出現在不少的哲學體系中,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中世紀的經院哲學等都以泛靈論解決靈魂和肉體的關係。

    J.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過程中發現,兒童在心理發展的某些階段也存在著泛靈論的特徵。兒童把無生命物體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東西的認識傾向,主要表現在認識物件和解釋因果關係兩方面。隨著年齡增長,泛靈觀念的範圍逐漸縮小。4~6歲兒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活的東西,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6~8歲兒童把有生命的範圍限制在能活動的事物;8歲以後開始把有生命的範圍限於自己能活動的東西;更晚些時候才將動物和植物看成是有生命的,皮亞傑認為,前運算期的兒童處於主觀世界與物質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狀態,缺乏必要的知識,對事物之間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一無所知,所以思維常是泛靈論的。美國心理學家S.霍爾則認為,兒童在個體意識發展的過程中,重演了人類意識發展所經歷的階段和過程,這個過程或多或少地伴隨著某種自發的宗教意識的出現。兒童的泛靈論就是自發宗教意識的特徵之一。

    國外有些心理學家不同意皮亞傑的觀點,認為兒童雖具有泛靈思想,但並不普遍。中國有關的研究主為,兒童把無生命客體看作是活的和有心理的認識傾向是暫時的、不穩定的,它直接依賴於知覺或表象中所注意物件的某一擬人特點,這是兒童的泛靈心理,而非泛靈觀念。兒童的思維水平決定兒童缺乏關於“活的”的“心理”的系統化正確知識,這是3~6歲兒童泛靈心理產生的根本原因;由物件的某一擬人特點而引起的情緒體驗是泛靈心理產生的條件,認識和情緒體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產生了泛靈心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應對非洲豬瘟,農牧局給出了合理的建議,該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