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小曌
-
2 # 大衛思想
分什麼部位,什麼東西發生爆炸,核反應堆爆炸可能性不大,會自動進行保護、封閉。當然,萬-響了,對自然和人的損壞要看地理位置,至於武器和潤滑油等的爆炸,基本上武器都隔倉部置,有專門安全爆破門,除非特殊,一般不會造成重大傷亡,至於其它的,主要看火勢如何。
-
3 # 天下匯007
航空母艦爆炸的話,要看是在什麼區域,要看是不是核動力還是非核動力航母,核反應堆的型別,核反應堆的數量。如果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港口區,那麼危害比較大,其艦載的油料,彈藥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如果爆炸的話會造成巨大的軍事人員損失和城市平民的傷害,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國家軍事力量的真空,國家戰略壓力的增大。核動力航母造成的損失和破壞也會更加嚴重。
-
4 # 東龍45
看爆炸程度和區域,如果傷及核裝置或人口稠密區會非常危險的,後果很嚴重的。如果爆炸未傷及核裝置,情況還好點,如庫爾斯克核潛艇爆炸,未造成太大的危害。
-
5 # 王司徒軍武百科
俄羅斯的《獨立軍事評論》雜誌曾經揭露過一起真實的潛艇核反應堆爆炸事故——1986年,K480潛艇違反了安全規定,直接在碼頭上進行反應堆芯的更換。結果一艘導彈驅逐艦從旁邊駛過,激起的波浪致使碼頭的浮吊裝置發生搖晃,墜落的堆芯引發了一片爆炸和大火,又導致吊機坍塌砸穿了裸露的反應堆外殼。這場災難當場形成了3000度的高溫,讓周圍工作的25個操作人員統統化為灰燼。
更早些的1985年,蘇聯K431號核潛艇也發生了過核事故。在返回海參崴的過程中,K431的反應堆迴路發生洩露,堆芯冷卻水平開始下降,艇員不得已從淡水箱中接入冷卻水並關閉了反應堆,結果冷水接觸到鈾棒後導致反應堆產生爆炸,大量放射性汙水被流得到處都是,直接將潛艇癱瘓。這次事故造成10人死亡,另有49人被輻射,還有不少放射性煙雲進入到大氣。
航母和核潛艇雖然裝載的都是高能核燃料,但這些物質畢竟是在小型化核反應堆中執行,這些壓水堆沒有那麼容易爆炸,反應堆多半是像福島核電站那樣不停地產生高溫熔蝕,最後在高溫和烈焰中沉入大海。所以造成的影響不會有核電站那麼誇張。
有人擔心航母或核潛艇的反應堆發生爆炸時,會產生原子彈爆炸那樣的核爆效果,這種機率一般來說是不可能的,但確實也不是空穴來風。特別是喜歡使用極為高能的核燃料的美國海軍,在這方面一直都在走鋼絲。
一般核電站使用的鈾235丰度在3-5%期間,而丰度大於80%稱為濃縮鈾,超過90%稱為武器級鈾,這種武器級鈾加個合適的引爆器就是原子彈。蘇聯人曾經使用的核燃料棒多在10%的丰度上,所以一般120天以後即要更換燃料。美軍則長期習慣於使用超過93%的武器級高濃縮鈾作為潛艇燃料,甚至他們的航母還傳聞使用過修改的核彈。
美華人這麼做,可以使艦船具備超長時間的航行壽命,幾十年不加燃料都行,一兩次燃料的加註就可以伴隨著這個武器的一生,為武器的精密度和結構完整提供了保障。他們的尼米茲級航母採用的是雙壓水堆,一次要吞吃掉4噸丰度超過40%的鈾235。最新的福特號航母號稱50年不換燃料,它採用的A1B型核反應堆直接使用丰度超過60%的核燃料,光燃料費就要花十幾億。
如此高能的燃料,一旦在戰爭中被打爆或發生事故,帶來的後果也是極端慘重的,艦上的生物在高溫和超強輻射中不可能存活,周圍的海域也會受到強烈的汙染。如果不是在大海,而是在人口稠密的港口發生危險,導致的事故損失將高出蘇軍K480上百倍。
核反應堆畢竟不存在核武器的引爆器,艦船、潛艇也是在海中航行,所以一般來說出了事故爆炸後帶來的危害有限,大部分放射性物質都讓茫茫大海給稀釋了。最先倒黴的不會是人類,它會給海洋中的生態造成極大的破壞。
這些核反應堆多半產生的是洩露事故,倘若爆炸,可以參考“髒彈”帶來的危害。
回覆列表
航空母艦爆炸的話,要看是在什麼區域,要看是不是核動力還是非核動力航母,核反應堆的型別,核反應堆的數量。如果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港口區,那麼危害比較大,其艦載的油料,彈藥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如果爆炸的話會造成巨大的軍事人員損失和城市平民的傷害,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國家軍事力量的真空,國家戰略壓力的增大。核動力航母造成的損失和破壞也會更加嚴重。
如果核潛艇的爆炸的話也是考慮其所在區域,如果港口的會和核動力航空的破壞力以最低限度的話也是對人員,建築,經濟的破壞也是巨大的。如果核潛艇在海洋爆炸的話,對於人員和經濟損失較小,但是對自然破壞會比較嚴重,核輻射會隨洋流擴散,破壞生態系統。其對地球的損害會比在港口附近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