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然欣微笑
-
2 # 中州耕牛堂主
行書中的“學”字怎麼寫?建議學習法帖的寫法,因為法帖上的行書“學”字都是出自古今書法大家之手筆,且經過歷史檢驗和人們認可。自造字不可取。學書法,一定要師法古人,繼承傳統,只有這樣,學書之路才能走遠 ……
上圖中的六個行書“學”字,都符合行書書寫規則,風格各異,都很有特點,供題主參考,建議臨摹之。
上圖中的行書“學”字,用筆老辣,書寫流暢,行雲流水,藝術性強,可學習、借鑑之。
上圖中的行書“學”字,王羲之寫的最棒!除王十朋寫的“學”字不太理想之外,其他書家寫的也很精彩。
上圖中的九個行書“學”字,歐陽詢,林則徐,敬世江寫的甚佳,其他書家寫的僅供參考。
題主可從以上圖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書“學”字臨摹之,如果想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臨摹到七分像時,加上三分自己的個性即可。
-
3 # 麓風軒
學,形聲字,本作“壆”,象雙手構木為屋形。後作聲符,加“子”為義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學習的主體。本義:學習。《莊子·庚桑楚》: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
行書中"學"字怎樣寫?歸納起來說有四種寫法,下面一一舉例說明如下:
一、第一種,接近楷書,出自《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這種寫法顯得比較莊重、正式,應該算是行楷書寫法。如圖:
1、《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
2、唐 · 歐陽詢 · 千宇文
3、宋 · 蘇軾 · 歸院帖
二、第二種,頭部筆畫進行了簡化相對與第一種來說,筆畫更加簡潔流暢,並有利於打破頭重腳輕的僵局。如圖:
4、宋 · 米芾 · 學書帖
5、元 · 趙孟頫 · 杜甫秋興詩
6、明 · 董其昌 · 墨禪軒說
7、晉 · 王羲之 · 四紙飛白帖
8、元 · 鮮于樞 · 韓愈進學解
9、明 · 黃道周 · 自書詩卷
四、第四種,省略了中間的禿寶蓋,又有人把這種寫法歸為草書這是當代人應用較多的寫法,歸為行草寫法。如圖:
10、毛體寫法
11、張即之寫法
12、張瑞圖寫法
以上就是行書中"學"字的四種寫法,你喜歡哪一種呢?
"學"的筆畫的連貫不能太過生硬,必須一氣呵成才行,不要到連筆的時候緊張的不得了,在連筆處應該輕鬆自然。讓人有渾然天成之感。而且行書行楷該有的頓筆還是應該有的,不能太過草率。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書寫特點
一 摺疊用筆特點
行書是介於楷、草間的一種書體。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比較端正平穩,近於楷書的稱行楷。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上都表現得較為明顯,這種筆毫的運動往往在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遊絲的痕跡,這就是牽絲。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是楷書的流動。經過對幾組楷書與行書個字的分析,發現楷書與行書書寫時,點畫的寫法,用筆需遵循的準則,如中鋒,鋪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鋒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書書寫時比較舒展,流動。
二 行書的用筆有以下幾個特點:
點畫以露鋒入紙的寫法居多.
以歟側代替平整.
以簡省的筆畫代替繁複的點畫.
以勾、挑、牽絲來加強點畫的呼應.
以圓轉代替方折;
三 摺疊結構特點
大小相兼。就是每個字呈現大小不同,存在著一個字的筆與筆相連,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既有實連,也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收放結合。一般是線條短的為收,線條長的為放;回鋒為收,側鋒為放;多數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轉換,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四 行書
疏密得體。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內密外疏。中宮緊結,凡是框進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劃圈的筆畫留白也是越小越好。佈局上字距緊壓,行距拉開,跌撲縱躍,蒼勁多姿。濃淡相融。行書書寫應輕鬆、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墨色安排上應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