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釵是落選了,可是林黛玉和賈家三春都沒有參加啊

11
回覆列表
  • 1 # 文學與教育

    林黛玉為什麼沒有入宮採選?

    薛寶釵是入宮採選人之一,有人認為這是真的,也有人認為是薛家母女放出的風而已。但不論怎樣,薛寶釵肯定是符合入宮採選條件的。

    比較公認,並且大家認可的條件之一,就是你的出身必須是包衣。薛寶釵的家族如此的身份,應該是無疑的。

    與薛寶釵相比,林黛玉根本不輸寶釵,但他卻沒有入宮採選,我們判斷,他很有可能沒有包衣這樣的身份。

    元春是入宮採選的,這也證明賈傢俱有包衣身份。我們也覺得,四大家族可能都有包衣的身份。

    門子又說 : “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也道出了四大家族,相互依賴相互為用的關係,由此我們也能夠判斷,他們很有可能都有或曾經都有包衣的身份,也只有這樣,他們才更能夠產生強強聯合的效果。

    包衣的身份在清代是非常重要的,這裡的包衣主要是指,那些直接服侍皇帝的奴才。

    其實,林黛玉的出身是不凡的,第2回所寫 : “林如海之祖也曾襲過列侯的,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只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到了如海便從科第出身。”

    當然,入宮採選不是你被採選人或家庭說的算的,而是由朝廷說了算,你不在入宮採選之列,只能說你的條件不夠。

    而林黛玉條件不夠的話,很大的可能就是他的身份。

  • 2 # 百年樹妖

    不邀自來。

    黛玉沒有參加入宮採選,是因為黛玉既達不到採選的硬性條件,而且林家也沒有讓黛玉去採選的必要。

    01

    入宮採選,是採選女官,女官對候選人有要求,黛玉達不到

    女官是指高階的宮女,女官又稱宮官,有一定的品秩,並且領有俸祿。其工作範圍包括管理較低階的宮女,訓練新入宮的宮女,照顧公主、皇子等。

    簡而言之:女官要有德有容,要做事,有管理,相當於一份工作。

    女官對候選人的要求:

    1)要做事,身體要健康:黛玉自從生下來,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但凡吃飯便吃藥,是一個美人燈。而作為女官,吃穿住行、行事管理,都有規定,這樣的強度,黛玉肯定是承受不了的,身體就不允許。

    2)女官雖然對家世沒有明確的要求,但也是條件之一:《紅樓夢》的背景並不是清朝,而女官制度在清朝時廢除。所以不拿清朝選秀女的制度來要求女官。

    但是,林家是清貴的讀書之家,這樣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有一種天生的傲氣。而女官是要在宮裡左右逢源,並不適合林黛玉這種清高的女子。

    02

    女官做到好,有晉升空間,可以暗中輔助家族,而林家並不需要

    林家是讀書之家,林如海更是探花,放任鹽道,可見皇帝器重。在林如海活著的時候,林家已經很顯赫了,不需要在加強家族力量,不然會招致皇帝猜忌。

    元春從女官到皇妃,應該是艱辛重重,所以才說“送我去那見不得人的地方”。黛玉柔弱,家中也捨不得她去吃苦。

    而寶釵所處的薛家,已經家道沒落,薛蟠紈絝,不堪大任。所以,寶釵參加採選,憑藉寶釵的聰慧,薛家的財力,寶釵如果入選,應該能很快晉升為高階女官,成為家族的助力。

    林家並不需要黛玉成為林家的助力,所以黛玉根本不需要去參加採選。

  • 3 # 海闊天空詩酒花

    這個問題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來說。主觀上,黛玉本人和黛玉身後的家人沒有這個意願;客觀上,黛玉完美規避了採選的時間。

