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alvin5152328071

    完全不是,理論上F18出色的完成了海航的需求。可變後掠翼的F14多用性肯定沒有F18好。實際上f35取代f18到是有可能讓海軍航空兵沒落。但是現在說的也是可能最後的結論要過幾十年後判斷

  • 2 # 橄欖情愫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F-14的退役以及F/A-18家族統一美國海軍航母甲板,應該是美海軍艦載機戰鬥力的提升才對。

    F-14是單純的重型空優戰鬥機,F/A-18是中型多工戰鬥攻擊機。F-14的存在是為了應對當時蘇聯的遠端轟炸機對美國海軍艦隊實施海上核打擊,所以它最初配備的武器只有各類空對空導彈,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很有限。即便在蘇聯解體之後、海空威脅不復存在,F-14能搭載的空對面武器也只有炸彈而已。相比之下,F/A-18雖然個子小、空戰能力較弱,但它是個“多面手”,能空戰,也能掛載各種空對面武器執行打擊任務。兩者相比,顯然F/A-18的作戰效率比F-14大太多。

    並且,在2006年F-14退役之時,“奔四”的F-14已經全面老化。而且作為重型、可變後掠翼戰鬥機,它的保養、維護成本太高,從經濟上來說並不划算。1970年代F-14服役之時,美國正處在與蘇聯的冷戰高峰,國防經費相當充足。冷戰結束後,國防經費大量縮水,F-14就成了吞金獸。軍隊也會算賬啊,F-14又費錢、作戰效率還不如維護成本比它低很多的F/A-18,那麼軍方當然會讓老邁的F-14退役。

    再說說海軍艦載機是幹什麼的:他們的主要任務不是艦隊防空、甚至不是奪取海上制空權,而是從海上對敵人的地面目標發動打擊。實際上空軍航空兵的主要任務也是對敵人的地面目標發動打擊 --所有的制海權、制空權的爭奪,都是為了影響地面!F-14只是擅長前兩點(艦隊防空、奪取海上制空權),並不擅長對地打擊。F-14的存在,是因為當時美軍在海上處於守勢。現在海空威脅不存在了,F-14可以壽終正寢了。

    再說,有了AIM-120導彈,F/A-18的空戰能力也不弱。雖然AIM-120的射程比不上F-14搭載的AIM-54不死鳥,但空空導彈不是單單拼射程的,前者的靈敏度要比後者高很多。也就是說,AIM-54只能遠端攔截敵轟炸機等大型飛機,目標不能有高機動能力,但AIM-120可以打擊具有高機動能力的敵戰鬥機。這樣來看,F/A-18使用的AIM-120要比F-14使用的AIM-54更先進。所以要說艦隊防空和爭奪海上制空權任務,F/A-18也夠用。

    現在又有F-35C加入,美國海軍的艦載機力量如虎添翼。有了這種隱身打擊戰鬥機,美國海軍可以做到“悄悄地進城,打槍的不要”,在敵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端掉他們關鍵的地面目標。這就更沒F-14什麼事了。

    F-14代表著一個時代,但那個時代已經遠去,當年的威脅已經不復存在。

  • 3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學渣從10分考到50分,學霸從100分掉到80分,雖然學渣進一下步了40分,學霸退步了20分。雖然它看上去退步了但是它仍然是它一。而美國海軍航空兵就是這樣的真實寫照,雖然一代名機F-14退役了,由F/A18接替,但是依然沒有人能撼動它藍星第一的學霸地位,更何況紀律委員毛子已經倒下,剩下的一幫學渣根本沒有人能威脅到它的地位,至少直到現在也沒有。

    首先F/A-18A/B/C/D大黃蜂和F/A-18E/F超級大黃蜂是不同的概念,超級大黃蜂是在大黃蜂的基礎上整體放大,但是它們的零件卻是不能通用的,基本上是可以算是一個全新設計的機型了。F是海軍艦載機使用的字母編號,A是空軍攻擊機使用的字母編號,這說明大黃蜂不但擁有著海航需求的效能能,而且還擁有著攻擊機對地攻擊的效能。所以大黃蜂以多用途的效能承擔了許多工,在服役之初任勞任怨,F-14不幹的舔地累活就交給了F/A-18,在維修和保養過程中F/A-18明顯比F4更簡單,而且價格更便宜。

    而當毛子倒下後,美國沒有太大的壓力,所以也就不必繼續同時使用F14和F/A-18,所以最終考慮淘汰F-14,畢竟未來的舞臺也要給年輕人讓位置嘛,而且大黃蜂的表現也令海航相當滿意,並且改進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效能那是比A/B/C/D型更優秀。而且還發展出了電子戰機,減少艦載機型號的使用,對於今天講究通用效能來說更加有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段泥紫砂壺泡巖茶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