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奚譽賢
-
2 # 三農天下185
柔然,亦稱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柔然”名號始於車鹿會之自稱,而“蠕蠕”之名則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認為柔然智力低下,敗多勝少,所以嘲諷他們是不會思考的蟲子,才下令,全國軍民對柔然侮辱性的改稱“蠕蠕”。
蠕蠕姓鬱久閭氏,始神元之末,掠騎有得一奴,發始齊眉,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閭。“木骨閭”者,首禿也。“木骨閭”與“鬱久閭”聲相近,故後子孫因以為氏。木骨閭既壯,免奴為騎卒。
-
3 # 春風解語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柔然國在哪裡?這是公元四世紀後期至六世紀中葉,在蒙古草原上繼匈奴,鮮卑之後,又一個崛起的部落國家。當時的中原正經歷這東晉十六國後期,南北朝的割據而治。而那時候的柔然也正逐漸強大,和北魏,南朝形成了長期的並立,而且這樣狀態還一直持續了下去。看過《錦繡未央》的都迷友們都知道,其中有一個情節是,柔然國來北魏朝拜,有百姓在路邊稱柔然國為“蠕蠕”,繼而引起柔然公主的不滿,這一段其實是有歷史依據的,當時這個稱呼是北魏皇帝叫出來的,而且在全國進行了推廣。
那麼柔然國又是怎麼得來的呢?首先柔然源於東胡族,在4世紀中葉附屬於拓拔部,拓拔部南遷後,柔然在陰山一帶活動,直到5世紀初,柔然首領遷居漠北,合併附近的部落,才成為後來的柔然。至於柔然嘛,名字起源於一個叫車鹿會的柔然首領,他自稱部族為柔然。又有記載說,柔然是鮮卑族的奴隸,北魏皇帝稱柔然為蠕蠕,是一種侮辱性的稱呼,含有貶義,意思是智力低下的蟲子。柔然當然不能與當時實力超群的北魏對抗,所以在很多次戰爭中也屢次敗北,北魏皇帝為了洩憤,就直呼他們蠕蠕。就和將軍陣前叫陣一樣,小說裡常有這樣的描述,一位將軍出來迎敵,在陣前一叫,好匹夫,出來與將軍一戰。與這是一個道理。
而一開始,柔然興起之時,北方除了北魏之外,還有後秦、北燕等政權,北魏只是一個算得上有實力的割據勢力而已,在前期的鬥爭中,北魏還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一直被柔然虐得很慘,還曾經被柔然直接威脅到都城來了。直到最後北魏拓拔燾稱帝后,北魏才開始有了足夠的實力和柔然對抗,直到柔然內部出現不和諧之後,北魏才逐漸佔得優勢,柔然因為內部原因,失去了元氣,開始向北魏臣服,北魏帝自然很是高興。在和柔然的戰鬥中,北魏好像也一直沒有佔得上峰,所以北魏帝拓拔燾稱他們為蠕蠕,不一定真是看不起他們,可能是對強敵的一種忌憚,就像我們經常罵對手一樣,未必是真想罵,但是又覺得他確實是實力雄厚。
北魏皇帝拓拔燾文韜武略,在這個文明人的眼裡心裡,柔然就是草原上的原始人,沒有開化的人類,所以他把柔然叫做“蠕蠕”,不會思考的蟲子,只會沒頭沒腦的打仗,爭鬥。本來柔然就靠近北魏,鄰里關係就不好處理,今天你放羊踏過邊境了,明天你又踩著我的三八線了,反正柔然當時和北魏的關係就不太好。更加上一開始的時候,北魏並沒有佔到便宜,所以蠕蠕的名字,就是一種洩憤。
而且柔然也確實不好打,拓拔燾能打敗他們,也是因為內部出了矛盾,要不然柔然哪裡有那麼容易臣服,歷史總是向前奔跑的,也沒有什麼假如可以改變歷史。蠕蠕的名字不過是北魏的發洩之稱而已,有輕視,有侮辱,那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發洩呢?北魏和柔然,誰也沒有贏,誰也沒有輸,他們最後都輸給了時間,輸給了悠悠歲月。
回覆列表
蠕蠕
亦作蝚蠕、蠕蠕、芮芮、茹茹。古氏族名。北魏時亦稱其所建政權為柔然。
《魏書·蠕蠕傳》:
“車鹿會雄健,始有部眾,自號柔然,而役屬於國。後世祖以其無知,狀類於蟲,故改其號為蠕蠕。” 實為柔然同名異譯。主要遊牧於今蒙古國鄂爾渾河流域。後為突厥所滅。
蠕蠕(柔然)源於東胡。公元四世紀中游牧於漠北,附屬於代國。拓跋珪南遷平城(今山西大同)後,柔然進居陰山一帶。
北魏天興五年(公元402年)首領社侖征服今土拉河、鄂爾渾河流域高車、匈奴餘部,統一漠北;置軍法,定賞罰制度,自稱丘豆伐可汗。建王庭於鄂爾渾河東側。盛時疆域西到焉耆之北,東至北韓之西,北抵今貝加爾湖,南與北魏相鄰。與北魏時戰時和,又通使南朝,受中原文化影響。北魏和平五年(公元464年)受羅部真可汗始建年號永康。以遊牧為主,兼事狩獵,有冶鐵、造車、製革等手工業,與內地及中亞有廣泛的經濟、文化聯絡。官號有國相、國師、俟利發、吐豆發、俟利、俟斤、莫何等。
柔然太平三年(公元487年),所屬高車副伏羅部西遷自立,漸衰微。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內亂,可汗阿那瓌投魏。北魏分裂後,柔然復興,東、西魏爭與和親。
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及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先後為所屬突厥擊破,部分投北周或西遷,大部多為突厥所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