    一、在書中唯一一次明確提到的入宮採選活動中,林黛玉年紀尚幼,不可能參與採選。

    書裡第四回,提到薛蟠上京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送妹待選”。

    因為書中明確寫道,薛蟠是在準備上京之時遇到被拐子拐賣的英蓮的,之後才發生了打死馮淵的事件。這個案子到達賈雨村手中時,馮家已經告了一年的狀,而此時賈雨村剛送黛玉抵達賈府不久,寶釵一家還沒到達賈府。

    這樣算起來,寶釵得到待選資格到進入賈府,至少有一年多的時間,她應該是在十三歲到十四歲之間得到這個採選名額的,這個年紀也合理。

    而這時黛玉多大呢?根據書中的描述,她是在六歲喪母之後出發投靠賈府的。黛玉到了賈府之後,護送她的賈雨村就馬不停蹄地到應天府上任去了。一到任,就接下了薛蟠指使人打死馮淵的案子。在門子的指點下,賈雨村也沒花多少工夫就迅速結案,放過了薛蟠。而之後薛家就到了賈府。——所有這些事情算起來,一年之內完成綽綽有餘。也就是說,薛寶釵是在林黛玉進入賈府之後不久進入賈府的,照理也就是同一年的事。

    如果要嚴格遵守這個時間推理,就得接受寶釵比黛玉大很多的事實:大概黛玉還是六歲幼女時,寶釵已經至少十三歲,有選秀資格了。

    很多人無法接受這個結論,畢竟從書裡的故事看起來,寶釵最多也就比黛玉大個三四歲的樣子。但寶釵在進入賈府之前已經可以參加選秀,這是不爭的事實,除非黛玉路上蹉跎了好幾年才到達賈府,或者黛玉進入賈府後又消磨了好幾年,寶釵才來到,否則無法解釋時間線的不合理。

    很顯然人物的年齡問題是作者出於某種原因刻意模糊的,那就不必去深究。反正不管寶釵是比黛玉大三四歲還是七八歲,都可以輕易計算出,寶釵以十三到十四歲的年齡參加選秀時,黛玉應該還不到十歲,頂多十歲出頭,這麼小的孩子,根本沒達到選秀年齡。所以書中唯一的這一次採選活動,跟黛玉無關。

    二、黛玉在賈府長大後,書中再無提到採選活動。即使有采選活動,林黛玉也有諸多不參與的理由。

    選秀照理不止一次,黛玉在賈府住了下來,慢慢長大,總有一天會到達可以參加選秀的年齡,為什麼後來也沒有參加呢?

    只能說,書裡沒寫就是沒寫,因為作者根本沒打算安排黛玉往選秀那條路上走。

    1.黛玉本身的性格和追求,就是和入宮選秀這個路徑背道而馳的。某種程度上她算是女版賈寶玉,一個離經叛道者。從她隨手拋擲皇帝賜給北靜王的鶺鴒串珠並斥之為“臭男人”拿過的東西,以及她為歷史上五位紅顏所寫的《五美吟》來看,一般女孩子視之為榮耀的宮廷身份,在她眼裡不但毫無價值,恐怕還是她唯恐避之不及的東西。

    所以,黛玉本人的主觀意願絕對不會是願意參加宮廷採選。倘若因為某種外力強迫她走上這條路,估計她也會從內心強烈反抗,最終必然釀就悲劇。林黛玉是書裡的主角,雖然她的故事註定是悲劇,但是沒有必要用這種節外生枝的方式來展現。

    2.林黛玉畢竟不算正規的賈家人,如無特殊情況,賈家應該對她維持基本的尊重和照顧。代替黛玉父母作主,讓她入宮採選,這是不合適的。

    雖然黛玉父母早逝,寄居在賈府的她事實上算是賈府成員,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黛玉自己都曾經向寶釵吐槽自己不是“正經主子”,難免有下人怠慢。既然黛玉嚴格算起來不算賈家女兒,就算要選秀,賈家也不應該讓黛玉去。賈家自己又不是沒有女兒,有三春在呢。如果要參加採選,不送自家女兒,卻送親戚家女兒,算不算欺君呢?

