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玄雲紛吾

    韓愈的《原道》闡述道的傳傳授系統的論說,稱孟子以後自己才是儒道正宗;李翱是韓愈的學生,著有《復性書》,推行古文運動,維護儒學反對佛老。

    理學興起於周敦頤、程頤程顥,大成於朱熹,朱熹稱周敦頤和程氏兄弟繼承孔孟道統,自己繼承周敦頤和程氏兄弟道統,傳承儒學正宗。

    兩者之間沒有傳承關係,前者對後者有啟發性。

  • 2 # 文城觀點

    韓愈和李翱都是唐代儒學復興的重要代表人物,韓愈提出了“道統論”,而李翱提出了他的“復性”思想,成了從先秦儒學到宋明理學的中間環節,是中國古代儒學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說先秦是“儒學”,而宋明理學是“新儒學”,那麼,韓愈、李翱等的唐代迴歸儒學的思想便可以視為是“新儒學”的先導。韓愈、李翱對儒學思想的探索和傳播,確實有助於讓先秦儒學往“心性”方向發展,即繼承了孟子的“心性論”,如果說先秦荀子是將孔子的儒學思想往“外王”方向發展的話,那麼,孟子卻是將孔子的儒學思想往“內聖”方向發展,於是,有了後面的唐代儒學和宋明理學。在這個意義上,韓愈、李翱確實能解釋宋明理學發展道路的承繼環節,他們兩人的思想多少影響了宋明理學的發展方向。

    韓愈提出了“道統論”,維護儒家思想,在當時,韓愈是尊儒反佛的思想先鋒,在佛教盛行時,韓愈大聲疾呼,針對佛教關於性與情對立,要求滅情以見性的出世追求,韓愈主張因情以見性,提出剋制情慾,加強道德修養,改善人性,提高德行,積極入世。韓愈為反對佛教,維護儒家的正統地位,提出了“道統論”,他所指的“道”,不是道家的“道”,也不是佛學的“道”,而是儒家的孔孟之道,即“仁義道德”。在韓愈看來,“仁”就是“博愛”,“義”就應該遵循德行而去做的事,而心存“仁義”即是“德”。韓愈所謂的“統”主要是之儒家學說的承繼系統,在韓愈看來, “道”發端於堯,經舜、禹、湯、文、武、周公,至孔子發展到完備。孔子後,諸儒不得要領,只有孟子得其真傳,孟子後失傳,就只有韓愈能接續上了,他很自信,復興儒學成了韓愈反對佛教,師承孔孟之道的重大最大的責任。 韓愈還繼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說,主張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品。他認為上品之人生來就能照道德標準行事;中品之人要透過修養才能依德行事,而下品之人則是天生有劣性,只能以強制手段驅使其“畏威而寡罪”。這啟發了後來宋明理學人性論的的發展。宋明理學家們也基本上承認在傳承儒學方面,韓愈是他們的先導。

    李翱在與韓愈有些相像,在唐時儒、釋、道三家並存,特別是佛學正與原先的傳統思想互相對抗時,大力倡導復興儒學,這對於承繼儒家道統思想也是很有貢獻的。李翱他一方面突破漢唐窠臼,批道反佛,努力闡述先秦儒學中的思孟(子思、孟子)心性思想,發揮儒家的“內聖”學說,另一方面,他依託《易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等儒家經典,論述其“復性”思想,從經典和論點兩個方面引領後來的宋明理學的發展。李翱有《復性書》三篇,論述人性論,他認為,人皆有“性”與“情”,而性是善的,情是惡的。“性者天之命也。”“百姓之性與聖人之性弗差也。”“人之性皆善也。”即是,人性本善,皆有仁、義、禮、智等德性。但凡人會動情,“情者性之動也”,“情者性之邪也”,而“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他認為,“情者妄也、邪也。”即是說,性之動而產生情,情是邪惡的表現。於是,就是邪,是惡,而不是德,不是善了,於是,就必須採取一些“復性”辦法,如“無慮無思”,他說:“知者無知,動靜皆離,而寂然不動,是至誠也。”又說:“是故誠者聖人性之也。寂然不動,是至誠也。”又說:“是故誠者聖人性也。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通天下之故,行止語默,無不處於極也。”“知者無知,動靜皆離,而寂然不動,是至誠也。”又說:“是故誠者聖人性之也。寂然不動,是至誠也。”又說:“是故誠者聖人性也。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通天下之故,行止語默,無不處於極也。”又如,保持“慎獨”,即是說,無論外界怎樣變化,君子皆要做到“未始離於不動”,永不動心,保持心的“寂然”狀態,他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覩,恐懼乎其所不聞。”再如,“擇善固執”,即是說,“復性”是一個長期的修煉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必須能“擇善固執”,必須執著地堅持修行,他說:“修道之謂教,何謂也?曰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有人評論說,李翱是揚棄佛學,弘揚儒學,這有點道理,而這一“復性”論亦成了宋明理學心性論和格物致知論的思想來源。

    總之,韓愈、李翱對宋明理學的影響是很大的,也可以說是影響了宋明理學發展的理論方向,他們是從儒學的“子思學派”到宋明理學的一箇中間環節,對“新儒學”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鼻子起痘怎麼快速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