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妞妞毛毛的媽

    生活是個最好的老師,做的多了經驗自然風富。我告訴你一個小竅門:用韭菜餡包餃子,調好的肉餡,和剛切好的韭菜放到一個盆裡,不要攪拌,看它們兩種餡的量,然後乾麵粉倒進盆裡,乾麵粉的體積和兩種餡的體積,一樣多,就可以調餡和麵了。這樣做,一般面和餡的比例基本正好。我這樣說,你們能看明白嗎?有不清楚的地方,關注我,我們私聊。

  • 2 # 鄉鎮炊煙

    如果一斤菜再加肉的話,正常情況下活一斤半面,沒有那麼絕對,因為自己包沒那麼精準,有時候餡大點小點的不太一樣,但我堅持剩面不剩餡,因為剩餡了還要再和麵,如果剩面就可以任由你處置了,或者是烙餅,或者是擀麵條都可以的

  • 3 # 餓域美食

    包餡不是剩面,就是剩餡,是挺鬧心的。根據在品牌餃子工作一段時間的資料和多年做飯的經驗,現分享如下:

    1、品牌餃了館裡每個餃子都是要上稱稱克數的,包括和麵,下劑,調餡,包制整個過程都是要上稱的,最後成品餃子每盤上下不超過5克;

    2、自己家做不用那麼麻煩,但要想最後能整好不剩面或餡,大體上還是要上稱的,首先要知道自己最終要包多少個餃子,才好確定用多少餡,多少面;

    3、先說和麵,一般和麵的比例是500克麵粉加水250克左右,你能得到700-750克的麵糰;

    4、再說調餡,用了多少肉,打多少水,加多少菜,最終得到餡的重量應該是麵糰重量的1.5倍左右,家裡沒有稱的只能看堆的大小了;5、再說包制,家裡有稱的簡單了,先下劑,每個劑子的重量8-9克,擀成直徑8.5釐米的麵皮,包入餡料12克左右,每個餃子總重量21左右;

    5、那家裡沒有稱沒辦法稱怎麼辦,首先餡料得是麵糰重量的1.5倍,這個看堆應該能估計的差不好吧,再次包制的時候,根據包制的數量,將麵糰分成6等份,每份包15個餃子左右為宜,如果包的多就分10等份,麵糰分幾等份,餡就分幾等份;

    6、每份對應如果每一份稍微剩點面或餡可在下份調整,因為每份包制的數量不多,調整也是微調整,差別不會很大哦。另除了那些上電視節目的表演麵點師,大多數餃子館裡的麵點師包子都是上稱的,不上稱他們包的餃子也不能保證每個都一樣重,且即使上稱每個餃也允許有2克的誤差呢,所以不要能自己要求的太高哦,嘻嘻,希望你能有所幫助!

    以上為包餃子的克數,包包子也可依理計算!

  • 4 # 素彩生活

    包餃子,掌握餡與麵皮比例正好,其實也不用像德華人做食物那樣準確計量,好像主婦們還沒有那個習慣。一個長年為家人一曰三餐,不辭勞苦,不厭其煩,且樂在其中的主婦,餐桌上豐富多彩的飯菜,鹹淡適宜,葷素搭配,眾口兼顧,飯菜不多不少,家人都能吃飽吃好,頓頓光碟,不光是對主婦精湛廚藝的考量,更多的是日積月累的經驗,家中大廚若能如此,那麼包餃子,你還用擔心麵皮餡料不正好嗎?

  • 5 # 藍天白雲61070563

    謝邀。這個好辦呢,眼就是稱,先活好面醒著,然後切肉剁肉餡,肉餡由各種油餵著,再找點菜,切好,拌在肉餡裡,看看面,看看餡,包餃子時眼睛總是看著,心裡計算著面與餡的大體比例,面一半了,餡一半了,就正常包下去,總是正合適的的,餡少,小餡,餡多,就大餡。靈活一點,萬事大吉。

  • 6 # 月光143555811

    做包子和餃子除去精確計量外,怎麼才能做到面和餡的比例正好?

    發麵做包子或者和麵包餃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麵食製作方法。包餃子和包包子包好完工後,可能會剩下沒有用完的麵糰或者餡料。

    現實製作過程中,包餃子和包包子要做到一點不剩恰到好處。除了經驗豐富的麵食行家。或者是電腦控制的機器。可能或多或少會剩下一種。要我說剩下就剩下唄,其實不用那麼糾結,熟能生巧是經過多次的實踐。經常做就會掌握技巧有經驗啦!

    我幾乎每個星期會包一次餃子,包包子的次數會少一些。我包餃子和麵一般會用一個固定的麵碗裝麵粉,把碗當做計量單位,用幾碗麵粉一般根據家人的需要,大致每次就是這麼多的量。調餃子餡料也是用固定的盆裝,次數多了也就掌握了比例。每次包好基本上不剩。偶然剩下了的餃子皮,當餃子快煮好時入鍋同煮,煮好撈出拌上調料汁就當拉麵吃吧!還可以灑上芝麻檊開,放油鍋中炸芝麻葉也很美味好吃。餃子餡剩下和點麵粉和芡粉,做水煮丸子也不錯啦!

    我包包子就不會剩下面團或者餡料了,因為包子檊皮可大可小,可薄可厚。餡料多少看著來包,就不會剩下一種了。當然首先發面的量,包子餡料的多少,需要憑實際操作經驗。如果還掌握不好比例,那就經常做包子或者包餃子,透過多次的實踐就會總結經驗,實踐可以出真知。

    我的回答不知題主還滿意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鬥魚直播下架,這是要倒閉的節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