    3.如題主所言,不但黛玉沒有參加採選,三春也沒有。說明參加採選其實不是一件好事,如有可能,能免則免。

    其實元春省親時說的話已經表明了,正常女孩兒都不願意入宮的,那是一個“見不得人的去處”。一入宮門深似海,父母親人此後再難相見,深宮生活又需要步步小心,日子過得不壓抑才怪。

    所以,有一個賈元春在宮裡已經夠了,賈府沒必要再把其他女孩送進宮去。別說黛玉不是正式的賈家女兒,就算是,黛玉本人不願意,賈府又何必把她推向那“見不得人的去處”?

    至於寶釵選秀,那是薛家的事情,也說明薛家的境遇不如賈家,還是有必要靠女兒入宮來提振一下。不過既然失敗了,這事就算完結了,況且寶釵年紀漸長,也必然會超齡,自然後來也不必再考慮選秀的事。

    拋開選秀一事是好是壞不談,賈府已經成功把元春送進宮中,並且發展不錯,也在事實上一度成為賈府的有力靠山。那麼正常來說,即使賈府有心再往宮裡送進第二個女孩,成功率應該也不高。皇帝也應該要注意平衡的,總不能讓一家臣子獨大,宮中秀女這樣的“名額”,應該也是作為皇家榮耀平均分配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賈府再參加採選就沒有意義,自然就不必湊這熱鬧了。

  • 4 # 微影悼紅

    《紅樓夢》裡,薛姨媽一家進京緣由曾提及寶釵進京採選之事,但只是寥寥數字點到為止,至於採選經過,採選結果都未有交代。一大緣故是作者為了隱去故事背景所為。如若道出採選細節,必然暴露所處朝代。與第一回別有用心的宣告“朝代年紀,地理邦庾,失落無考”背道而馳。

    但從書中大量的細節描寫,我們可以得知:此書是作者曹翁的家族自傳。所處年代就是清朝無疑。這樣一來,黛玉不去採選便好理解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大清採選的物件是“在旗”女子。

    我們知道,賈府時曹家的原型。曹家祖上是遼寧人,遼寧被多爾滾攻佔後,曹家投降了後金,成為滿州包衣。後來多爾滾被殺,曹家由原來的王府包衣轉成內務府包衣,在三旗以內。所以元春可以採選就不難理解了。而一個家族只要有一個女子被相成妃子,其他姐妹便無需再去採選,三春便可以不用再參加。

    而寶釵出身皇商,應該是在戶部掛職了,屬於包衣身份,所以需要參加採選。黛玉就不同,她祖上一直是江南人,是漢人身份。沒有資格參加。這是第一!

    其次、黛玉年齡不夠。

    清朝採選女子年齡須在十三歲以上。每三年採選一次。

    寶釵初入賈府時,是十三四歲,因為不久他就十五歲生日了。寶釵比黛玉大三歲,所以那年採選黛玉不到十一歲。不滿足採選的條件。

    而即便又過了三年,黛玉也是不需要採選的,因為黛玉是孤女,一來不符合聖上體恤臣民的舉動,二來也不太吉利。再者黛玉自小有不足之症,體弱多病,在身體健康方面就不行。便是參加也選不上。

    所以,各種原因下來,黛玉肯定不需要參加採選。

  • 5 # 潤楊的紅樓筆記

    《紅樓夢》一開篇就講了,這個故事沒有年代可考。不能把某個朝代的選秀規矩套用在《紅樓夢》裡,從寶釵待選來看,這個故事裡的選秀不是固定的,而是皇上臨時決定的。

    我們看看寶釵進京的原因【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徵採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所以寶釵進京待選。寶釵待選的是女官,不是妃嬪。

