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的世紀之旅

    生物入侵和生物進化當然存在一定的必然關係。

    簡單的分析一下就能知道。

    生物入侵可以影響生物的進化。

    生物進化或許會成為生物入侵的導火索。

    生物入侵和生物進化一直存在,互相影響著。

    一個物種的入侵可能會極大程度的消滅一個物種的存在,如果時間和條件充足,被乳清物種會淨化出適應能力,或者說選擇遷徙的過程中適應了心的環境,這樣生物就不會滅絕而是得到了新生和進化。

    眾所周知,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過去的無數年中,物種不斷的進行著進化。進化成功就一定是因為環境的適宜,或者環境的威脅。但這都是進化的可行因素。之後進化成功的物種就會成為生物入侵的主力軍,去爭奪領地和相應的資源。這就是生物淨化成為生物入侵的導火索的緣故。

    其實這一切都很簡單的,物種進化了,就證明又能力克服新的環境障礙和生存障礙,那麼意味著這個族群可能成為物種入侵的主力軍。當然因為一個物種的入侵可能會導致一個或者多個物種的滅絕,也會促進物種淨化,成為新的物種。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則罷了。

  • 2 # 純野生科學家

    生物入侵與生物進化是明顯相關的。先只說動物吧,要不然就太長了。

    破碎的生態系統

    整個地球生物界構成了一個總生態系統,但因為地球各個地點間存在地理上的隔離,使這個總系統又演生分化出了數量龐大的子系統。這些子系統間被山脈、江河、海洋、沙漠或者遙遠的距離阻隔著,時間長了,其中的生物就會朝著不同的方向演化,以求更加適應所在系統的生活環境。

    有些生物由於機緣巧合離開自己的分系統進入了其他生態系統,並高度適應了這裡的環境,這就是生物入侵了。對於遭到入侵的生態系統來說,這多半是場災難,很可能導致一次慘烈的“重新洗牌”。注意一個規律:被入侵生態系統的規模越小,它遭受的損失越嚴重。

    悲催的異鷯

    比如斯蒂芬島異鷯事件。1894年,紐西蘭政府在斯蒂芬島建了一座燈塔,並派了一個叫大衛的哥們兒去當守衛。只是一個人在這座無人島待著實在太枯燥了,於是百無聊賴的大衛兄把自己心愛的寵物——一隻懷孕的母貓帶到了島上。這座小島已經“與世隔絕”幾十萬年了。這裡沒有捕食者,所以島上的鳥類——斯蒂芬島異鷯退化了翅膀,拋棄了飛行能力,變成了“走地雞”。貓的到來對它們而言無異於死神降世,只用了幾年時間,這隻母貓和它的後代們就將斯蒂芬島異鷯吃滅絕了。生態系統太小,異鷯們根本無處躲藏,更沒有時間重新獲得飛行能力,只能滅絕。一隻動物(和它的後代)毀滅了一種動物,這怕是生物入侵事件中最極端的一例了吧。

    如果被入侵系統是大陸的大型生態系統,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這類生態系統往往基底牢固,底層到頂層物種眾多,整體適應性、包容性也就更強。這使得有些物種的入侵,只是豐富了一下本地物種的食譜而已,比如齧齒類。而且由於地域面積巨大,入侵過程漫長,受到威脅的物種可以用遷徙、改變食性、演化新技能等方式生存下來,甚至透過進化扳回局面。這時,物種入侵對進化的積極影響就顯現出來了。

    叫熊並不熊,別看毛絨絨

    比如咱們的國寶——大熊貓。這貨的祖先始熊貓是一種雜食動物,主要吃肉,但閒來無事也喜歡刨根兒竹筍換下口味。240萬年前的更新世,氣候轉冷,迫使狼等高緯度地區的食肉動物南遷求生。外來的群居動物佔領了熊貓的棲息地,搶走了它們的獵物,無奈的獨居者只能躲進深山,拿平日的副食——竹子當主食了。為了充分利用竹子中貧瘠的營養,它們改變了自己的消化系統,增加了一種消化酶;為了握緊光滑的竹子,它們的一塊掌骨甚至擔負起拇指的重任,特化成了“第六根手指”,使它們前爪有了抓握能力。所以你看,只要入侵過程別太劇烈,動物們是可以透過演(進)化找到出路的。

    最殘暴的入侵物種

    這個桂冠非智人莫屬。四萬年前,智人利用一串島嶼跳啊跳,一不小心就跳到了澳洲大陸。結果,整個澳洲的生態系統慘遭重新洗牌。澳洲大陸上體重超過50公斤的中大型動物原本有24種,在幾百年內,愣是讓人類吃絕了23種,就剩下袋鼠了。要不是袋鼠蹦得快不好抓,估計也早領了盒飯了。

    總之,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物種入侵也不一定總是壞事。它對對生物進化的作用可以是終結者,也可以是促進者,具體結果還是要取決於攻守雙方(多方)的屬性和入侵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裝修過後,家裡插座太少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