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子財經

    新股發行的超募現象主要與中國目前證券市場上的新股發行制度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的新股發行是採用機構詢價機制,由市場決定最終新股的發行價格。

    顯然,機構也不是完全理性化的。面對市場上的某些熱門公司,很容易就給出一個相對比較高的估值。

    比如一個高科技類的上市公司發行價格是10元發行,發行股份2億股,那麼公司籌集資金的目標為20億元。但最後機構新股詢價的結果將發行價提高到了15元,在發行股份不變的情況下,公司就超募了10個億。

    說句題外話,其實證券市場在越來越成熟之後,上市公司的發行新股有超募的,就有募集不足的。

    根據即將開板的科創板25家新股發行募集資金的情況統計,有八成以上的公司都是超募。超木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對公司助力良多,用的不好,反而會將公司拖下水。

    對上市公司的考驗,是這些超募的資金用在什麼地方?有的公司用在自己的主營業務擴大上,經過幾年的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有的公司將超募的資金直接放在銀行進行委託理財,雖然不思進取,但獲得了一個不錯的穩定投資收益,也算對得起股東;還有一些公司將超募的資金,投資了一些與主業不相干的專案,最後都失敗了,反而拖累了上市公司的發展,使公司的發展陷入了困境。

  • 2 # 思考A股

    首先,這是對社會資金的一個浪費。上市公司的投資專案需求資金就這麼多,你給它更多的錢幹什麼呢?完全是多餘的。多出來的錢,上市公司也沒有投資專案,只能閒著。好點的公司可能會拿去買理財產品,這樣收益相對穩定,對股東還算負責。有些不負責任的大股東,可能就會動歪腦子隨便虛構一些投資專案把錢花掉,那可真是罪過了。有些人可能會說,不是有法律法規在約束上市公司嗎,哪能隨便給它們去買理財產品或者亂投專案?這是理想的想法,實際上大股東有很多方法規避這些約束的。不然,那有那麼多公司買理財產品,或者投資鉅虧。可見,超募實在是容易出事。還不如按照投資專案預算募集資金,該花多少募集多少。將多餘的資金,給那些需要資金的企業吧。

    其次,超募資金侵吞了二級市場的股價上漲空間。超募資金的實現,需要大幅提高發新股申購價格。也就是說,很多機構為了拿到申購新股的通行證,往往都會大幅提高申購報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提高入圍新股配售的機會。這樣,機構互相攀比,申購價越報越高,最後,遠超該公司的利潤支撐價,到了二級市場股價一步到位,只能跌跌不休,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買單。大家可以看看,目前新股上市後的走勢是不是大多數都是這樣。這幾年的次新股,好多是上市後就是頂部,然後進入中長線的下跌趨勢之中。只能等待將虛漲的部分價格跌掉才會止跌回升。這對二級市場來說,是一種非常不友好的模式。

    有些投資者可能會說,我就是看好這個公司啊,我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我也不在乎上市公司如何處置這些資金。這純屬是投機性了。如果你對上市公司如何花你的錢都不在乎,只為了新股申購。一旦出現新股上市跌破申購價,你怎麼辦呢?當然,在很久以來,都很少出現過這種情況,中籤新股都是賺錢的多。但是,在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後,股市可能會改變哦。

  • 3 # 杜坤維

    新股超募是三高發行的後遺症,那三高,高股價、高市盈率和高超募,正是因為高股價和高市盈率發行才會有超募問題。

    最早出現超募也是普遍出現超募的是2009年的新股市場化發行改革,由於制度監管不到位,人情報價或者是胡互臭腳的報價導致發行價越來越高,出現嚴重超募。

    科創板也出現了部分個股的資金超募,主要是對科創板炒新的期待,導致機構報價較高,

    資金超募副作用多過利好,二級市場本來就缺錢,走勢不振,發行人獲得超過募投專案所需資金,等於是超預期抽離二級市場資金,會加劇二級市場資金的緊張,導致二級市場中走勢更加低迷,像市場化改革的三年,二級市場跌成狗,一級市場紅火的不得了。

    如果發行人獲得超募資金,使用好超募資金,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這也是一件功德無量 好事,問題是發行人獲得超募資金,有的用於買房。有的用於買車,有的用於存款,有的用於理財,有的甚至被大股東佔用。很大一部資金被浪費了,這就是百合而無一利了。

    另外發行人是根據募投資金和發行數量來確定募投資金的,在發行人發行數量不變下,出現資金超募,說明發行市盈率提升了,股價提高了,投資者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獲得同樣的股份,,減少了二級市場投資者盈利空間,甚至新股直接破發,這是非常不利於二級市場投資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吊帶之類的人像片,怎麼拍攝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