    寶釵待選的時候,林黛玉年齡還小,大約十一二歲,不夠年齡。因此沒有參加選秀。

    後來是否有選秀活動書裡沒有寫。據潤楊推測,如果有選秀,也是向上次選秀一樣,適齡人員的名字報到部裡,由部裡進行首輪篩選,符合條件的,進入下一輪,也就是入宮待選。不符合條件的,直接淘汰。寶釵應該在部裡稽核階段就被淘汰了,所以書裡沒有寶釵入宮待選的描述。

    黛玉是符合待選條件的,她是列侯的後裔,蘭臺寺大夫的女兒,本身又才華橫溢,容貌美麗,氣質風流婉轉。如果黛玉參選,肯定會一路過關斬將,高奏凱歌。但是黛玉和寶玉一樣,厭惡仕途經濟,而黛玉的母親和父親生前,肯定會對黛玉的未來做過規劃,那就是不入宮。

    想當初,不凡的賈敏,沒有入宮待選,而是嫁給了探花郎。說明賈母和賈代善,不願意賈敏被當做家族的犧牲品,到皇宮那個看起來,尊貴無比,實際上固定無比的地方受苦。林如海和賈敏當然也不願意黛玉,作為犧牲品,被送進宮裡,他們希望黛玉找一個好婆家,與如意郎君一輩子倖幸福福的生活在一起。他們給黛玉找的如意郎君當然是賈寶玉。

    賈母自然尊重黛玉父母的意願,不讓黛玉進宮。當黛玉的“親名達部”時,賈家會通過自己的力量,讓黛玉在部裡落榜。這樣黛玉就不用進宮待選了。

    正是由於黛玉沒有參加入宮採選,黛玉和寶玉才演繹了一場曠世絕戀。直到今天人們還為這場戀情扼腕嘆息……

  • 6 # 青草無為

    為什麼不要黛玉參加入宮採選,賈府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量:

    第一,在林黛玉尚未成年時,就父母雙亡了,家裡也沒有哥哥弟弟。所以,她一身輕鬆,就是進宮也沒有什麼進取之心,不像賈元春那樣揹負著家族的使命,非進宮不可。進了賈府後,賈寶玉更是把她喜歡得不要不要的,就是賈政等有這個想法,賈母也會攔著不許的。

    第二,林黛玉愛哭,也很任性,說翻臉就翻臉。如果非逼著她入宮,那不得在皇帝面前把十八般武藝都拿出來?在皇帝面前就鬧翻了,皇帝要發起火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個爛攤子,誰也收拾不了。賈府一掂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相安無事最好。

    第三,薛寶釵也是準備採選才進京的,自進了賈府後就沒了下文。這可以看出,四大家族賈、王、史、薛的“帶頭大哥“賈家覺得沒有必要再送一個人去了,賈元春已經在裡面混得風生水起的,有她為四大家族代言,就夠了。大家對寶釵的態度基本就決定了對黛玉的態度。

    第四,那個時候,賈府還是有要雨得雨要風得風的能力的。賈蓉的老婆秦客卿死後,賈珍要大辦喪事,但名分不好看,賈府馬上找人給賈蓉捐了官,可卿的名分就補起來了,最後辦的風風光光的。通過這件事,賈府認為,有祖上積攢下來的功業,自己還能吃老本,不怕。

    這麼一看,賈府幾乎就沒動過送林黛玉入宮採選的心思。寶釵有這個想法都被打壓下去了,把好的留著好的給自家人,豈不是更好?

