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adazhu1
-
2 # 粗心細心
1.話筒的使用
話筒是“卡拉OK”的傳聲媒介,更是通俗唱法必不可少的傳聲手段。話筒的使用,對通俗唱法演唱者顯得尤為重要。話筒可以擴大音量、放大優點,也可以破壞音色而暴露弱點。通俗唱法中有經驗的歌手,不僅會運用話筒來擴送聲音,還會運用話筒來表達感情,體現聲音運用技巧。話筒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關於音量。音量的大小控制是話筒使用的關鍵。一般來說音量要略微控制一些,即演唱者比平時不用話筒時演唱要音量小一些。這種控制的音量要保持高、中、低三個聲區的和諧統一,因為伴奏音樂始終調在一個音量強度上,如果三個聲區的音量不統一,便會在高音或低音出現或強或弱的聲音效果,就影響了歌曲的完整性。有的演唱者或高音較差,或低音較弱,亦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運用話筒離嘴的遠近來進行調節。這種調節還要視音響的靈敏度而定。另外,氣聲唱法的歌曲,必須將話筒靠近嘴邊,以便更能表現這種唱法的特色。
其二,關於呼吸。呼吸在話筒上的體現是十分靈敏的。尤其是對於靈敏度高的話筒,輕輕的呼吸透過話筒便發出較大的聲響。通俗唱法的歌曲中,有的歌曲需要有明顯的換氣聲,以幫助表達歌中的情緒,有的更是用氣聲為主的用嗓方法來演唱的。這類歌曲,呼吸不僅僅是換氣,而是歌唱情感表現的一部分。大部分歌曲,則都需用輕吸氣的方法來換氣,以免換氣聲大而破壞歌曲的流暢和諧,影響觀眾的欣賞情緒。
其三,關於咬字吐字。由於話筒的靈敏度,咬字過重便會發出“砰砰砰”的噪聲,尤其是“噴口”較重的字,如“背”“怕”“把”等字,字頭過重就會產生這種噪音。這個問題的解決可以多拿話筒進行練習,找到一個準確的角度及話筒與嘴唇的距離。一般是話筒與身體成45°角,這種姿態也比較隨意和自然。拿得太高手臂發僵,甚至擋住鼻子和臉部,拿太低聲音和咬字傳不出去,且拘謹。
-
3 # 春風桃李成長錄
拿好你的麥克風——流行唱法持麥手冊
流行唱法對麥克風的使用技巧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演唱時加以注意,必要時要勤加練習。
一、持麥
1.角度
手持麥克的角度保持在與身體夾角45—60度為宜,如果仰面唱歌,麥克尾部適當翹起,利於收住氣流,保證聲音收納。
2.距離
嘴與麥克風的距離要有一個調整過程。
一般演唱主歌部分,演唱者音量不大,距離2公分左右即可。到演唱主歌部分時,隨著音高變高,音量增大,為了防止爆音和聽眾感覺聲音過大,需要演唱者將麥克拉遠一些。一般根據演唱者的音量和音響效果決定拉多遠,通常在15公分左右。
3.防止爆音
歌曲中有爆破音的句子要注意調整麥克風角度,避免氣流直接衝進麥克收音口,可以移避開口部一些距離。
4.無線麥克注意事項
無線麥克內部有訊號接收裝置,儘量避免緊握下部。
6.避免哨叫
麥克距離音箱太近時,會有刺耳的哨叫。演唱時要避免走近音箱。
7.高低頻控制
這個屬於考驗音響師的專案,但是畢竟好多演唱者都不是專業歌手大明星,不會有專門的調音器。所以演唱時自己的耳朵要機靈一些,仔細聽自己的聲音出來是什麼效果。
如果過於沉悶,那就把麥克拉遠一點點。反之,或許尖銳,就距離近一點點。同時,在演唱中也相應地改進高低頻的控制。
8.立麥的使用
立麥使用需要演唱者移動頭部來調整麥克風與嘴的距離。另外,因為雙手不握麥克風,所以建議手部加一些動作,或者一隻手握麥克。當然,吉他彈唱就不必這樣了。
9.吊麥的使用
一般喜歡電腦前唱歌的多數用吊麥,吊麥需要加裝防噴罩,這個小東西可以有效防止爆破音。
另外,電容麥收音效果很好了,演唱者對麥克的使用相對容易。只需要控制距離即可,通常要透過移動頭部來控制距離了。
回覆列表
1.首先不要把口直接對著麥,容易有噗噗的聲音,我把麥放在嘴下面點點的位置,也有人放在高位的,你可以自己把握。
2.然後就是唱歌的時候一句話發聲的氣息最好均勻。一般人在唱歌的時候都是第一個字氣息最重,感覺吸的一口氣基本上全用在第一個字上面了,這樣聽起來很難聽,要學會控制氣發出的量。
3.音高的時候麥克風離遠點,音低的時候麥克風離近點,你看下那些歌手唱歌的時候都是這樣的。這樣的才不會至於高音的時候感覺有爆破的感覺。
4.下面是麥克幾種拿法所適合的音色: