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g198783302

    甲午戰敗後,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在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以康有為為代表的十八省舉人發動了著名的“公車上書”。明確提出挽救民族危亡的四項主張,即:“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

    個人認為:1、為了擺脫原有的政治勢力,就和永樂當年遷都北京一樣。便於變法的實施。

    2、戰略縱深。北京城靠海,一旦天津被打下來那麼進京的門戶就算是洞開了。兩次鴉片戰爭的教訓是很深的,康有為很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他建議光緒皇帝把首都遷到西安一帶,因為那樣迴旋餘地能夠大一些。

  • 2 # 舊時樓臺月

    “遷都定天下之本”的主張從根本上來講是為了給變法圖強運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遷都定天下之本”提出的背景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後,簽訂了又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日漸突顯。歷來主張變法圖強的康有為率進京趕考的舉人發動了著名的《公車上書》運動。並提出了“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的救國主張。

    遷都可營造良好的變法環境

    早在發動《公車上書》之前,康有為就曾多次上書光緒帝力求變法,但多次受到頑固派的阻撓而無法送達。這幾次經歷也使得康有為十分清楚,紫禁城作為大清政府的政治中心,其封建保守思想是整個大清最為濃厚的地方,地主階級頑固派、保守派盤踞於此(旗人環擁,舊黨彌塞),是變法改良的最大障礙。

    而對於頑固派的阻撓,由於改良派實力薄弱無法與之抗衡,便只能避而遠之,效仿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策,以此方能任用新人,拓寬視野,衝破頑固勢力的掣肘,為變法運動的開展打造一個新興且開放的環境。

    除此之外,康有為在對俄國和日本兩國的考察中得出結論:將國都遷往臨海之地,一方面可以加強與外國各界的交往、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臨海地區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為變法提供雄厚的經濟基礎和階級力量。比如他在《俄彼得變政考》中指出:“俄大彼得之大變法也,遷都於臨海之彼得境,大便工商運業之圖強。”即俄國本處內陸,較為封閉,後來透過遷都於臨近歐洲的聖彼得堡港,才得以打通與歐洲的聯絡,從此走向強盛的道路。

    結語:

    康有為的“遷都定天下之本”思想看似十分合理,但卻脫離了實際。第一,遷都之策為國家大事,也必然直接觸及紫禁城內頑固派勢力的根本利益,寄託於毫無實權的光緒皇帝,根本無法實施。第二,就歷史進展來看,當時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性質才是國家弱後的根本所在,遷都只是給統治者換了個新家罷了,屬於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 3 # 二先生—forever

    1894年,甲午戰敗。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賠款兩億兩白銀,割遼東半島的訊息突然傳到國內,在北京應試的舉人群情激奮,痛哭流涕。數千人連屬,公車上書。

    康有為揮毫寫下一萬八千字,十八省響應,數千人都察院門前請奏。“拒和,遷都,練兵,變法”,數千人的上書被清政府所拒,群情激奮。之後康有為致力於變法圖強,在上海等地發行報紙,宣傳維新思想。直至戊戌變法失敗。

    公車上書提出了四項解決辦法,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拒和,遷都,練兵,變法”。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康有為指出,前面三項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只有變法才可以使國家真正的富強起來。

    且說一下權宜之計。

    甲午戰爭已經戰敗,《馬關條約》也已經簽了下來,但是舉國反對,對於這等出賣國家利益的條約還有一些轉機,那就是清政府再鼓士氣,與日本一戰。

    戰爭需要資本,不是清政府想戰就可以戰的,大清弱於日本,甲午一戰幾乎已成定論。但是大清國之大,豈是他們日本可以比擬的,遷都,練兵都是為再戰做的準備。

    歷史已經告訴了他們,大清之國都並不安全,在每一次的戰爭之中,國都都很容易受到攻擊。在晚清這些年,所謂的首都,簡直就像是列強的後花園,沒事就帶些士兵來逛一逛,甚至連皇帝的龍椅,慈禧的龍床他們都上去坐一坐,躺一躺。如此之國都,實在是太不安全了。

    國都不安全,又豈能安心的打仗。俗話說,擒賊先擒王,還沒怎麼打,王就被威脅了,還有後續嗎?所以才要遷都,大清物廣地博,地勢也是錯綜複雜,可以依地勢之險而御天下之兵的地方並不少。首領坐的安穩,軍心才不易動搖。

    所以,想要打仗,必須要保護皇帝安全,遷都才有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肌肉越發達身體就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