  • 7 # 行走在加拿大的文青

    不僅林黛玉沒有參加入宮採選,金陵十二釵也僅僅薛寶釵參加了,而且作者對於入宮採選之事行文極其儉省,正應了作者開篇提出的不要追究朝代,畢竟這種事情寫多了很容易就看出來是影射哪個朝廷,大可能變成禁書。

    如果單論林黛玉為什麼沒有參加入宮採選,倒是可以有很多理由解釋得通。

    首先,林黛玉不符合採選年齡、家世等各種要求。其一,年齡不夠。入宮採選年齡一般在13歲到17歲之間,林黛玉比薛寶釵小三歲,薛寶釵第一次進賈府準備採選應是13歲左右,因為後面章節提到王熙鳳發愁怎麼操辦她15歲生日。林黛玉那時間才10歲左右,不夠採選年齡。其二,林黛玉是林家孤女,皇宮採選不能讓人絕戶。其三,隨後林黛玉父親死了,她得守孝三年。守孝期間應是不用參加入宮採選的。其四,林黛玉自幼生病,皇宮採選肯定得身體好的。其五,如是清朝,林家不屬於包衣或滿清,不能參加採選。

    其次,從十二釵都沒參選看,應該不是強制選秀,那麼林家就沒必要、也絕對不捨得林黛玉參加選秀的。這些參加選秀的女孩子,想必是家裡想要強大家勢,才刻意培養選秀之才。林如海就這一個女兒,被賈母寵的伶牙俐齒,壓根就沒準備參加選秀。林如海自己探花出身,又是鐘鼎之家,換句話說就是林如海出身貴族,又才智一流,根本不需要自己女兒去爭門面。而元春省親一回,抱怨自己在那不得見人地方,還不如貧寒之家能享受天倫;賈政回話大意就是沒想到你給咱家帶來這麼大榮耀,你好好伺候皇帝,不必掛念家裡。從這一節可見,元春是抱怨家裡送她進宮的,如若是滿足條件女孩人人必須參加選秀,那就沒什麼可抱怨的,她能從選為女官努力到皇妃,還能回家省親,應該很慶幸才是。

    最後,最重要的原因是林黛玉是來給賈寶玉還淚報恩的,始終要圍在賈寶玉身邊,不能整天圍繞著皇宮選秀準備各種課程,那就不是紅樓夢了,應該是一部皇宮選秀大全。

  • 8 # 青木皮

    從賈元春省親回家的狀態,哭泣哽咽,進宮二十年還哭訴當初家裡為何送她入宮,去那見不得人的地方,哭訴不滿之心。認為茅廬鴉舍粗布生活也比那錦衣玉食幸福。元春的不幸生活賈府早已知道,元春往家寫信告知好好撫養寶玉,宮中的生活也必往家說過。當了入宮女兒元春的孃家人,日子也不好過,女兒在皇宮惦記,有點風吹草動便人心惶惶,不知如何。元春升妃,賈政等被叫進宮,家裡不知怎麼回事,急得團團轉。打發下人催,賈政得知信告訴下人回去告信。這一團亂!女兒為妃也日夜懸心,唯恐有個不周。

    這樣的富貴是揪心的,把人心在火上煎熬。未來不確定,安危無常。所以,鴛鴦拒絕賈赦,在賈母面前的發誓,別說寶玉,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我也不嫁。這基本上是有表現當初元春不樂進宮而被送宮進的話語。所以,在對待鴛鴦問題上賈母便由了鴛鴦。而且賈母當初反對元春進宮,元春當初以德才被招進宮。所以黛玉一來,賈母問黛玉讀了什麼書,便說讀了四書。黛玉問賈母姐妹們讀什麼書,賈母說讀的什麼書,些須認得幾個字。探春忌寶玉把女兒們詩書外露,也有此意,不以有才外露。而且賈政怕元春埋怨,當初臣無意徵鸞舍。那是元春才德出眾被知而奉旨應徵而召。

    所以,鴛鴦罵她嫂子,不管我死活,把我往那送,不管我過死活,你們當國舅爺樂呵。賈母必不會讓幾個孫女們去,包括黛玉。骨肉分離怕驚受怕的滋味不好受,經驗之談,誰還去。賈母寧可給寶玉娶一窮人家女,也不大稀圖富貴了。

