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90417861998
-
2 # 鼠貓765
安陸的白兆山桃花巖。
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靜寧縣),一說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4歲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一說生於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
安陸的白兆山桃花巖。
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靜寧縣),一說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4歲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一說生於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濟寧生活23年,從36歲到59歲,度過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在濟寧任城,李白留下了太白樓和浣筆泉兩處著名的古蹟。後來,為了紀念李白,任城還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太白樓路、太白廣場、太白小區等。可以說,李白文化已經成為濟寧任城與運河文化齊驅並駕的兩大核心文化之一。
不過,就在多數人認為李白在濟寧任城生活23年的情況下,同在濟寧轄區內的泗水和兗州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兗州認為李白當年實際安家在兗州,目前兗州有紀念李白的青蓮閣堪為例證。泗水認為李白當年安家在泗水,因為泗水中冊鎮至今還有歷史悠久的李白莊。
那麼,李白當年究竟安家在哪裡?這首先要看李白自己是怎麼說的。李白寫了一首著名的詩作《寄東魯二稚子》,意思就是寫給東魯家中兩個孩子的詩。詩中寫道:“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南風吹我心,飛墮酒樓前”。李白明確說了他安家在“東魯”,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任城、兗州、泗水哪個地方是李白所說的“東魯”。
根據史料記載,李白生活的唐代開元、天寶年間,行政區劃中並沒有“東魯”這個地方,當時兗州稱為魯郡,目前濟寧境內的任城、泗水、鄒城、曲阜都屬於魯郡管轄的縣,所以“東魯”只是當時民間對某個區域的習慣性稱呼。
按常理分析,李白會以什麼地方為參照稱呼某個地方為“東魯”呢?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以魯郡的駐地兗州為參照,稱兗州東邊地區為“東魯”;另一種是以曲阜為參照,因為曲阜是春秋時期魯國的首都,李白稱曲阜以東的區域為“東魯”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無論李白以兗州為參照,還是以曲阜為參照,“東魯”都不太可能是曲阜西邊的兗州,也不太可能是兗州西邊的任城,最大的可能是曲阜東邊的泗水。李白當時沒有官職,經濟並不富裕,所以把家安在偏僻的“東魯”泗水也在情理之中。
李白安家在泗水就一定是在泗水生活了23年嗎?絕非如此。以李白的才華和名氣,他怎麼可能長時間居住在偏僻的“東魯”呢?他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任城度過的,因為他的同族叔叔在任城擔任縣令,李白正是憑藉他叔叔的關照,才得以在任城結交名流,過著“詩酒英豪”的灑脫生活。也正是因為李白長時間不回東魯泗水的家,所以才會非常想念孩子,在《寄東魯二稚子》中寫出“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的感人詩句。
那麼,李白和兗州有沒有關係呢?也有。兗州當時是魯郡的駐地,繁華程度當然超過任城,像李白這樣的大才子,常去兗州結交一些社會名流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後人為了紀念李白在兗州的蹤跡,就建起了青蓮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