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考古軍中馬前卒

    先明確回答問題:說秦兵馬俑是秦昭襄王的疑兵,毫無歷史依據,屬於好事者的“癔病”而已。

    根據答主的檢索,這個說法最早來自於一位徐姓作家的“發明”,她專門寫了本書,叫做《揭秘大秦帝國》。書名光看書名,好像挺有意思吧?感覺有驚天的大發現。可惜其中關於兵馬俑性質的新奇觀點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接下來一一批判。

    1.昭襄王設定陶俑疑兵,使得東方六國不敢來犯。

    該作者認為,昭襄王故意在臨潼——秦國的東大門設定這些陶俑,其目的就是以陶俑冒充真士兵,讓關東六國不敢入侵。

    這是在侮辱六國的智商嗎?六國表示,我們打不過秦國,但是眼睛並不瞎

    古代行軍打仗,利用假人來作為疑兵,並非沒有,但大多是在夜間採用這個辦法。比方說,在小說《三國演義》裡,羅貫中安排諸葛亮草船借箭,也得給他設定一個大霧天氣的場景。

    安史之亂時,名將張巡守雍丘城,曾利用草人向城外的草人借箭,但是人家張巡也知道在晚上用草人,還要給它們穿上黑衣,不然當叛軍傻麼?

    戰國末年,秦國開始加緊吞併步伐,六國處於弱勢,但並不妨礙他們向秦國派遣間諜對不對?也不能阻止民間的交流對不對?

    昭襄王一代雄主,竟企圖大白天用陶俑矇騙人家,是想讓六華人笑死然後兵不血刃吞併他們麼?

    2.兵馬俑在列陣數量和色澤上不符合規定

    該作者認為,兵馬俑為四人並列,駕車的馬也是四匹,另外根據現在的科學分析,人俑所著衣物五顏六色,故而不符合秦始皇時期的規定。

    該作者的主要證據是,秦始皇統一之後,曾經根據當時流行的五德終始說,確定秦的國運為水德,而水德對應的顏色和數字分別是黑色,因此秦始皇曾經下令:

    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由此,這位作家就認為兵馬俑的各項指標不符合秦始皇時候的規定,因此不是秦始皇時期的東西。

    對於這樣的論證,答主非常無語,這是典型的把書給讀死了。她的問題在於只知書本而缺乏常識。(順便一提,以《英雄》為首的很多影視劇也這麼幹,搞得秦人除了黑色就沒別的服色興趣,跟這個作家是同樣的問題)

    秦始皇陵是秦始皇即位之時就開始修建的,到秦滅亡用了三十多年,大多數工程應當是在統一之前完成的,那會兒秦始皇還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當皇帝,更沒有確定水德之說,難道秦國工匠們要預料到後來幾十年的事兒,所以提前按照水德的標準來製作陶俑?即便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並且確定了水德之後,秦華人就要全部按照水德的標準來穿衣麼?實際上,水德的相關規定,主要是針對朝廷官員以及重大的場合而設定的,並不能夠落實到方方面面。以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軍家書內容來看,就在統一前夕,出征的秦國士兵寫信給家裡要衣服。說明當時軍服根本就沒有達到統一發配的程度,又何談去統一服色呢?

    (睡虎地出土秦軍家書)

    (兵馬俑顏色復原)

    即便說秦始皇真的瘋狂到要讓全華人換裝,那也需要一個過程對不對?現代軍隊換裝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何況秦朝呢?可是秦朝短命,來得及讓所有人都換上黑衣服,並且體現在陶俑之上嗎?再補充一個證據,西漢建立之初,劉邦也認為自己是水德,可是出土的西漢早期陶俑,各種服色都有,為何不去統一呢?

    (西漢早期陶俑)

    因此,說秦始皇兵馬俑是昭襄王疑兵,一沒有歷史依據,二不符合常識,是一種簡單的臆測,算不上合理的學術推理。

    在寫文章、出書都日益簡單的今天,好的作品是有,但是一些魚目混珠的也層出不窮,這樣的東西,讓一些對歷史感興趣而又研究不深的讀者深受其害,也是挺可怕的。

  • 2 # 清流歷史

    真不知道這種造謠都是誰編造的,又是說始皇陵是“羋月墓”了,又是說兵馬俑是昭襄王疑兵了,能不能有一點基本的考古跟歷史素養呢?

    別人不搭理你,你們要吵吵。一反駁你,你們又說這是官方學者打壓民間學者。

    秦始皇陵就是秦始皇陵,沒有疑問,以俑隨葬在春秋戰國就有了,並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哪會拿這個當疑兵呢?

    要多讀書,讀好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人傳頌的“白衣渡江”背後有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