  • 9 # 鑽石鼻子風谷秋糧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就是一般人會把林黛玉作為兒女私情戲的對手,甚者性幻想的物件,又或者可以談婚論嫁的一般貴族小姐,像崔鶯鶯或者杜麗娘那樣柔情似水的單純女子。而黛玉要遠複雜的多的多。其實我想,曹公筆下的林黛玉實際上是一種精神的隱喻,就像雅典娜從宙斯的頭上生出一樣,這裡我不多說,我會在將來專門寫一篇來詳盡闡述這一主題。至於什麼時候,我現在也不知道。只要稍稍注意一下,曹公對黛玉的描寫都是模糊的神韻草書與情緒漂染,且全篇從未有涉及黛玉的性暗示。寶黛更是一青二白,只是心意志趣息息相通,且純情始終,非但沒有肌膚之親,甚至連想都不想所謂的男女苟且之事。就連好色的賈珍賈璉薛蟠更是對黛玉深敬而遠退之,毫無交集,近乎隔離之狀。而“質本潔來還潔去”,與其說是女性的貞操,不如說更像是一種精神的純粹無雜。黛玉的實質遠不是一個美人燈可以概括的,其女性身份只是曹公的一個障眼法。暫時說到這裡。

    所以各位你們都想多了,黛玉根本不是任何人的菜,更與愛情毫無瓜葛。

  • 10 # 忘記151993345

    我覺得應該有兩點重要的原因,一是黛玉的性格

    人的氣質是和性格聯絡在一起的,某種氣質更容易形成某種性格,如多血質人的容易形成樂於助人,活潑好動的性格,而黛玉屬於抑鬱質,這種氣質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大觀園中的女兒們知道她天生氣質如此,對她也就不過分地苛求了。這些姐妹們喜歡寶釵的多於喜歡黛玉的,每次湘雲來賈府總是愛找寶姐姐玩,而不會首先去找林妹妹,這使得黛玉與別人的社會性的交往逐漸減少,也促成了她更加憂鬱的性格。家道中落對黛玉造成的影響就是:敢愛而不敢言,只有把愛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著別人能幫她一把,把自己的愛情寄託於別人的憐憫,形成了強烈的依賴感。只把著了一個救命的稻草,信守愛情,正所謂,愛至深,傷也深。最後,直至為愛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林黛玉可謂是內向型女子的一個典型,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敏感、細心、絕頂聰明,悟性極強。她在對待和寶玉的感情問題上常常表現過分自卑,猜疑和憂慮,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別人。這種猜疑結果,常常一方面傷害自己,另一方面又傷害自己的心上人。這類性格就是心理學家定義的內向型性格。其心理特點上往往具有高度的情緒易感性,她們的行為孤僻,寡言,但又常為一些別人認為薇不足道的事情而動感情。表面上看,她們有時似乎很堅強,但內心世界卻充滿自卑和懦怯。

