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裸猿的故事

    讓我們先搞清楚魚苦膽為何讓人中毒,然後再談水鳥的事兒。

    由於中醫中的諸多典籍認為,魚膽具有清熱解毒基本功效,還附送明目乃至壯陽更具誘惑的能力,並且在中醫經典如《千金方》《本草綱目》中更是明明白白地寫著:魚膽無毒。

    於是每年都有被愚弄的華人,妄圖透過生吞魚膽來獲得健康上的好處,或者治療一些隱疾或者一些小毛病,主要是面板病。結果非但沒有得到什麼好處,還常常為此喪命,即便有現代醫學提供古時候絕不可能有的保命支援治療,生吞(有毒)魚膽的死亡率依然高達20%。當然,死亡率這麼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生吞魚膽差不多是中國特色病,西方人不這麼幹,不會中這種毒,也就沒有去研發西藥或者現代藥物來專門解(有毒)魚膽之毒。因此,我們也就沒有現成的可解魚膽之毒的特效藥可用,不得不說,我們的藥物研發能力還很落後。

    除了中國之外,東南亞受到中醫薰陶的一些小國或地區,也有人嘗試生吞魚膽,導致中毒。透過現代藥學的仔細研究,日本人率先破解了魚膽為何讓人中毒的關鍵原因:

    那就是某些魚的魚膽中含有一種對人來說可致命的物質鯉醇以及鯉醇相關的化合物,如鯉醇硫酸酯等。之所以稱為鯉醇,是因為這種有毒的物質,主要見於鯉科魚類。因此鯉科魚類,又可稱為膽毒魚類。

    目前已有確鑿證據的膽毒魚類共計12種,它們的魚膽中都含有鯉醇或相關化合物,讓我們記一下它們的名字吧,這其中首當其衝的是,

    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和鱅魚;和鯉魚、鯽魚。

    然後是鯪魚、圓口銅魚、團頭魴、翹嘴鮊、似刺鯿鮈和赤眼鱒。

    當然,我要說句公道話,不是每種淡水魚的魚膽都有毒,但這救不了中醫。因為中醫典籍中明確提到了魚的分類,這讓人就算想給他們辯護都很難,當然還有些人會說,古時候這些魚的苦膽無毒,是現代環境汙染才讓魚苦膽有毒的,是這樣嗎?

    的確,有些魚的毒性並非自生,而是受到養殖環境的影響才會有毒,比如大名鼎鼎的劇毒魚——河豚。由於河豚肉味極鮮美,因此自古就有人願意拼死吃河豚。現在我們知道,河豚自身其實並不生產毒素,它只是和某些細菌(如溶藻弧菌等)共生,才成了劇毒魚類,它給這些細菌提供生存所需的營養,細菌則分泌毒素保護它免遭其它魚類吞噬。因此,養殖在缺乏這些細菌環境中的河豚是無毒的。還有些魚類則可以蓄積環境中的有毒重金屬等變成毒魚,有毒物質蓄積在魚肉和魚脂肪中,吃多了會讓人重金屬中毒,比如汞中毒等。但這主要涉及食物鏈上游的大型肉食魚類,如金槍魚等。

    但是,鯉科魚類的毒素物質,不是因為和外界細菌共生也不是蓄積的環境中的重金屬等汙染物,而是其自身膽固醇代謝產生的一種物質,鯉醇分子式酷似膽固醇,在人的肝臟中,我們的身體也將膽固醇代謝為膽酸,石膽酸等物質,協助機體完成對脂類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圖示:這個類似膽固醇的分子,叫鯉醇(膽汁醇),它通常和硫酸根結合形成鯉醇硫酸酯鈉鹽的形式。它抗熱耐酒非常穩定不易分解,所以不管是生吃還是熟吃還是泡酒甚至外用,都能讓人中毒。甚至還發生過,剖魚時膽汁濺入眼中致盲的案例。

    魚膽中的鯉醇硫酸酯鈉,在吸收進入人體後,透過破壞細胞中的溶酶體與線粒體的膜性結構,導致這兩種重要細胞器功能障礙,溶酶體破裂會導致細胞自溶,線粒體膜被破壞會導致細胞缺乏能量或者誘導細胞自殺,總之都能讓細胞死亡,當多個臟器的細胞開始死亡,臟器功能也隨之紊亂失調甚至衰竭,只死20%的人,已經算現代醫學給力了,可以透過透析除去鯉醇硫酸酯鈉,透過支援療法等待臟器細胞再生,恢復臟器功能。

    圖示:人體細胞通常都存在許多分工明確的細胞器各司其職,溶酶體負責吞噬衰老的蛋白質,對其進行回收再利用;線粒體則是能量工廠,負責細胞中90%的能量供應。

    吞食魚類的水鳥,包括毒魚類的水鳥,為何不會中毒呢?

    不會中毒,未必是因為擅長解毒,江河裡的大的鯉科魚吃小的鯉科魚的時候,可並不會被小魚膽囊中的鯉醇毒死,而水鳥吃魚與大魚吃小魚並無差別,它們都是一口吞,不像人還要分出肉和五臟六腑,挑三揀四的吃。而水鳥不會中毒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鳥和魚一樣將膽固醇轉變成膽汁醇,而不是如人一樣將膽固醇轉變成膽汁酸!

    水鳥吃魚膽沒事兒,但是水鳥要是吃人膽說不定會被毒死呢。習慣膽汁醇的動物未必習慣膽汁酸。這正應了一句話,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深度解讀健康常識,獲得生存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交通運輸專業的就業前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