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909693937601

    @季節的產生跟自轉週期公轉週期等因素關係不大。決定四季產生的是行星的轉軸傾角,即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交角,這個交角決定了行星表面不同位置在每年不同時間內不同位置處單位面積能夠接受太Sunny照的能量的大小,正是由於這種單位面積上光照的大小不同才產生了季節變化。地球的這個角度為23.4°,所以一年當中不同位置上的溫度會有較大變化,而水星的轉軸傾角為0.01°(資料來源轉軸傾角),幾乎是0°,就是說它表明不同位置的光照度是嚴格按照赤道呈對稱分佈的,不會隨著公轉而改變,這樣決定水星表面溫度變化的因素只有自轉沒有公轉,也就不會產生季節變化了。如果不明白轉軸傾角和溫度變化的關係,那麼可以看下文;如果瞭解了就不用看了。拿地球為例,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即黃道平面,地球自轉軸垂直於地球的赤道平面,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就是黃赤交角,大小約為23.4°。這意味著,地球是在斜著身子接受太陽的光照的。我們把太Sunny直射在地球上的位置叫太陽直射點,這個位置是接受太Sunny照能量最高的地方。如圖所示,地球是這樣斜著繞太陽運動的。當地球運動到上圖地球軌道的最左端的時候,即下圖這個樣子。我們可以發現地球雖然在不斷自轉,但是太陽始終直射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一直在赤道以下的南半球,我們把太Sunny直射在地球上的位置叫太陽直射點,那麼這個時候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所以在這段日子裡隨著地球不斷公轉,大約3個月之後,地球的位置由最上圖的最左端運動到了軌道的最下端,這個時候太陽直射點就已經逐漸運動到了赤道上,這個時候南北半球的日照量對稱相等,所以溫度都差不多,但是這個時候是直射點遠離南半球,南半球開始變冷,對應的北半球開始變暖,所以對於北半球來說是從冬天過渡到夏天的春季,而直射點正好在赤道上的這一天就是春分。地球再公轉3個月,直射點上升至最高處,就是天文學上夏天的開始——夏至。然後回來說水星,轉軸傾角是0°,太陽直射點恆定在赤道上不變,南北半球接受的太Sunny照是對稱的,這樣每天之內溫度情況雖然會有所變化,但是每天同一時刻所接受的太Sunny照的量卻變化不大,所以就不會出現季節變化這種以公轉週期為變化週期的季節現象。當然影響行星某個位置的溫度的因素還有很多,除了空氣流動、地形地勢、地表成分等地理學上的因素之外,行星與恆星的距離也會影響行星接受光照的量,規律就是遠日點接受的少近日點接受的多。對於其他偏心率比較小的行星來說,距離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水星的偏心率高達0.2,所以水日距離對水星表面的影響很大,加入水星上一個位置A的正午時分正好是水星處於近日點的時候,這個位置便是同緯度地區最熱的時候,然後隨著水星自轉加公轉,水星下一次過近日點的時候位置A確是子夜了,溫度極低,只有水星第二次過近日點的時候,位置A才有是白天而且大約是正午時候,所以這個週期大約是水星上的三天、或者說是兩年,這個週期已經和一般意義上的季節變化不一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丹真老了!全英賽決勝盤崩盤再度一輪遊,你認為他再如此堅持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