    二是她的身體不好,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林黛玉的體弱多病是鼎鼎有名的,中國文學作品中,最有名的病美人就是林黛玉,因病而嬌,因病而美,這樣的特性空前絕後。雖然《紅樓夢》中作者寫林黛玉是先天的不足之症,一生下來就體弱多病,但是任何疾病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林黛玉的病,跟後天的生活狀況也有著相當大的關係。林黛玉進賈府時,不過是五六歲的小孩子,正是成長髮育階段,但賈府的生活習慣卻顯然不利於這個小女孩兒的身體健康。 可以來看一下林黛玉初進賈府時吃飯的一段文字: 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賈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們不在這裡吃飯。你是客,原應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賈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個告了座方上來。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邊丫鬟執著拂塵,漱盂,巾帕。李,鳳二人立於案旁佈讓。外間伺候之媳婦丫鬟雖多,卻連一聲咳嗽不聞。 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身,雲飯後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裡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早見人又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盥手畢,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 賈府是名門大戶,一日三餐也是規矩重重,王夫人、李紈、王熙鳳這些做兒媳婦孫媳婦的要親自動手伺候婆婆太婆婆,那麼多的丫鬟倒是站在一邊作擺設。很多讀者看到這裡,感覺不理解。古代小說裡,凡是家庭描寫,大多是公婆媳婦兒子孫子一個桌子上一起吃飯,熱熱鬧鬧,怎麼賈府就不這麼“隨和”呢?《紅樓夢》裡即便過年過節,賈母和眾兒媳孫媳也是同席不同桌,幾乎都是賈母帶著孫子、孫女兒吃飯,兒媳婦、孫媳婦卻只有站在旁邊伺候的份兒。這其實是滿人的風俗。滿族媳婦不能和公婆同桌吃飯,孫子和孫女則可以。媳婦要垂手站立桌頭伺候,待老人和孩子吃完飯漱口畢,媳婦還得給公婆裝煙奉茶,然後才能回屋吃飯。另外,晚輩外出歸來不可先進自己屋內,必須先稟告長者以慰親心,獲准後方可叩謝回房休息。所以《紅樓夢》中,寶玉每次外出回府,首先要到的地方是賈母房裡,然後是王夫人房裡,逐次請過安以後,才能回自己的住處。 說到這一段文字,順帶提一句,記得87版的電視劇中,在飯後漱口這個鏡頭給了這樣一個特寫:林黛玉開始似乎不知道這是漱口用的茶水,偷偷看了迎春、探春漱口才明白過來,於是也模仿著漱了口。然後才是喝茶。每次看到這裡,總覺得編劇真是活活荼毒了林妹妹。細瞧這句話:“黛玉見了這裡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這裡通篇看來,林黛玉只有對於兩家生活習慣不同的不適應而已,並沒有一處是說明林黛玉見識低淺的。而且黛玉的母親賈敏是賈府嫁出去的千金小姐,這點規矩不可能沒對林黛玉說過。 另外,在此有必要詳細解讀一下賈府的生活習慣和黛玉健康問題的因果關係。 從這一段中就可以看出:賈府喜歡喝茶,而且是飯後立即喝茶。賈府飯後有兩個習慣,第一是飯後用茶水漱口,這個習慣非常好,可以清除口腔內的雜質,有利於口腔和牙齒健康,即便是在醫學技術發達的今天,這個做法也相當值得提倡,茶水對於口腔的保健作用比名牌牙膏都強! 第二個習慣是飯後一杯茶,這顯然就不正確了。小時候老人們都說: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實際上這是絕對錯誤的做法。這樣的習慣只能讓人儘早去西天。而飯後立即喝茶的危害雖然比不上飯後立即吸菸,但也相當不健康。茶水會沖淡胃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尤其像林黛玉這樣經常心悸失眠的人群,更不應該經常喝茶,不利於心臟的健康,睡眠質量也會降低。醫學上歷來提倡少女要少飲茶或者不飲濃茶,濃茶尤其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青春期的少女,月經剛剛來潮,十分不利於健康。而明代的醫學家李時珍也曾說明:年老體弱者也不應該多飲茶。所以,年老體衰、精血虧損的人都是應該戒茶的一類人。先天不足的林黛玉,尤其該謹慎飲茶。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林家的生活習慣顯然要比賈家健康得多,如果林黛玉一直生活在自己家裡,恐怕不會病得那麼重,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但從整本書中來看,茶是賈府最主要的飲品,上至老人下至小孩,不管飯後還是睡前,絲毫沒有避忌,書中從沒見有人喝過白開水,這固然是中國的千年文明所使,但以林黛玉這樣的寒弱體質而且有睡眠障礙的亞健康人群而論,多喝白開水顯然比多喝茶有利! 另外,賈府喜歡徹夜狂歡。整夜地搞娛樂活動,固然是豪門常事,但林黛玉的身體狀況顯然不適於如此折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國外還有歧視華人的現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