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藝天地6971
-
2 # 佳木斯農家三姐
第四個階段。就是揚返青肥,為什麼說揚返青肥要放大水呢?到底多大為合適呢?
下面三姐就給大家說一下,我自己在實際操作當中的做法。水稻苗在育秧棚轉到大地的十天左右時間。已經進入了緩苗生長期,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施用一定比例的氮肥幫助稻苗迅速返青進入快速生長的階段。
楊肥前的準備工作就是放水 ,那麼水到底放多大為合適呢?
水層多高的標準是不要淹沒水稻苗的心葉為準。
如果水稻苗的心葉被帶有化肥的水淹沒了,會引起化肥對葉心的損害引起燒苗而帶來危害。
如果水層過淺不利於化肥在水裡迅速擴散和漂移。也就是說會有化肥在水裡得不到水的推動會有擴散不均的情況。
再來說一下水稻在分櫱期間要淺水層的做法。水稻在正式進入返青生長以後,會快速進入分櫱期,水稻在分櫱的生長階段必需要控制淺水層。
楊完返青肥的稻田裡不需要人為撤水,只要你本田平整,隨著氣溫的上升和水層的自然下降,水位會很快恢復到淺水層
在分櫱期的水層管理當中,就是要保證地面既不斷水,又要讓太陽能曬到秧苗的根部,促使水稻快速分櫱。
總體來說,只要保證地面上能看到水就行了。
水稻揚完返青肥的時候,也就正式進入了後期的管理階段。
但切不可麻痺大意,在正式進入分櫱生長的階段期間,也是各種病蟲害高發期的時段。
-
3 # 荷韻蘭風
水稻秧苗移栽大田後多大的水有利於秧苗的返青呢?這要根據秧苗栽插時的大小而決定的。
機插秧以花藍水為佳!深者遇大風瀑雨會起浪,易漂秧,還田的麥杆、雜草會壓秧。(因苗小栽插的又淺)
人工栽插以二至四公分為佳,根據栽插時秧苗的大小決定,最多水深不要超過五公分。
分蘗期水深以三公分為佳!
-
4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大水返青到底多大的水,淺水分櫱到底多淺的水?
對於這個題目來說,本身就是不正確的。水稻的種植是不推薦大水灌溉的,即便是追肥、藥劑封閉除草,也是不建議灌深水。
水稻種植講究的是薄水勤灌、前水不見後水、適當的曬田促進根系生長以及達到控孽、控旺、促進有機物積累的目的。所以說,大水返青是不正確的。
我個人認為,移栽後補充的扶苗水,2-3釐米足夠了。既能達到生根、返青所需水分的目的,也能達到保溫的目的。而且,在剛剛移栽後,上大水也容易出現負面作用。比如根系尚淺或者未生新根的時候上大水非常容易漂苗;而且,剛剛移栽的秧苗株高較矮,上大水的時候上部葉片非常容易隨風浮在水面上,造成葉片腐爛,也容易遭潛葉蠅的危害,使得成苗率下降;最後就是田面整地效果很難達到高低均勻一致,此時上大水,必然會導致低窪處的秧苗被水淹死的情況發生,還是不利於秧苗的返青和成苗率。
水稻種植除了追肥和藥劑封閉除草期間不建議上大水,可以採取“淺、溼、幹”的間歇灌溉技術進行水分的管理。這樣做比較有利於水稻的生長,而且也能減少抽水使用的油、電成本。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回覆列表
你談的問題涉及到水稻本田的水分如何管理,才能使插秧後秧苗及早緩苗,促進秧苗及早分櫱的。
水稻插秧後,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較弱,外界氣溫高、風大,葉片的蒸騰作用比較大。因此,插秧後,應立即建立苗高1/2-2/3的深水,以不淹沒秧心為好。不但可以防止葉片的蒸騰失水造成乾枯,而且也可防止低溫秧苗受凍,起到以水護苗的作用。水稻插秧後不立即灌水,輕則延長返青時間,造成大緩苗,重則造成秧苗乾枯致死,或導致水稻生育拖後,減少有效分櫱等。
水稻返青後,水層保持3-5釐米淺水,有利於提高水溫、地溫,促進秧苗早分櫱、快分櫱。或者水稻返青後採取間歇灌溉,即一次灌3-5釐米淺水,待自然落幹,等到腳窩有水、田面無水時再灌下一水,如此迴圈。幼穗分化開始到抽穗開花這一段時間對水分最為敏感,是水分管理的關鍵時期,此期缺水將影響穗部發育。但水層也不能過深,否則下部節間變長,莖稈強度減弱,後期容易發生倒伏。一般保持水層3-5釐米為宜。孕穗至抽穗開花期如遇17℃以下的低溫灌10-15釐米深水,低溫後恢復正常水層。水稻齊穗前保持淺水灌溉,進入灌漿期,採取間歇灌溉,既可保證水稻對水分的需要,又可以增強土壤的透氣性,提高根系的活力。臘熟末期停止灌水。斷水不可過早,否則葉片早衰,空秕率增加。鹽鹼地加強換水,7-10天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